分享

患了“慢阻肺”,中医怎么治疗?

 还想学习的老头 2021-07-27
慢阻肺,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简称,其发作期属中医学“肺胀”范畴,主要病因是痰浊、水饮、血瘀互为影响,痰瘀互结。《丹溪心法丶咳嗽》记载“肺胀而嗽,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柳某,男,74 岁,初诊自述: 罹患慢性支气管炎病史二十多年,每逢冬季就频发咳嗽,动则气喘。近周又发作,咳喘痰黏,不易咯出,动则喘甚,倚息不得卧,面唇青紫,舌下瘀紫,脉沉细。两肺可闻及散在干啰音,持续时间较长。前期虽已静脉滴注一周,咳痰稍减,但炅气喘未平。
中医诊断为喘证,辨属久喘之体,肺气不利,瘀血内阻,宜治以肃肺、利气、活血。方用血府逐瘀汤:去柴胡,加紫苏子 杏仁 炙紫菀,生地易熟地。七剂,日一剂,水煎服。
患者服用上方后,喘势有减,自觉气道渐畅。续服七剂,喘已基本不作,面唇发绀亦退。再以此方加紫石英,嘱服半月,以为善后调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