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城 • 三饶

 长光里 2021-07-27


三饶古城地处饶平北部山区,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始建,县治至1952年,历时475年。

清乾隆《潮州府志》饶平疆域图


《饶平县志》载饶平城、衙:“邑地形胜,北枕尊君峰,南御天马山,可谓宾主尽美。轮奂轩敞,甲于潮诸属邑。”城里又并立三山,山前皆筑衙庙:县衙君中,左文庙,右武衙。城外近环溪林,远绕群山,毕具气势形胜。”

近五百年的县治,让三饶积淀了丰富的古城文化,成了文风蔚茂之地。曾有兴盛甲三阳(海阳、潮阳、揭阳)的盛事。也让古城有了“三饶形胜甲三阳(海阳、揭阳、潮阳)”的誉称。

1953年1月县城由三饶迁往黄冈镇,正是未受城镇大规模建设的影响,三饶镇的大量古迹及传统文化被保留下来。

下面,请跟随长光伯的镜头,走进古城三饶。


三饶楼

三饶楼是旧饶平县衙门的谯楼。这座谯楼是衙门瞭望的城楼。目前潮州正在重建的镇海楼,也是当年潮州府衙的谯楼。

三饶楼正后方的尖峰,正是县志所述之“北枕尊君峰”,俗称大岭婆,高727.3米。

三饶楼的古围墙高约五米。俨然如一座小城。楼深约六丈,宽十来丈,砖券拱形大门,北面朝大堂,门顶嵌砌的石匾额镌刻“三饶楼”三个大字。楼台有城堞,瑰丽壮观。


后三饶楼几经沧桑,楼废迹存。在1989年6月重修,1990年1月完工,再现辉煌。原所载的三饶楼石匾也由吴南生所题的木匾代替。

三饶楼西北侧,现尚存留的民国建造的监狱,是在明成化十三年(1477)置县时所创建的监狱旧址建造的。

望耕楼


三饶古城琴峰山之巅有一座望耕台,始建于明成化二十年(1484年),为饶平建治第二任知县张濬所建。

据《望耕台记》载:“名曰望耕,盖不忘乎民事也……四畔种松柏杉千株,梅榕桃李蕉榴杂植之。”可见建台原为关心农事,但也是知县及内眷闲暇时观花赏月的好去处。

琴峰山脚,还有县衙古墙遗址及大量碑刻。

数百年风雨,望耕台几度颓圮,至民国末年仅剩台基。1991年冬重建,翌年春末建成。

孔庙


坐落于大金山麓的饶平孔子文庙始建于明代成化十四年(1478年);由当时知县杨昱建成;至清顺治十二(1655)年,驻饶城总兵吴六奇重建,并扩大规模,原占地一百亩,成为县庙之佼佼者。

现仅存大成殿,该大成殿为歇山顶形制,瑰丽壮观。


如今孔庙大成殿已成为1924年创办的饶平一中的一部分。饶平一中是饶平县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完全中学。学校创之初名为饶平县立中学校,1926年改称县立中山中学,1927年改为县立第一初中学校,1942年秋设立高中部,定名为饶平县立第一中学。

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始建于清乾坤二十年(1755年),由饶邑县令宫文雅所倡办。当年建成后称“在城书院”,翌年易名为“三饶书院”,清光绪三年(1877年),正式定名为琴峰书院。

琴峰书院坐落于三饶城东的大金山,不定名为“大金山书院”,是因为当时潮州府已有“金山书院”,故以县衙后的琴峰山命名。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琴峰书院也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县立学堂;1921年又改为饶平县立第一高等学堂;解放后则改为三饶镇小学,再改为三饶镇中心小学至今。

现在的琴峰书院古迹,坐落于三饶中心小学之中,已经成为三饶中心小学的一部分。

城隍庙


“饶平城隍大过府”,指的就是三饶城隍庙。

占地面积近11亩,包含了四主殿、东西厅及左右廊庑、前殿活动式戏台、后花园古戏台,其规模之大,堪称粤东城隍之冠。


   

三饶城隍庙兴建于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清两朝,城隍庙历经多次修缮,香火十分鼎盛。不过,随着历史变迁,城隍庙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解放后,这座古建筑连遭厄运,不仅庙内神像陆续被盗,木梁上的金漆木雕也悉数被剜走,庙内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三饶城隍庙兴建于明朝弘治六年(1493年),迄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明清两朝,城隍庙历经多次修缮,香火十分鼎盛。不过,随着历史变迁,城隍庙的命运也渐渐发生了变化。解放后,这座古建筑连遭厄运,不仅庙内神像陆续被盗,木梁上的金漆木雕也悉数被剜走,庙内文物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现城隍庙已经进行重修,整座建筑群的屋顶均为硬山顶,梁、枋和木瓜斗拱等木构件雕刻精湛。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明末清初建筑及其装饰提供了重要实例。


三饶城隍庙中堂东西侧置立有韩文公神像、祖师爷神像、安济圣王神像,与潮州府城的文化信仰息息关联。三饶城隍庙中堂东西侧置立有韩文公神像,以及祖师爷神像,以及安济圣王神像。与潮州府城的民间信仰息息关联。


日庆居


你可能对日庆居很陌生,但你一定听说过莫二娘和李老三《柴房会》的人鬼故事。潮剧传统折子戏《柴房会》中,吴二骗取莫二娘积蓄和感情,到三饶建了豪宅“日庆居”,致莫二娘含冤而死阴魂不散,李老三在柴房中仗义将莫二娘的鬼魂用雨伞带至三饶日庆居报仇,之后莫二娘的鬼魂仍居日庆居将吴家闹得六畜不安。吴家请法师到家驱鬼净屋,法师把鼓打破了,二娘的鬼魂仍不愿离去,故该屋被称“打破鼓”。

其实日庆居是座充满了烟火气的传统潮州民居

正座三厅二天井,前有围墙屏障,左侧开旁门,门额书“日庆居”。



厅堂梁柱精致,斗拱交错,后厅略高,气势不凡,两侧有直巷及排屋,后面依山势用石砌成“后花台”,整座浑然一体。


日庆居是清初建筑的佼佼者,虽历经数百年,仍可看出昔日辉煌。


三饶宗祠

潮汕地区每个乡镇都有大量的宗祠,三饶也不例外,这里的宗祠规模大型,各具特色,映射着三饶曾经的辉煌。
有创建于乾隆年间的涵盖整个潮州府的“潮郡张氏大宗祠”



创建于明朝中叶,正厅有颇为罕见的麒麟古壁画的刘氏大宗祠



建于清康熙年间的黄氏大宗祠,原本有大量精美潮州石雕构件,在特殊年代中被大量破坏,但从残存的构件中仍能看到石雕的精致程度。


三饶中还有另外一处黄氏宗祠,原为饶平武衙,民国时由凤凰华侨黄国勋购地出资兴建,该黄氏宗祠门楼肚彩画颇具特色。



极其珍贵地保留了明代建筑结构的詹氏大宗祠,是难得的研究潮州明代建筑的好去处。而且这里还是饶平农民自卫军的训练班旧址。



城区中还有另一处曾经被当作幼儿园的詹氏宗祠


邱氏彩灯祠,同建于明代,有别于其他祠堂,没有晋香火放置牌位,而是用于制作大型屏灯而建造,故名“彩灯祠”。1926年中共饶平县支部在该祠召开党团联席会议。


镇区中还有林氏、翁氏等很多大宗祠

镇区之外,也有不少宗祠值得一看,镇区东侧的河口村,就有充满了文革色彩的立公祠


客家围龙屋结构特点的林氏宗祠


三饶的宗祠还有很多很多……


文明塔



文明塔在三饶镇南方河门山即绣衣岭之上,塔高五丈,基围五丈六尺,由青条砖砌成。西北面开着一个石框门,朝向古城,顶端为葫芦塔刹。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由饶平县令王益聪建成四层,相隔十年后的康熙四十七年,再由县令郭于藩和邑中绅民续建而成。这塔的两侧有一副门联:文光已授青藜杖,科第联绵报士心。



八角宫

位于潮州市饶平县马岗村的崇政庙,为三重檐攒尖顶式建筑,因庙有八角又俗称八角宫。


古庙始建于清雍正十年,道光年间重修,1966年被毁,1987年再重新修建,1994年完工。近两年内又有一次翻新。庙中供奉的崇政王是饶平一带流行的地方性神明。


到八角宫中一定要抬起头,才能看到庙内精致的八角藻井,据传庙中有99个斗拱。
道韵楼


道韵楼,俗称大楼,是世界上最大的八角形土楼。位于南联村,始建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万历十五年(1587年)完工,占地面积约10000平方米。
目前道韵楼正在大规模修缮中

道韵楼以“古、大、奇、美”著称,整座楼呈八卦形。道韵楼内部有雕梁画栋、倒吊莲花、壁画、雕塑等,是历史、文化、民俗等的观光胜地。

2006年5月25日,道韵楼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韵楼


饶平有三座最大的土楼,新韵楼就是其中之一。道韵楼是最大的八角形土楼,上饶的镇福楼是最大的椭圆形土楼,2006年最大的圆形土楼新塘浮水莲花楼仅剩的基础被“碧利斯”冲洗殆尽之后,新韵楼就已经是世界上的最大正圆形土楼了。



新韵楼位于三饶南新村。遗憾的是它也并非是文物保护单位。且外圈倒塌过半。


里秀楼


清乾隆年间建成的里秀楼,是目前原生态环境保护得最好的土楼。与道韵楼同在南联村。因其墙体为贝灰加泥砂的三合土夯筑故俗称“灰楼”。

里秀楼坐落于青山绿水之中,周边基本没有现代建筑物影响土楼观景的完整性,非常难得。




向江楼


三饶有最大的土楼,也有最奇的土楼。
在凤岭村,就有一座建于清初的独一无二的五角土楼——向江楼。

据《饶平县志》记载,至2005年三饶共有47座楼寨,但其中尚完整的也仅剩下8座。这十几年来,由于很少有人在土楼中居住,它们中的大多数已经在加速倒塌之中。

 
三饶除了拥有大量的古迹外,这里也是座充满了风土人情、人文气息的小镇。

这里交汇着各个时期的建筑



交汇着各种信仰


这里还有着潜在的网红打卡点:
让普通人秒变姚明的石门斗,或是可以深造一番的深造巷

 
短短的一天多时间,长光伯并未能走尽三饶的每个角落,还有很多很多亮点等待你去发掘。
虽然呆的时间不多,但长光伯却幸运地在三饶拍到了美丽的晚霞。
下面,就请你锁定屏幕,旋转手机,欣赏华灯初上的三饶全景。



附:2005年之三饶全景

照片来源:2005年《饶平县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