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举重冠军侯志慧:世上哪有一夜成名,还不都是百炼成钢

 佳易博览 2021-07-28
作者:山佳
  
国家举重队,一直是金牌大户。因此,在女子49公斤级比赛中,侯志慧以总成绩210公斤夺冠,在我看来,水到渠成,就是厉害吗!
 
令人意外的是,其实在5年前的2016年,侯志慧就随举重队去了巴西,准备参加里约奥运会。
 
没想到距离开幕式还有4天时间,侯志慧得知自己被替换掉的消息。这,又是为何呢?
 


01
 
2016年,侯志慧在48公斤级国内选拔赛中,抓举、挺举、总成绩三项,均排在首位,当仁不让地获得出征里约的大名单。
 
如果不出意外,侯志慧很可能成为里约奥运会中国代表团“首金”的获得者。
 
但计划没有变化快,因为在75公以上级别中,俄罗斯选手、夺金大热门卡什丽娜因兴奋剂问题被禁赛。所以举重队决策层认为,孟苏平更有把握夺金,而侯志慧膝盖有伤被放弃。
 
事实上,小孟最终顶住重压,成功拿到金牌。

而另一当事人小侯,却从里而外感到了崩溃,“我不喜欢在别人面前哭,但真的憋不住了,泪水不停地流”。
 
想想也是,一只脚已踏上了比赛现场,却在全力冲击时,被浇了个透心凉,搁谁都难以接受。何况那时,侯志慧只有19岁。
 


02
 
19岁梦断里约,侯志慧今后的路,又该如何去走?
 
都说初生牛犊不怕虎,小侯这个1997年出生,属牛的女娃,真是开始彷徨了。4年之后,谁能保证自己不会有伤?谁能打保票自己一定能够走上奥运舞台?
 
里约过后的几个月,小侯销声匿迹,并缺席了全国冠军赛。身体上的伤好治,心灵上的创伤想要治愈,却有待时日。
 
曾经备战里约奥运的侯志慧,积极乐观又阳光,大家称她“小猴子”,一个顽皮可爱的小精灵。
 
东京奥运备战开始,可小侯却明显变得内向了。她自己都很苦恼:在2016年之前,我能做到比赛没有杂念,就专心按教练的布置去举。但最近几年,经常自我怀疑,比赛中也胡思乱想,表现不稳定,就越来越怀疑自己……“
 


03
 
2020年,王国新教练接手小侯的训练。
 
说来话长,里约周期,王国新教练正是中国女子举重队的总教头。小侯因伤被替换,可以说王教练的决策举足轻重。如今,一个决策者,一个被替换者,两人成了师徒搭档,这又如何是好?
 
毕竟姜是老的辣,王教头首先从小侯的心伤开始。他开山见山:里约奥运会,你膝盖有伤被替换,想不通,是因为你站在个体的角度去看问题,而教练要把握全局,综合考量,因此要选最把握的那个选手。现在我带你,我会全力以赴地把你送上去……”
 
所有的问题,都是视角问题。每个人站在不同的层面,对问题的认知也会不同。
 
小侯心中的巨大阴影,似乎被王教头推心置腹的一番话抹淡了许多。两人,建立起初步信任。
 
运动员,最终还是要靠成绩说话。但有一个好教练,可以让他们如虎添翼。王教头通过分析数据,讲解规律,他的建议逐渐被小侯接受,并在比赛中加以运用,良好的效果,让小侯收获了更多信心。
 
大家公认,小侯协调性好,尽管力量并不突出,但是她是用脑去练的那种人。
 
当然,王教头也很清醒,“小侯有能力,但个性十足,你的训练方法一定要适应她,但这种适应不意味着无条件的纵容。”
 
在2014年4月的亚锦赛上,小侯发挥稳定,以213公斤获得冠军并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东京,离她很近了。
 


04
 
艺高人胆大,胆大艺更高,小侯的信心似乎鼓起来了,她坦言:我有一点找回初心的感觉,找回了自己刚开始练举重时的快乐。
 
其实,小侯最大的变化,是可以将心里话随时向王教头吐露。
 
一天,小侯告诉王教头:“教练,我这几天想发脾气,要是我情绪烦躁,您别介意。”
 
哪知,王教头非常开心,凭他多年的带队经验,这是队员进入备战状态的节奏。他一口应承:“这就对了!说明你已进入状态了,什么都别想,就是好好干!”
 
结果,我们都知道了,侯志慧拿到了冠军,这也是中国奥运代表团的第二枚金牌。东京开幕式,小侯未参加,她在备战。等到杨倩取得了“开门红”,王教头第一时间告诉小侯:你不要紧张,不用有压力了,首枚金牌已经到手了。
 


首枚金牌,那是挂在别人脖子上的;小侯想要的,可是自己的。走下领奖台上的小侯,在接受采访时称:下场后,我情不自禁地哭了,感觉释放了,自己的梦想完成了,那一下特别爽。
 
这一年,侯志慧24岁。从里约噩梦到东京圆梦,为了这一天,她等了足足5年。
 
世上哪有一夜成名,还不都是百炼成钢,您认为呢?
 
一个人越有能力去处理自己碰到的事情,就越没有情绪;反过来说,一个人情绪越多,他处理事情的能力也就越低。

版权声明:我们尊重原创。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和素材,版权属于原作者。有些文章在推送时因某种原因与原作者联系不上,若涉及版权问题,请原作者联系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