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堰画乡瓯江畔

 zzm1008图书馆 2021-07-28
王伟国

05-15

来自话题
#古村落旅行记录
1.2万篇

  “五一”过后我们坐高铁去了趟丽水的古堰画乡。古堰画乡位于瓯江畔的碧湖镇和大港头镇,由“古堰”和“画乡”两部分组成,这里有八百里瓯江最瑰丽的风景。

  网上预订了瓯江边堰头村驻85民宿的“云上”套房,独享三楼整层空间,我们看中的是房间外超级大露台。

  这里晨起雾里看山,入夜忱水而眠,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用过午餐我们先到码头去画乡

  堰头村和对岸的画乡(大港头村)只有水路,来往靠船。

  人在船上坐,船在画中游。

  据说这里有点像法国巴黎南郊的巴比松村,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一批批画家以“画我家乡,走向自然”为创作精神来此写生创作,逐渐形成了独特的丽水巴比松画派。

  大港头村江滨街,石板巷陌,古宅古街。

  画乡文艺气息浓郁

  不管是被拍的景还是拍摄的人,都是画乡一道靓丽的风景。

  古渡埠头有座清末的“双荫亭”,“一亭存古韵,双荫沁樟香”。

  村头千年古樟葱郁葳蕤,见证了画乡悠久的历史。

  树龄1300年,胸围1128厘米,为国家一级保护。

  秀丽的风光,淳朴的民风

  画乡回来看古村。千年堰头村因古堰而得名。公元505年(南朝萧梁天监四年),松阴溪与大溪汇合处所筑的通济堰是中国古代五大水利工程之一,201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堰坝原为木条结构,南宋时改为石坝。

  迄今为止所知的世界上最早的通济堰拱坝

  村里有着国内罕见的千年古樟树群,枝繁叶茂,连绵数百米。

  石函是 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三洞桥)

  古村一步一景

  回到民宿,在露台上休息

  次日凌晨想看日出,不料天公不作美,大雨如注。

  雨后空气更加清新,古村更为寂静,正是散步的好时机。

  竹怜新雨后

  矴步桥

  千年古树遮天蔽日

  树深添雨润,溪落见人疏。

  村民称树神的“舍利树”,该树多次遭雷击火烧,却奇迹生还。树上长满了青苔,树心虽被岁月掏空却依然长出茂密的华盖。

  村里的建筑也很漂亮

  文昌阁

  推开窗户只见树

  残存的牌坊

  勤劳的村民

  早餐后我们坐竹筏漂流。清溪浅水行舟被苏东坡认为是人生赏心乐事。

  一山一水一叶舟,一诗一画一仙境。

  堰头村里还有一些名人塑像。詹司马、南司马,公元505年筑堰坝截水灌溉碧湖平原。

  范成大,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公元1767年任处州知府重修通济堰

  王褆,公元1111年任丽水知县创建石函,俗称“三洞桥”。

  瓯江水,古晏渠,山水画,纯风情,古堰画乡,一个青山碧波之间的世外桃源。

来自话题
古村落旅行记录
1.2万篇内容 18.0万人参与
订阅
更新于 06-1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