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打卡.给你读书 -4|学习

 安水如 2021-07-28

文|安水如,图|网络

早安。阅读之后,打开手机,今天无意间瞥见了“天才”,我的脑海里头,就有了这么一丝念想,于是就记录了下来。

天才,与活着。若要做个选择,而且是,二选一里头,只能是择其一,我会选择让孩子安静活着,而不是在所谓的成为天才的路上,死去活来,痛不欲生,坠落悬崖,尤其是在已经有了前车之鉴之后。身为父母的我们,要有极大的睿智,来去洞见,教育平台及社会之上所给予的“谎言陷阱”.、“洗脑神曲”。

就我对中国的了解来说,中国市场之上,不乏口号,不缺主义,一旦是旗帜起来,就往往会是呼天唤地,激情澎湃,忘乎所以,乃至,不知天高地厚,不知前面狼虎盯梢。但就缺乏那么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实践出真知的品质,就事说事的态度,存疑质疑的研究风格。

据我多年的观察来说,孩子需要引导,需要教育。孩子在跟随自然学习之前,需要有过经验的我们,在旁引导着,以大小不一的各种方式。不教育的孩子,难成长。天底之下,压根就没有什么,是不需要有老师引导,而能够独自成长的。六祖都曾拜师于五祖。老子也曾是孔子的老师。

哪怕是读一本书,都需要有人在身边,引导着,慢慢地,孩子才会知道,该怎么阅读。时日久长,孩子才能发展出属于自己的方法。只不过说,不同的老师,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引导,与教学。

带孩子去大自然中,往往能够有所发现,我若不引导孩子,那孩子不会知道,这植物能不能吃,好不好用,会不会对自己有毒害,我们该不该去采摘。等等。很多时候,如果不制止,孩子可能会是将他所看中的任何一个植物,不论好坏,有毒与否,都往自己的嘴巴塞。

把孩子放在大自然里头,没有一个老师在引导着,他不会学着照顾自己,也没有这方面的意识。如有不信,完全可以将自家孩子,尤其是刚出生的孩子,给送野外去试试看,亦或去看一看,三五岁的孩子,在什么都不懂的时候,在荒山野岭里头,能不能静定自若地活着。

但我不建议这样去做。因为,太过于冒险的了。在这世界里头,确实是有人的孩子,还在刚学爬行的时候,就被放到荒山野岭里头,交托大自然去照顾,也能活着,但那是特殊情况。特殊情况是不能拿来放在普通大众身上去的。

如果小的时候,我们没有去学校读书,今天的我们,连一个简单的中文,乃至自己的名字,都可能不会书写。更别说是其他的更多了。书写的能力,与其他的很多能力,都是一样的,是需要有所学习的。

其实,任何一个东西,都是这样的。需要学习,需要有老师,手把手地带着入门,及至哪一天,孩子会操作的了,也能够自学的了,我们才能够放心让孩子,去慢悠悠地进行自主学习。

正因如此,我才选择给孩子阅读绘本,让孩子能够知道,这世界里头,除了有玩具,有食物,还有书籍,以至于往后的日子里头,不论什么,在没有老师引导的情况下,我们还可以是自学,对着书本。

书籍是写作者的经验提取。其实,拜师学习,也是跟着老师,提取经验,而后,在实践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任何一个人,都是有过模仿,与学习,而后,才是发展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一台电脑放在面前,没有一个人指点,我不敢说,这天下的人,都能学会如何使用。也许,在这人世间,确实会有一些极其特殊的人儿,能够在没有任何人指点,从未接触过电子产品,但第一次看见电脑,就会操作,就知道里头的所有东西,该如何使用,怎么使用。

但,说真的,这样的人儿,我是没有遇见过的。世界无奇不有,这我明白。可,不经学习,什么东西,到手就会的人儿,我是从未听说,也没有遇见过。就是真的存有这样的人儿,我想,也不大可能会是我家的孩子。

所以呢,为了孩子的安全考虑,及往后的健康发展,我选择阅读绘本,开设“小打卡”,也是为了督促自己,能够日复一日地坚持。给自己读书,很简单,静静地阅读,就好了,给孩子读书,就不那么容易的了。

今天,我给孩子阅读中文对照绘本——《我们都是好朋友》。这是一本极其普通的书籍,出自于中国人之手。但,我却爱读。一句中文,一句英文地。遇见不懂的英文词汇,就去百度。

说真的,我是挺感激过去的自己,能够有机会学习外语,虽说及至大学毕业前夕,我没有拿到英文考级证书,那时的我们,没有英文考级证书,也能顺利毕业。但,对于我而言,一些简单的英文书籍,我能阅读,有时遇见不懂的词汇,就此略过,也不影响我的阅读与理解。过去的岁月里头,我就曾尝试着翻译过外文著作,但那不过是出自于自我学习的需要。

书籍,我有这么一个嗜好,能阅读原著的时候,我不会选择去看他人的注解。这就是前些年里头,为什么,我会选择购买外文著作,并进行对照翻译的根本原因。在我空闲而精力充沛,有所旺盛的时候。

当然,有的时候,在真的是读不懂的时候,看一看他人阅读原著的理解,也是不错的,往往能够让我们自己,有茅塞顿开的感觉。所以说,在阅读《诗经》的时候,我就会翻查资料。我手中的《诗经》虽说是中华书局出版,但也是有些词汇注解的。此外,我还会有选择地阅读,其他人对《诗经》所作出的自我解读。

说真的,这样的学习,与阅读,对于我自身而言,是极其有帮助的,也是我在大学念本科的时候,教授们所教导我们的阅读学习方法。这一方法,及至毕业的多年之后,我仍是如此地受益匪浅。

很多时候,一句话儿,不论是出自于多么伟大的名人口中,我们都要去有所过滤,有些反省,问一问我们自己,这样的话语,是不是这么回事儿,我们自身,过去的时候,是不是也这样过来的。

面对名人与市场所给予的“谎言陷阱”,“催眠神曲”,我的经验就是,多去在自己的脑袋里头,打个大大的问号,然后带着这样的疑惑,与质疑,去观察社会,观察世界。在观察中,我们往往能够刷新从书本与文字当中,所了知到的一些资讯与理念。

Ps:以下,“小打卡”的公告。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