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趣说声律启蒙 -07 | 梁帝出家,大臣花钱

 安水如 2021-07-28

🔺点击可听此文录音,一边做事,一边听安说话

《江南春》唐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其实,有些时候,我觉得帝王很惨,好比是说李煜,在成为他人阶下囚,自身难保之余,还要看着自己的后妃,为人所玷污。但,在看到梁武帝出家,为大臣花重金赎回时,我却不由地捧腹大笑,不曾想到,那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不近女色的一代帝王,也能有这般的孩提风趣,在奋战前线,打下江山,辛苦建都之后,竟然想着了要去出家,而且还是多次出家于那位于江苏南京的同泰寺,并在一次的还俗中,花了大臣们相当不菲的赎金费。

虽说,历史不可假设,无从更改,可我仍是不由地想要去遐想历史,倘若,在武帝出家之后,大臣们都随他去的了,那这曾惊艳中国文坛与政坛的一代帝王,是否就可以因此而避开中国历史上少有的“饥渴之祸”呢。倘若,武帝无需死于饥渴,那不论他个人的生命轨迹,还是中国的历史轨迹,是否都可因此而发生某种程度的变化呢。世界,大概就是这般的样子,不论个体,还是集体,亦或说民族与国家,一个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变化,都能引发巨大的轨迹变化。然,历史终究还是旧时之河,只可端详,无从更改。而那璀璨中国的梁武帝,最后也就只能是死于饥渴,成为中国帝王史上极其罕见的“传奇”。

我是一个历史学教育出身的女性,但对梁武帝的所知,只是局限于政治,知道他曾建立南朝,与北魏抗衡,是那混乱而动荡的南北朝时期,屈指可数的有能之王。若非有读《声律启蒙》,为了帮助孩子深入了解其中所蕴含的各种典故而查阅资料,我想,我是不会对这南朝英雄式的帝王,有着更多的日常了解的。想来,《声律启蒙》是本好书,不仅极具韵律之美,记录大量自然风光,更是将中国的诸多历史,都融入,孩子在这其中,于潜移默化间就能习得中国大量历史典故,了解周边的一花一草,一器一皿,浸润身心。


不少人对梁武帝有诸多的负面评论,而这不仅是在国都建立之后所做出的种种不清不明之策,更是因了他在晚年如痴似迷的信佛历经。其实,在动荡而混乱的南北朝时期,信佛的帝王有不少,梁武帝不属于第一个信佛之王,但他对佛教的笃信,确实算得上是虔诚有佳的了。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帝王都是后宫三千,锦衣玉食的人儿,但这个曾经带兵打仗的建国帝王,却是过着佛教徒那般的生活,不近女色,不穿华衣,不贪美味。他的每日饮食,不过青菜豆子,而且还是一日一餐,一被盖两年,一帽戴五年。

我是一个没有任何宗教信仰的人。但对佛教的清规戒律,我还是略微有所了解的呢。我知道,正规的佛教徒是不荤只素的人,而且还是讲究生活清简。但,看到帝王如此行举,我却惊讶的了。一个辛苦打天下,历经千辛万苦的人,不该是对自己好一些,且不说后宫三千,美味无数,至少是需要有侣常伴的吗。莫非,这一代帝王,只是一个工作狂来着,既不懂生活,也不知自爱。就是我这了无作为的平凡女子,都懂得不时带娃下馆子,吃点肉食,偶尔穿件还算精致的衣服,美悦自心,还清楚择男而恋。想来,也许,这就是我不属于佛教徒,而梁武帝却能用自己的双手,建立新都,而后多次出家当和尚的根源吧。

其实,不论哪个时代的人,多为如此,但凡有了迷茫,遭遇伤痛,遇见坎坷,便会想着去找出路,而在这时候,对于无知迷茫的人来说,也许,宗教便是最好的选择。据我所知,不论在哪个地区与国度,宗教都会出现在经济发展抵达极端之时,在国家动荡不安之时,在奸臣当道之时。其实,从人的心灵角度来说,宗教确实是能起到某种程度的抚慰作用,但,这样的精神抚慰,在有些时候看来,可能会是致人麻痹,宗教这东西,好比是植物世界的罂粟一朵,能让人心安,亦能伤人于无形。我想,这大概便是为何说,曾为英雄的梁武大帝,会是在晚年之时,于灭佛亡国之时,活活将自己给饿死了。

不管怎么说,这诞生于动荡年代的一代枭雄,我是敬佩的呢,尤其是他对乞丐的态度,给了我很大的深思。据说,这梁武帝并不是属于那种高高在上摆架子的角儿,他在与人相处里,可是相当的平易近人,哪怕接近乞丐,他也真的是做到了以礼相待。可如今,在这物质远比南朝要昌盛百倍的时代,世人对相遇的路人,都不能很好做到以礼相待,何况是面对那些穿着肮脏、流离失所、居无定所的乞丐呢。当然,我们可将梁武帝的这一做法,理解为是深受佛教众生平等思想的影响,亦或说刚建国家的他,需要采用各种怀柔政策来去收服人心,但他是帝王,而且还是出身贵族,也只有甘心低头,他才能去演这场悲悯百姓的戏呀。就凭这,我就喜欢上他的了。

我是一个怪人,喜欢一个人,不会简单凭借对方的丰功伟绩。较之于世人眼中的成功,我更爱那个人成功或失败背后的人格魅力,与心性修持。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梁武帝的一生是黄粱一梦那般的短暂,早年辛苦打天下,而后用心治天下,及至晚年,这金子一般的王朝,就被自己给亲手毁了去,自那之后,国都难有良帝,而北方的魏朝却日益强大,成为南朝的一大威胁。可以这么说吧,萧衍用自己那八十来年的一生,将一个王朝的兴与衰,建与亡,给演绎得淋漓尽致。而别的帝王,却需要好几十代人的参与,才能将一个王朝的兴衰建亡给演绎完毕。我想,梁武帝的一生,很好地帮助我深入理解到,在这人世,没有谁能够规定王朝的一生,不能只在一人身上集中演绎

不仅如此,这梁武帝还是一个历史上少有的才子来说,在活于人世的短短几十年时光里头,他不仅带兵打仗,建立国家,勤治国都,大肆兴佛,广建寺庙,更是勤于写诗,精于音律,爱好弹琴,对中国书法的发展,作出应有贡献,为中国历代善书帝王中可排前几位的一大书法家,更是为唐代儒释道三教合源的局势出现,打下某种程度的坚实基础。他的书法,我不曾有看,纵使有看,亦是无处评说,因我是书法领域的门外汉。但他的诗作,有读三俩,确实是不可多得的清雅之作,优美里含禅理。由此可知,禅佛于他,影响甚深。不然,在他临终之时,不会说这么一句,淡定自若的话语,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此语出自《梁书,邵陵王伦传》,将其给翻译成现代语即是,国家是我得到的,也是我自己失去的,这有什么可惋惜的呢。

作为一个生命,其实,梁武帝也只是一个人,与我们一样,是平凡,但他在面对失去与死亡之时的姿态,令我敬佩。以至于在有的时候,我不由地想,倘若是我,在失去自己一手打造起来的珍贵之物,从众生瞩目的一代帝王,到成为他人的阶下囚,我该如何安处自身,从身到心。在那时候,我还能不能安然自若地说“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也许,我是断然不能够的呢。我会有一般人所持有的情绪,在自己的内心深处,与自己较劲儿,由此想来,这便是为何说,我的今生今世,只能是成为那个,默默无闻的无名之徒,行走竹林,于植为伍,写文为乐。

更多阅读,点击可读

1、国学|声律启蒙

2、趣说声律启蒙 -01|梦里开荷香

3、趣说声律启蒙 -02|人如木棉,不过刹那

4、趣说声律启蒙 -03|枯枝抽嫩芽,老树开幼花

5、趣说声律启蒙 -04|颜回居陋室,早衰而别世

6、趣说声律启蒙 -05|阮籍穷途哭,但求独善身

7、趣说声律启蒙 -06|随云做梦

说明     

1、公号文章,除却特别注明文章来源,余者皆为安水如所写,欢迎分享至微信圈与微信群,但不可挪作商用,转载需授权;

2、公号图片,除却特别注明出处,余者皆为安水如所摄;

3、育儿咨询前,请先阅读相关注意事项,以避纠纷;

4、读文时,切勿拘泥于字面意思,如有误读、错读、曲解文意、个人思想投射等,与我无关,只因,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

5、平台一切文章与观点,仅供参考,并非绝对的正确,在这人世间,人的观点,怕是没有绝对的正确; 

6、如有疑惑,请微信联系我(1342474111),如有纠纷,最终法律解释权归属于“茉域茗香”微信公众平台(平台之前有说)。   

最后,感恩,祝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