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余波鸿:关于结膜入路眼袋整形术丨专业视点

 整形大典 2021-07-28

内入路法学名又称“下睑结膜切口入路法”,主要适用于单纯眶脂肪移位膨出或者过多的、而无皮肤松弛的年轻人下睑眼袋者。伴有皮肤轻度松弛,但皮肤弹性良好,本人主观要求不遗留切口痕迹和或近期有社交活动,不愿行外入路法的轻度眼袋患者,在进行充分的术前了解后,可以考虑这种方法。

中华整形大典·医学编委 余波鸿:

从事美容整形工作十多年,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方法独特,以“四维综合隆鼻”、“双平面定位隆胸”、“3D-smas筋膜悬吊术”得到众多爱美人士的认可和好评,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多次与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际尖端的美容整形专家及机构进行密切的学术往来,进行美容整形方面的学术交流与讲学。

内入路法具有反应轻,消肿快,皮肤外观无痕的优点,但是对于合并下睑皮肤及眶隔松弛者如果使用这种方法,效果并不理想,原因是无法提紧下睑眶格,以祛除多余的松弛皮肤,35岁以下伴有下睑皮肤松弛的患者,一般不予考虑此。

一、针对人群

Bags under the eyes

1、下睑皮肤弹性好,无明显松弛的年轻患者。

2、无法接受外入路切口,并且无明显下睑皮肤松弛患者。

3、下睑膨隆但无明显泪沟的患者。

二、手术方法

Bags under the eyes

以亚甲蓝在患者站立位标记出下睑膨隆部位,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辅以1%的卡因结膜表面麻醉 。下睑板下缘中部作毫5mm左右的结膜切口,切开睑结膜致结膜下,用眼裂拉钩及眼睑缘缝合的牵引线拉开创缘,用眼科剪沿结膜下层向下分离,分离眶下缘时,可见眶隔筋膜以及内包绕的眶格脂肪团,通常先见到中央脂肪团组织,如分离时不易见到眶隔筋膜,可用食指轻压下眼球处,即可使眶格脂肪向切口处疝出,易于分离。剪开眶隔筋膜,中央脂肪团自动疝出,将疝出部分剪除。

然后分别剪除内 、外侧脂肪团,脂肪团剪出量以及轻压眼球是自动疝出的部分为准,并嘱受术者闭眼,检查下睑区外官情况,一侧手术完成后先不缝合切口,接着按上法完成对侧手术,同时观察切口是否出血,并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如可靠结扎止血,眶隔不必缝合,涂抗生素眼膏,双眼下睑处以无菌纱布加压包扎,24小时后去除敷料。

三、注意事项

Bags under the eyes

做此手术解剖层次应清楚,手术要仔细轻柔耐心,切勿损伤角膜,发现明显出血时也用电凝止血或用线结扎,由于结膜未缝合,应用小镊子将结膜切口两个面对合好,以利于伤口愈合,术毕滴眼药水,并用手在下睑皮肤处轻压2小时或冷敷两小时,以减少出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