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六章单提马克制后直车的对抗与横车的登场

 象棋弈修 2021-07-28
第六章单提马克制后直车的对抗与横车的登场
红方先手挺七兵(第四步)后,黑方单提马的策略被限制,多么平淡无奇的一步棋使黑方以后再也走不出广林谱中的提马纵横局。后手顺炮多是勇猛辈,勇猛辈中更有勇猛汉,这不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好汉提出,第三步上马属于从右翼开辟战场,虽然取得不菲的成绩,但是面对红方出車的局面,没有直接面对,而是逃避。我辈应该勇往直前,迎难而上,出車对出車。即1. 炮二平五 炮8平5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车一平二 车9平8 
红方一看,哟呵,我不敢吃你?看我走棋,4.车二进九(粗暴简单直接去车),马7退8(马是车之根,当然要把子力回吃过来。)
闲话马的特性,马,行动方式:一直一斜;用数描述就是横一竖二(横二竖一)的斜线数值无理数根五,走的是无理道路;攻击方式:弧形点式攻击;防控范围:马踏八方;特点:直面无力,环形点杀。价值评价两星或二星半。———语出《弈修札记》
回到对局中,5.兵三进一,卒7进1.6.炮八平七(平炮射卒),炮2平3(针锋相对)。7.马八进九,马2进1.
或许后手直车对抗先手直车,这种粗暴对抗不适合大部分棋手的品味,这种操作昙花一现,在历史长河中,翻了一个小浪花就不见了。我们前辈甚至很少给我们留下相关的记载。
对此我们只能推测,后手直车兑车,可能对抗起来一直不占优,甚至处处被动,所以很少有此类记载。
(历史回顾:用现代棋理分析:第四步车二进九马7退8后,此时全局观察,黑方是当头炮,其它子力原位,相当于只有一步棋;而红方有当头炮和进马两步棋,同时又该红方走棋,所以红方在步数上赚了一步,或说黑方步数亏损。这样从时间步数角度讲,黑方这样走棋是吃亏的。每一个棋子除了代表物质实力,空间位置形成势之外,本身还带有时间即步数,兑子本身还有时间的牺牲。即使本身不含有过多步数,但兑后会造成步数亏损者也是败笔。步数的研究也是一大课题,也是提高棋力的一种途径。或许这就是直车对直车给我们带来的启发吧!)
条条大道通罗马,此路不通,走别路。后手方发现黑车还有一条隐蔽的道路,那就是车9进1,到此为止,后手横车终于登上历史舞台。
1. 炮二平五 炮8平5 2. 马二进三 马8进7 3. 车一平二 车9进1(横车的首次出现,当时或许都不知道自己是防守,还是攻击。自己攻击目标在哪里?带着迷茫走进历史舞台。)

4. 车二进六(没有得到正面的反抗,先手方对此是乐此不彼),车9平4(不知最早出自谁手,有待考究。考虑的可能是平6的话,不能进卒林压马,没有攻击目标,所以平到另一翼).

5.车二平三(吃卒压马策应中炮)车4进6(进车捉炮,单从这一步看,先手).

6.炮八平七(生根同时压缩黑车活动范围),炮2平3(调动右翼大子,由于护着左翼的黑马,活动受到一定限制).

7.仕四进五(驱赶黑车,先手),车4进1(避让同时能够平2压马).

8.马八进九(为了避开黑车的压制,只有屯边),车4平2(封锁红左翼车的出路)

横车一出,扩宽了出車的道路,使黑方没有解决左翼被压制的局面下,开辟出新的战场 一时之间使红方暂时陷入左翼受攻的烦恼当中,取得相抗之势,甚至略上。如果穿越到当时你可能看到这样的精彩局面:

1.炮二平五 炮8平5 2.马二进三 马8进7 3.车一平二 车9进1  

 4.车二进六(进入敌境,先手)车9平4(开辟新的战场,子力调动,先手).先手概念从攻击对方,扩展到往敌营调动也属于先手即前进。要注意先手不一定是妙手——弈修大帝)

 5.车二平三车4进7(黑方直接进车底二线,下一步计划压马)

 6.马八进九(飞边马大破敌计划)

  卒1进1 (挺兵制马,局部先) 

 7.仕四进五 (如何处理进攻与防守的问题,一直是不断权衡的话题)

  马2进1 (当时思想前期边马不阻挡黑炮防守左翼马时代) 

 8.炮八平六(车马炮处于狭小空间,平炮准备亮车), 马1进2(黑方进马封车,断掉红方计划)

9.兵三进一(至此左翼子力拥塞,车马受制,六路炮不能上下移动。依然发动右翼攻事)

  车1进1 (又一横车出动,红方无根子在哪里?计划是什么?)

 10.兵三进一(没有找着助力的地方,两步时挺兵过河).车1平6 (黑车占领另一肋道)

 11.车三平二(继续原计划用兵逐马,用步太多), 车6进7 (黑方三步车的调动,对应红方图谋黑方左翼马意图破坏其对中路兵的守护。然而对己方境内即后方左翼车马的处境持续没有改变。车马虽然活着,但都失去活动的自有,这种局面始终没有改变的计划。)

 12.兵三进一(上一步平車就是为了给红兵腾出前进的道路。一方的子力存在共同通过同一道路的情形,会形成拥挤,需要子力调动腾挪给另一子力腾地方。)马2进4(双車塞象眼,中炮失根,进马捉炮,先手)

 13.炮五平四 (避让避免子力丢失,后手) 炮5进4(红方保炮造成对中卒的失手时机已到,进炮取兵+将军)  

 14.炮四平五(平炮应将,同时空出原来的地方使红马从新控制中兵位置,此步形成两个作用即应将又反攻对方进攻子力), 炮2进5(进炮再取红中炮,至此双車双炮一马围剿红方中宫,红炮受攻,处于被动地位,需要应一手)  

 15.炮六进七(炮需隔子打一子,弃炮反打车), 马4进3 (红方希望黑方吃掉六路炮,方便自己抽出时间干掉对方中炮。进马扯去对方炮架,辅助己方炮攻)

 16.马三进五 (解决黑方镇的中炮问题,不过时间好像晚了点)

  炮2平5(旧的中炮失去,新的中炮架上。此时红方不能外将避将,因为肋道被黑车控制。中路同时不能调动红士解决炮的威力,红方无力回天。)

此局显示出后手方通过横车的出现对先手中炮直车的对抗。通过半壁江山的封闭对抗左翼单马右翼炮保护的互相攻击局面。最后由于红方左翼车马被封,左炮无力,使对方双車马炮早于红方完成部署,提前进入攻城获得胜利。此谱一现,给予后手以信心,后手横车能够对先手直车产生对抗,并且不处下风。

————不是历史,只是故事。对局选自《橘中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