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五章番外篇之象棋子力中的时间因素

 象棋弈修 2021-07-28
第十五章番外篇之象棋子力中的时间因素
车马炮士相兵,每个子力除了具有各自的攻击方式行进方式外,每个棋子还有时间因素即步数。
每个子力在位置上的移动会产生调离(原位)到达(新位),物质上会不会吃子,以及位置变化形成新的形势与周围子力的关系变化等基本上包含了空间,物质,以及子力关系(新的形势)三个方面变动,当一个子力需要兑掉(不论主动还是被动)的时候,本身的时间因素也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一个因素。
尤其是开局的时候,一个子力的频繁调动,包括自己主观上的主动行为以及受到攻击的被动行为,最后被对方兑掉的时候,本身自带的时间因素也是形成现有局面的重要原因。
对此《象棋开局原理新编》(黄少龙著)第三章第一节判断形势中有论述,喜欢的朋友可以自己研读一下,这里简单借鉴一个例子,大家知道时间因子的影响就可以了。
(图15.1摘自象棋开局原理新编)


时间因素在象棋中用步数演化,每个子力都自带步数,轻飘飘的走的时候,还是会带走一片云彩的(步数)。步数”常指下棋时走了多少步,是一个数字概念,胡荣华对此概念有新的诠释即“有效步数”(摘自网络作者观棋不语)。打个比方吧,开局你摆了中炮,过了几步你又拆中炮到士角了,你是走了2步棋,但你的有效步数只能算1步啊,就是炮从原位到士角又不如你出直车,先巡河再进对方的兵线,你车走了2步,但有效步数也是1步你应该明白了吧。($97lv1Aicqx7$)。
象棋讲开局不能频繁调动一个子力,考虑的就有时间因素。同时我们看古棋谱变化,尤其顺炮中,以前是中炮过河车急攻,后来变成顺炮巡河车慢攻,为何?单子过河容易受到对方兵团反击造成步数亏损就是一方面。因此现在阵型多秉承攻击的时候少受到攻击的理念,形成慢攻局势。
(15.2图片来自网络)


象中炮为什么不打没有防守的当头卒?从时间因素考虑就是步数上容易造成亏损。顺炮中一般认为“当头炮不愿意吃中卒”。炮打中兵一般形成如图局面,对手就可以通过“补士、跳马、出车”三步曲,快速出动棋子,黑方就有利可图了。还有,开局有单提马,跃马过河走了好几步最后把对方只走了一步的当头炮换掉了,那么是不是不应该呢?这个还要辩证的看,除了时间因素,还有其它因素的判断,不能一概而论。
你看,单从这一步数看多步数马换掉少步数炮,吃亏了,但对方炮是快速行进部队,换成对方马行军到我营也是需要比炮更多步数的,是不是?从这方面看,步数会有补偿是不是?另外,兵种变化,形式改变等,都是考虑因素,所以说了这么多,我们还是不知道好不好,反而更乱了。(呵呵,这就对了,前进的途中本身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象棋易学最难精!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