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四十八章象棋连环中小问题引起的大毛病

 象棋弈修 2021-07-28
第四十八章象棋连环中小问题引起的大毛病
曾经尝试把性格与棋路的选择建立联系,简单把性格分为勇猛,谨慎,果敢,冷静四种情形,每种情形对应一种选择,例如勇猛之人开局多选择当头炮,后手之人勇猛性格多选择也架中炮。当然这只是从性格上进行的一种解释,不是唯一解释。勇猛之人接着可能还会走过河车猛攻不变,也可能性格稍微谨慎一些该走巡河车等,这些招发有棋友从性格上的考虑,也有智力上的分析等原因。这里只是从性格角度进行解读。例如谨慎之人后手可能选择屏风马,例如,果敢之人先手可能选择仙人指路,冷静之人开局可能走飞相等。当然性格还不能完全解释每一步棋的选择。因为还有智力上的考虑。
话说勇猛之人对当头炮过河车情有独钟,今试看一局当头炮过河车对屏风马平炮兑车的对局。
(48.1)


 如图红方车过河后,黑方要兑掉对方过河车,消除对车炮的压制。红方逼兑平移卒林消灭卒子压制马。
 6………,现在轮到黑方走棋, 炮9退1(面对红方压制,红方战略的选择是先解除被攻击的子力的威胁,然后再进攻。即战略思想是防守反击。先解决被攻击问题,再出击。这与顺炮列炮等思想一般不同,因为现顺炮列炮等棋手一般更偏向进攻,没有防守反击,而是战略*进攻对进攻。)  
 7.兵五进一(面对走出屏风马的棋友一般中路防守强反击若,或者没有中路反击。红方抓住中路防守弱点,直进中兵。)
  士4进5  (放弃中路架炮的思路,改为加强防守连士相)
 8.炮八平七  (针对3路马无根以及屈头的缺点平炮瞄准具有局部针对性,没有进正马走全局性思路。谁优谁劣,这里是各有千秋。)
  炮9平7  (解决7路线马被攻击压制的处境,解救出这个问题,才好继续处理另一马的潜在威胁)
 9.车三平四 (车霸道能够暂时压制对方马,但由于孤军深入所以难以对抗对手联合反击。) 
  马7进8(马前进距离红帅更近了,方便随时过河作战)  
 10.车四退三  (红车位于马腿之下虽然是蹩马腿的,但也是险地,退到己方阵地看护卒林)
  车8进2(解决左翼问题,接着提车看住右翼无根马,防止对方巧渡兵)  
(48.2)


 11.车九进一 (根据对方马前车后的弱点起车牵制) 
  车1平2(没有走局部针对性招发即跳出马,而是出动车这种全局看是积极意义的招发,这里全局性招发不如局部针对着发。)
 12.车九平二 (红方顺利实现计划牵制黑方车马) 
  马8进7  (黑方以为左路具有根不惧牵制,跳马兑车,事实能够如意吗?)
 13.炮五进四(黑马护着中卒防止红方进炮攻击,同时也是炮架助跑防守左路车。一个两种用途,一定会失去对一方的防守。红方专注此弱点进炮取卒将军)
  车8平5  (飞象会失去车根,平車中路化解被攻问题。)
 14.炮五平三(红方炮吃掉中卒后虽然没有消灭黑车,但可以闪击三路不但解决自身受攻问题,还捉象打马捉双的棋,同时阻断黑炮对马的守护,利于红车攻击。)
  车5进3  15.车二平五   车5进3  16.仕四进五  (黑方反吃中兵后,被红方兑掉这路车,攻势消止。)
  象3进5  (处理被攻击问题,飞象互保,底线不失)
(48.3)


 17.炮三退三    炮7进5  
 18.车四平三  (至此红方多吃黑方一个大子)
  炮2进6 (用炮顶住红马使其没有进军的道路) 
 19.炮七平五 (因势利导挂中炮) 
  车2进7 (进车盯炮防吃卒) 
 20.帅五平四 (没有吃卒交换,会丢炮) 
  马3进5(后方大子往前调动)  
 21.车三平四(防止黑马越河踩马)  
  炮2平1   22.马八进九  
  炮1进1  (黑方这两步在谋红边马)
 23.车四进三  (追逐黑方中路马,马炮则进车将军)
  车2平1  
 24.车四平五 (黑红双方都同意交换一马) 
  车1退1 (这里看出红前面外将的好处,没有闷宫的棋了。黑退车吃卒(控制卒林) 
 25.车五平七 (红方趁势扫卒叫杀) 
  将5平4 (避免铁门栓歪将化解) 
 26.车七平六  将4平5  
 27.车六平八 (逼迫黑将回到中路,再次调整位置) 
  将5平4  
(48.4)


 28.兵七进一卒7进1  (此时红方车马炮,黑方车炮,红方为什么没有先把马跳出去?而是进兵呢?)
 29.兵七平六    卒7进1   30.车八进三  
  将4进1  31.炮五平六   士5进4   32.兵六进一 (红方车炮兵对抗黑将肋道) 
  车1平6  
 33.帅四平五 (红方后方虽然受到攻击,但没有死亡威胁)   将4平5  
 34.兵六进一   将5平6  
 35.兵六平五   卒7进1  
 36.车八退一   士6进5 
 

(48.5)
 37.兵五进一    将6进1  
 38.车八退一   象7进5  
 39.车八进二(红方利用车炮兵三子合攻黑将并取得胜利。)

对局选自 特大王嘉良与胡荣华的一盘对弈,前几步是1.炮二平五  
  马8进7 2.马二进三   车9平8  
 3.车一平二    卒7进1  
 4.车二进六    马2进3  
 5.兵七进一   炮8平9  
 6.车二平三  
总结:为什么黑方会丢掉一马?原来黑方车在后马在前被红方牵制,主动跳马解开牵制,后车的根在右边炮,炮架在于马,马被分配两个任务,当炮架的时候就会失去对中兵的守护,被红方炮打中卒。串联的一大串只要一环出现问题,后边就可能问题不断。红方打开突破口后,黑车不能丢只好平中挡住将军离开对方攻击。解决将军和车的问题后,红方兵锋一转,攻击7路,原本这一路是黑方反击的地方,没有想到反而成全红方。红炮前打底象(象无根),后打马,原本黑方有根马变成无根马,虽然黑方在中路用车展开一系列反击最后被兑掉,但7路的底象问题需要解决,至此黑方马炮换取红方一炮,多丢一个大子。同时黑方其它子力位置不佳,还没有红方位置好,到这里黑方失子失势。后面一直努力,也没有改变被动局面。
想法:红方最后没有进马而是进兵,非常大胆。熟练兵与马各自的攻击特点,在图中炮镇中迫使黑将转移肋道,此时右马在家左将敌营是不是比兵还慢?红方选择进兵,然后车炮兵肋道作战,消灭黑方士象,卒进九宫,车配合,炮遥控,最后击杀黑将。熟悉兵团配合作战时候,是不是子力价值大,在配合作战时候发挥作用越大呢?这里实例验证答案不一定。有时候,特殊情形需要不同特性攻击子力配合才能发挥远超自身实力的水平。
弈修笔记:一般而言子力不论是防守还是进攻,不可能赋予两种相反的任务。同样,同样的防守任务中,有时候也不能赋予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任务,例如此局中右正马看护中卒,又当炮架,身兼两个重任,最后出现纰漏。被红炮打出进入敌营,牵连左路车的后援问题,黑车避免被歼灭问题,被迫移动中路。红炮进入敌营后,位置发生改变,形式有了新的变化,原本7路线是黑方反击的地盘,反被红炮利用,隔断马根攻击底部,最后造成黑方失子。这最后大的损失都是从原本一个小问题开始的。象棋中,全局一盘棋,子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即牵一发而动全身,一个问题往往会引起其它问题。同时问题的传播好比波的传播,具有扩大性。,原本小问题传播出来可能变成大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