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古燕赵多名士,今朝沧州又一人,记戳脚门的苗晓兰

 三北文体 2021-07-28

自古燕赵多名士

自古沧州多好汉,在这片平展展的盐碱地上,历史上战乱频仍,出于自保或强身,武术门派一度遍地开花。京杭大运河贯穿沧州多县市,自古就是货运的重要水运槽道,但“镖不喊沧州”却早就是行业潜规则。作为武术之乡,沧州历史上豪杰辈出,曾涌现千余名武举人或武进士。

今天,小编带大家认识一位武者——戳脚拳的第六代传人、女拳师苗晓兰,一位拿过全国武术冠军一大把、教出的徒弟数不清的巾帼英雄。

苗晓兰的武术之路

肃宁县的苗晓兰是戳脚拳第六代传人,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的栏目中,她一脚踢断一根埋在地里的榆木桩,让观众为之惊叹。

1960年,苗晓兰出生于肃宁县城关镇苗街村。10来岁的时候,她听说城关医院有一位老大夫刘广传武功高超,不少孩子找老人去练武。她也跟着小伙伴们一起去玩。

起初,苗晓兰也不知道老人练的是什么拳。老人教徒弟练的时候,她也在旁边跟着比划。没想到,师傅看她是个好苗子,就把她留了下来,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后来,她才知道师傅练的是翻子拳。因她不怕吃苦,进步很快,师傅常常带她到外面参加比赛。

苗晓兰12岁的时候,参加了沧州市组织的武术交流赛,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1976年,16岁的苗晓兰被沧州业余体校录取,学习竞技长拳。两年后,苗晓兰从体校毕业,回到肃宁老家。

25岁结婚前,苗晓兰还在机磨站磨过面,地毯厂织过地毯,她负责的生产线一度还是免检线。这7年,没了学校的专业教育,也没了练武的环境,苗晓兰还练不练呢?上个世纪80年代,苗街村还没有路灯,苗晓兰白天扛了一天麻袋,等天黑透了,就找个没人的地方打两趟套路,她不喜欢人看。这种练,不为成名成腕,也不为工资待遇,就是喜欢。即便是25岁,苗晓兰结婚生子,练武这个事儿也没撂下。1993年,县里开武校招教练,苗晓兰一聘就聘上了,一个月60块钱,这年她33岁。也是在这里,苗晓兰见识了戳脚拳。

她在家里种地,抽空还要出去打零工,但从来没有放下学到手的功夫。肃宁县成立武术学校后,苗晓兰被请过去当教练,教授竞技长拳。在武术学校的教练中,有一位尹炳武老师教戳脚。戳脚练起来大开大合,腿法比较多,苗晓兰看了以后,一下子就喜欢上这种拳法。于是拜尹炳武为师,学习戳脚拳。这时苗晓兰已经结婚生子,她教学、种地,还要照料孩子,整天忙得团团转,但她还是咬紧牙关,再苦再累,也要把戳脚拳学好。

一说戳脚拳,莫非是用脚戳地,这也叫拳?56周岁的苗晓兰坐在对面,并拢俩指头,在桌上演示脚戳地的动作,“咚”的一声,吓人一跳,比壮汉用手拍桌子还响。疼不?不疼。拉起她的双手仔细摸摸,说不上多细腻光滑,但也丝毫看不出老茧。“大开大合,高抬脚猛戳地,当时一看就喜欢上了。”苗晓兰说,她第一次见识戳脚拳是在武校,是另一名教练演示给学生看的。于是,她一边当教练,一边当学生。教戳脚拳的教练叫尹炳武,是戳脚拳的第五代传人。20多年后,闷热的肃宁县体育馆里,苗晓兰下腰、一字马后,打了一套戳脚拳。电风扇比磨盘大,呼啦呼啦的响声盖过了拳脚声。但她戳地的那一下,响,真响。

传统武学上,练家子一般不会高抬腿,这等于门户大开等着人来找弱点。戳脚拳刚好相反,把腿高高抬起,借助高度带来的力量,一脚戳下去制敌。既然叫戳脚拳,拳头就不能闲着。这边一脚戳下去,那边两个拳头已经伺候上来。电视台拍过一个小短片,在苗晓兰家的院子里,直径十厘米的榆木,48岁时的苗晓兰三脚戳断。她教了5年的学生,一脚戳下去,从墙脚并排向外摆放的6块红砖全碎了。

脚和硬物之间,就隔着薄薄一双胶底鞋,每一次戳地的啪啪闷响,直接导致了练习者穿的鞋烂得非常快,“小伙子们戳几天,一双鞋就张嘴儿了,有时候一脚下去,刺啦一声,这鞋就裂开了。”苗晓兰说的这些在武术馆的一角得到了印证。这里的球鞋不是一双双地摆着,而是一箱箱的。裹着油纸还没拆包的新胶底鞋,装了好几个大箱子,方便学生随时换。鞋烂得快,功夫涨得也快。历史上有名的戳脚拳描写莫过于《水浒传》中的醉打蒋门神一段:武松迎上去,举起两个拳头在蒋门神面前晃了晃,忽然转身就走。蒋门神大怒,正要追赶,没提防武松回转身起左脚踢中蒋门神的小肚子,疼得蒋门神蹲下去,紧接着武松的右脚又起,踢在对方额角,蒋门神往后便倒。这一招有讲究,叫“玉环步,鸳鸯脚”。鸳鸯脚就是戳脚拳的一招,苗晓兰也展示了一下,后腿一撩,脚后跟就高过了头顶,看起来轻飘飘,可踢之前蹬地借力“咚”的那一下,估计壮汉也不敢硬接这一招。

2014年至2015年,苗晓兰多次参加全国或者国际武术比赛,每年都会获得金牌。苗晓兰还出访过多个国家,把戳脚拳的风采展现在世界面前。苗晓兰喜爱武术,也想把自己的功夫传给更多人。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在县里的武术学校当教练,还常到一些习武点教授拳术。忙到天黑才回家,孩子有时趴到作业本上早睡着了。但村里一些学武的孩子还在院子里等着她。照顾完自己的孩子,她接着在灯光下教孩子们练习武术。

1999年,苗晓兰在县城租了一处院子,创办了肃宁县业余武校。一直到今天,这所武校已经有将近20年的历史了,培养了近万名学员。在学员当中,不仅有本地的孩子,还有不少外地人慕名而来。然而,由于条件有限,学校为这些外地学员解决不了食宿问题,他们只能自己在外面住旅馆,自己解决吃饭问题,十分不利于管理。苗晓兰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够找到一处更大的地方,创办一所够规模的武术学校。

对于苗晓兰和她的戳脚,国内媒体给予多次报道。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和《远方的家》栏目都曾报道过苗晓兰的武术学校。

武术答疑

从苗晓兰身上,我们可以解答久久存疑的几个问题了:

1.真有气沉丹田之说?

当然有,必须有。苗晓兰每次戳地的巨大动静都是发自丹田的力,至于这么远的距离,从小腹部的丹田到脚底板,如何实现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的传输和互动,可能就是武学真正的奥秘了吧。

2.学武术能劈砖断木?

真的。这是长时间的训练过程中,使得骨密度增加,反复的捶打也增加了肌肉的抗击打能力,江湖传说武学的秘籍之一是把身体的力集中在一个点爆发也有点道理,但更多的是多年训练打下的基础。

3.武侠剧里得到一本武林秘籍就能成高手。武术有自学成才的吗?

这个难度比较大。师父的言传身教很重要,很多习武的点睛之处在于师父长期练习的经验,有师父教会学得更快、更到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是这个道理。

4.二十好几了练武晚不晚?

什么时候开始练都不晚。可能会存在骨骼的柔韧度不够好,但是掌握套路是没有问题的。有一位学生30岁出头才开始接触武术,现在已经拿过一次国内武术冠军。

小编感叹:

起脚便叫冬成春,力道传承戳脚门。

自古燕赵多名士,今朝沧州又一人。

大别山神话,发布文学作品,传播历史知识,展示搞笑视频,关注,会有更多精彩哦!小编:宋高攀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