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丁安才: 又闻蛐蛐儿声

 三北文体 2021-07-28


 又闻蛐蛐儿声
 文/丁安才

       刚一入秋,蛐蛐儿就开始鸣叫起来,好不热闹!
      因为在公安监管场所工作的缘故,夜间值班成了家常便饭。在孤寂无人的夜里,除了有时有星星与清风做伴儿,剩下的就是聆听在押人员那悠长悠长的鼾声了!好就好在每年入秋的当口,我便能如期的“聆听”到监舍旁发自花丛中蛐蛐儿们那一声接着一声的不停地鸣叫了。

      世界上有些事儿就这么地简单奇妙:有些声音,当你无心欣赏与聆听的时侯,它便是一种影响你情绪的挥之不去的无聊的噪音;而当你静下心来用心聆听与欣赏的时候,它却又变成了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妙的音乐!因为,这种声音,它,毕竟不是人工的,而是一种季节性的来自“天外”的天籁之音啊!此时,端坐在拘留所值班室的我,便正在聆听着种曼妙之音、享受着这来自天外的“精神大餐”。

      蛐蛐儿,学科名蟋蟀,亦称促织、将军虫、秋虫、斗鸡、地喇叭、土蜇等等。据科学界研究,它是一种较为古老的昆虫,距今至少有1点4亿年的历史了。它,无论是在古代,抑或是现代,都是人们玩斗的对象。蛐蛐儿体色多为褐色,体型呈圆筒状,有着粗壮的后腿和比身体还要长的细丝状触角;头圆、胸宽、大颚发达,强于咬斗,难怪自古及今,民间有“斗蛐蛐儿”的玩法呢!

       “生活”在这里的蛐蛐儿,可比不得其它别的什么地方的蛐蛐儿:第一、没有人捉它拿去玩斗,因此,无丢人现眼浑身困顿劳累之说;第二,没有人因嫌它“噪音扰民”而去杀生剥夺其无辜之生命,故亦无性命之担忧。总之,这里的蛐蛐儿尽可以放开嗓门、开足音量尽情地去歌之唱之舞颂之!它们可以用嗓音展示歌赋之才华;亦可用嗓音为监管民警及被拘留人员惺惺相伴!在我看来,在监管场所的蛐蛐儿,它们不仅是嘹亮的歌者,更像是一年一度相约而至的好友!唯有如期地相约,才能真诚地相伴;唯有真诚地相伴,才能美好地相处!

       我在监管场所工作二十余年了,二十余年来,我总和这些会唱歌的蛐蛐儿们如期地相约,而在其它的季节,没有了这美妙的音乐相伴,虽闻花香、虽经夏雨、虽历冬雪,但,我总感觉到生活中少了点什么一样,令人遗憾!

作者简介

独爱秋天,本名:丁安才,系襄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独爱秋天:秋夕短吟

独爱秋天:中华儿女尽风流 一一写在庚子年国庆、中秋来临之际

勇敢的心:2020庚子年双节有感寄语——应和独爱秋天老师

丁安才:无题 || 金珠:春去秋来

丁安才:枣阳赋

丁安才:乡戏

丁安才:秋之声

丁安才、静赏流云、姜道阳、一缕清风、北方、余顺亮、王华良:冬

丁安才:冬之遐想

丁安才:抗疫三篇

丁安才:无惧风和雨,续写新诗篇 ——从警三十七年感悟

丁安才:此战最终要打赢 ——写给抗疫的拘留所监管民警们

丁安才:李师傅理发(山东快书)

丁安才:岁月的犁铧

丁安才:难忘的“鸡蛋果儿”

丁安才:冬雨

丁安才:铿锵女警

丁安才:我的入党记忆

丁安才:圆梦

丁安才:茶缘

丁安才:感悟生活

丁安才:岁月的长风

丁安才:致敬警旗

丁安才:警营放歌 ——我们是人民警察

丁安才:监管赋

丁安才:人生忽已秋——仅以此篇拙文献给我的同龄警察兄弟

丁安才:淡看繁华  甘于寂寞

丁安才:学会让生命转弯

丁安才:朋友圈

丁安才:小燕子

丁安才:成功在于比别人多坚持一分钟

丁安才:人生一“念”间

丁安才:早知有今日,何必逃天涯 一一某逃犯的自白

丁安才:从警赋

丁安才:回望二〇二〇

丁安才:青春放歌

丁安才:春日赋

丁安才:在路上

丁安才:畅想2021

丁安才:警营行吟

丁安才:警察“清廉谣”

丁安才:警营诗话——从警卅年有感

温馨提示

如果您喜欢本文,请分享到朋友圈,想要获得更多信息,请关注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