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姓氏文化:安姓

 闫乾易 2021-07-28


安  姓

得姓始祖

安清。姬姓,名安。昌意次子,黄帝之孙。上古时被封于西戎,后建安息国(古安息国,今伊朗,在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多里,汉书称其为西域大国)。西汉武帝时,派使者至安息国,始有往来。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公元148年),安息国太子东行出家至河南洛阳,专门从事佛经翻译,并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当时与其一同入汉者皆以其安息国名为氏,称为安氏,故后世子孙遥尊安清为得姓始祖。

安姓渊源

源流一

源于姬姓,源自黄帝轩辕氏之后,属以国为氏。

远古黄帝有儿子叫昌意,昌意的长子叫颛顼,继承帝位。次子叫安,封于西戎,后来建立了安息国(在今伊朗高),汉武帝时,派使者到安息国,始有往来。安息国太子清,字世高,其父驾崩后,不愿继承国王,欲削发为僧,于是主动让位于叔父,安息国王传位到太子安清时,他不愿当国王,出家为僧,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148年),回到中国河南洛阳,宣传佛教,曾为中国早期佛学做出巨大贡献。随后定居,子孙世代姓安。安清的后裔子孙、以及当时随同太子安清一同入汉的侍从随员们,皆以原国名安息国的汉译名称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史称安氏正宗。有相当一部分安氏族人多尊奉安清为得姓始祖。

《唐书·宰相世系表》中记载:“源于姬姓,黄帝生昌意,昌意次子安,居于西方,自号安息国,复入中国以安为姓。”古安息国在今西域。是在汉族所居的中原的西方,距离长安一万一千六百里,北面是康居国,东面是乌弋山离国,西面是条支国,地方数千里,汉书称乞是西域最大国。

源流二

源于西域的安息国(古帕提亚帝国,今伊朗),其王族后代皆以国名为姓氏,称安帕提亚氏。

古安息国在今阿富汗北部布哈拉地区,具有中东的血统,可能含有先秦华夏人的血液。东汉时安息国王遣王子入朝,王子名清,博学多才,对佛经很有研究,他最终放弃王位继承权,出家修行,长居洛阳,以国名为姓,遂留中国,取汉名为世高。自此以后,凡来自西域安息国、康居(也称康国)的人,留居中国者多以安为姓,成为中国西北汉人的一部,这支安氏是组成当今安姓的主要成员,此安姓的历史有2000年了。

源流三

源于偃姓。相传先秦时有安国,故地在今山西夏县西,安国是帝尧之贤臣皋陶之封邑,其后裔遂以国名为氏。因其后人没有显赫者,此支安姓不见经传。

源流四

源于昭武九姓,源于唐朝时期中西亚的昭武九国,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唐朝时期有外邦“昭武九姓”,以原国名“安国”为氏留居中原,并逐渐融合到汉族之中,后省文简化为安氏。

在唐朝时期“安史之乱”中的祸首安禄山,原为康氏,是中西亚的“昭武九姓”中康国人的后裔,后随继父姓冒姓为安氏,其后代遂以安为姓氏,称安氏,世代相传至今。

迁徙分布

安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一十位,人口约二百零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4%左右。其中山东日照山西、河北、安徽、辽宁四省占据了安姓大多数。

明清时期江苏无锡、金匮多安姓。明初洪武、永乐年间,安姓作为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南、安徽、浙江等地。清代有闽、粤沿海之地安姓渡海入台,进而徙于新加坡等国家。今日安姓尤以河北多此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五,另安徽、河南二省也多安姓,上述三省安姓约占全国汉族安姓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申桥乡安氏如:安庙村,河南泌阳安氏比较多有安庄十个有余,比如官庄的安庄,大安庄,小安庄。羊册的上安、下安、安吴等等,可谓说安氏遍布中国。

安姓名人

安期生:琅琊人,相传曾跟从河上丈人学仙术,常在海上卖药,当时人称他为“千岁翁”。秦始皇东巡时,方士李少君曾对武帝说:仙人安期生吃巨枣,大如瓜。武帝曾派人到海上寻找他而不得。

安清:字世高。安息国太子。原来他已经继承了王位,但为了能回到中原来,就将王位让给他的叔叔,出家为僧,信奉佛教。精通梵语,念经修行。于东汉桓帝建和二年到中国河南洛阳来宣传佛教。定居下来后,为了传教的需要,他又工读汉语,通晓汉语,译梵本为汉语,译《修行道地经》等30余部,皆属小乘。

安同:曹魏时辽东人,在官明察,长于校练,家法修整,时人赞其有济世之才。

安金藏:唐代长安(今陕西省西安)人,为太常寺乐工。时太子李旦被人诬告谋反,武后下令查处此事,金藏为洗脱太子罪名,当众引佩刀自剖其胸,肠出,并言“愿剖心以明皇嗣不反”。武后感动,不疑李旦。

安禄山:营州柳城(在今辽宁朝阳)人,原名轧荦山,本姓康。母为突厥人,后因其母嫁与胡人安延偃,改姓安,更名禄山。他懂蕃语,身体魁伟,骁勇善战,被幽州节度使张守养以为子,后升任平卢兵马使、营州都督等职。

安重荣:五代时朔州(今属山西省)人,初任后晋成德军节度使,后石敬瑭降契丹,自称儿皇帝,重荣以此为辱,遂起兵声讨石敬瑭,次年因战败而身亡。其子安德裕从小被其部下秦习所收养,喜好读书,博贯文史,精《礼》《传》,后于宋开宝初年中进士,官至睦州知州,有文集四十卷。

安民:宋代陕西长安(今西安一带)人,著名石匠,当时著名的石碑,皆出其手。其品格高尚、不畏权贵,时颁蔡京所书《元党籍碑》于各州县,安民刻碑毕才知蔡京乃当朝奸臣,遂拒刻“安民刻石”四字,拒收百两酬金,为人称颂。

安俊:宋代名将,字智周,太原人。官至陵川防御史,人称长髯太保。久在边地,羌人识之。知环州,种世衡得俘虏,问:“尔畏谁?”答:“畏安太保。”种指安,说:“此长髯将军正是。”

想要了解具体姓氏文化,可以参考北京家谱传记机构编辑《百家姓寻根手册》

书籍主要内容:

1.姓氏文化概论

2.姓氏渊源

3.迁徙分布

4.郡望堂号

5.家谱收藏

6.字辈排行

7.家训选辑

8.姓氏楹联

9.趣事典故

10.姓氏名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