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隆尧招子鼓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招子鼓”原称“鼓会”,是一种具有欢乐、红火、曲调明快、地域风格色彩浓郁等民间乡艺活动。2007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招子鼓”历史悠久,相传,在唐代玄武门事变前,李氏兄弟为了争夺皇位,斗来斗去,手足相残。一次被兄弟李建成的追的走投无路,被迫藏身于大鼓之中才躲过此难。后来,李世民认为鼓是他的吉祥之物,格外喜欢。为此,每到战时、或喜庆之时,都击鼓助兴。后来李世民的家族的后人在邢州为官,将击鼓助兴的传统带到李氏故里隆尧便传承下来。

据国学大师陈寅恪考证,李唐家族的祖居地在隆尧(现在该县魏庄镇王尹村仍有唐陵遗址),李氏创立唐王朝后,李世民兄弟为了争夺皇位,勾心斗角,手足相残,李世民藏在宫内的大鼓之中躲过这场灾难,登上王位。因此,李世民对大鼓特别偏爱,无论是逢年过节,还是朝中有什么喜庆之事,均以击鼓助兴。此后,其俗逐渐传回原籍。其二,是李自成率农民起义军,每逢作战必用鼓队擂鼓助威,义军听到鼓声,士气大震,打了不少胜仗。李自成把大鼓系上彩绸,装饰一新,在一片咚咚的战鼓声中凯旋而归。久而久之,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招子鼓”。

招子实际上由先秦时期的旗帜演变而来,后来成为店铺前的幌子,也就是招子,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招引顾客。悬挂招子,古人称“悬帜”,这种作法最早可追溯到战国时期。招子鼓即是将一些布条或类似招子的幌子挂在鼓上,或高高树起,在击鼓时更加引人注意,并且可以助兴,后来便慢慢的用鸡毛掸子替代招子。

当地流传着一种招子鼓的传说。

古代时,隆尧县及周边的澧河、滏阳河、午河、小漳河一带因地势低洼,三年两头闹水灾,老百姓为了防止跑水治理洪水,用“招子鼓”来召集民众,以不同的鼓点说明灾情的大小、急缓;为了便于寻找水灾地点,在闹水的地点在树上树起高高的招子,以便于大家前来治洪避灾。这样逐渐形成将鸡毛掸子竖在身后击鼓,也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招子鼓”的形式。

鼓在古代不仅是助兴之物,还是用鼓声驱赶鬼神之物,古人认为,神鬼无处不在,火灾是因水鬼闹事而成,故以击鼓惊吓鬼怪。或引起神灵前来以达到祈祷神的保佑。

“鼓招子”由三部分组成,下部是木制招子杆;偏上方有一圆形木制彩盘,直径约十公分。彩盘周围挂满五颜六色的彩绸和小铜铃,随着掸子的摆动小彩旗五彩缤纷,美丽壮观。鼓招子的最上方是彩色鸡毛制成的掸子。

“招子鼓”乐器全部是打击乐器。分为大鼓、小鼓、大钹和马锣。大鼓、小鼓均为牛皮制件,大鼓直径有一米、一米三、一米五或二米一不等,小鼓直径一般为一尺或一尺三寸。铜器有大钹和马锣。

流传下来的招子鼓表演形式,舞姿优美,不受时间、地点、场地的限制,队伍可大可小,人数可多可少,多则五六十人,少则二三十人均可。

表演时分定点和行进表演。表演时,队伍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用马车载有一面直径约1.52米左右的大鼓,定点定位,由四人轮换击打或同时击打,大鼓两侧有四至六面小马锣,车头上方插一面鼓会的会旗。第二部分由四路纵队组成,中间是两队小鼓,两侧各有一队大铙或大钹。总指挥手持令旗,掌握着队伍的前进速度和节奏,另有两名丑角,手持小扇,脚踩鼓点节奏,在鼓队中来回穿花、逗乐,别有一番情趣。

表演时,大鼓和马锣停在表演场地一侧,小鼓和大钹大展雄威;四纵队形在有力的鼓声中进行变化,队形有二龙出水、五股穿心、插花、跑对角、串八字、大围场、龙盘柱等等,表演的步法一般以小碎步、蹲步为主,花样优美飘逸,动作变化多样,给人以美的享受,表演时尔大幅度摆动,如狂风暴雨,时尔小幅度快速抖动,顶端掸子突突乱颤,和谐有趣,既有高度的集中,又有快速分散,形成了“招子鼓”特有的韵味,整体表现有一种威武雄健的气势,集表演、音乐、鼓声为一体,展现出了当地群众的精神风貌。

招子鼓有孟胜仓招子鼓班和霍小路招子鼓班二支,至今已经传承了五代。第一代班首王老香(18651945),狮子疙瘩村村民。王老香一生务农,热爱文艺。1885年自隆尧县苏庄学习招子鼓的鼓点及表演套路。回村后对本村村民进行教学,从此招子鼓在狮子疙瘩村扎下了根。第二代班首王黑胖,第三代班首陈伍祥,第四代班首孟胜仓,1936年出生于狮子疙瘩村,18岁开始就师从陈伍祥学习招子鼓。由于不怕吃苦,刻苦学习,不久就成为招子鼓班的佼佼者,30岁就接过班首的担子,带领招子鼓班深入村镇参加各种庆典活动进行演出。

第五代传人有乔志波、乔小军、孟冒领、孟庆卫、郭贞年、孟祥成、郭立峰等。

霍小路招子鼓班第一代班首齐广增(18701924)千户营村村民。他八岁开始学习招子鼓(因年代久远,其师父姓名不祥),一生爱好书法、美术等,多才多艺。第二代为齐润福(19001982);第三代霍小路,1937年出生于隆尧千户营村,初中文化。他自幼聪颖好学,喜欢舞刀弄枪。14岁师从齐润福学习招子鼓,他虚心求教,刻苦钻研,不到两个月的时间,便掌握了招子鼓的表演程式及鼓点套路,1978年担任了班首。第四代传人现有孟庆亮、孟小亮、孟跃立、刘占峰、孟立峰、王增波、王建明、孟凡立、孟凡贞、孟莹飞;第五代传人有孟凡瑞、孟庆全等七人。

隆尧招子鼓1995年参加第五届“吴桥国际杂技艺术节”开幕式表演,获表演优胜奖和导演一等奖。200910月,隆尧招子鼓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文联、全国民协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全国民间鼓舞鼓乐大赛,一举摘得“山花奖”的桂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