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园博园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邢台园博园位于邢台市邢东新区中央生态公园东北部,规划设计面积286.6公顷,其中,水系面积约106公顷。建筑总面积约6.9万平方米。分为山水核心区、邢台怀古区、燕风赵韵区、城市花园区、创意生活区五大板块。

在园博园南广场有“祖乙迁邢”雕塑。雕塑气势宏大而雄健,以“仪仗”“皇权”“历法”“经济”四大组团构成;最前方“仪仗”队伍,展现出3500年前的祖乙出征的盛大场面,也反映了商代在军事建制、武器配备和军阵等方面的整体面貌。从不同的侧面反映祖乙建都于邢期间,在“皇权”统治下,取得了政治、经济、文化及科技等领域的巨大进步,雕塑人物刻画细腻,从服饰到发髻,从车马到兵器,都透露先秦时期邢文化的信息。

南大门是园博园的主入口,建筑造型取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的造型,以表现园林之美中的建筑要素。

在园区轴线上建有园林艺术馆,园林艺术馆形似台,外为城,内围园的手法,整体建筑外观似立于水中,是邢台园博园两大主题场馆之一。

中国园林见于文献记载最早为商代,即邢台沙丘平台。所以有专家说园林始于邢台,发源于商周,发展于汉魏、成熟于唐宋,鼎盛于明清。《诗经·灵台》说:“王在灵囿,麀鹿攸伏”,灵囿是最早见诸文字记载的古代皇家园林。邢台为中国苑囿文化的发源地。后分为皇家园林、文人山水园林、山寺丛林园林等系统,如从造园手法又分为北派、南派等等。

不是江南,胜似江南。邢台园博园依托太行山、古黄河和沙丘宫苑遗址等文化,将园林文化引回邢台,以“一核、两岸、五区、多园”为空间,以江南园林为载体,使山水园林渗透于城市,形成文化元素多样化的城市滨水景观。

在山水核心区建有多组南派园林,有竹里馆、山水居、兰花别院等等。

竹里馆位于园区东南侧中心岛之上,四面环水,取唐代诗人王维“竹里馆”诗意,打造出“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得林泉之趣。”的环境,运用厅、廊、水榭、亭、船舫等不同建筑,构成形态丰富的院落空间,外借山水形成“一迳抱幽山,居然城市间”的意境。让游人感受传统起居生活的情景,享“居尘出尘”的隐逸静趣。

知春台以“山水台地林泉趣,俯水枕石梦邢襄”为意境,建有知春堂等建筑,与叠水、重檐八角亭、烟雨长堤形成高低错落,景色丰富的园林景点。

山水居以水云居、叠浪轩、翠屏轩、风月亭等建筑为主体,采用“院”与“园”的两种空间形态,把“围合”院落与“开敞”园林,用对比的手法形成抑与扬的景观感受。

水心榭面水筑园,引水入园,沁芳斋、晓烟亭等建筑沿湖岸展开,视线开阔,湖中有洲。庭院内营池植莲,翠竹相依,清幽宁静,禅茶一味。形成了园内,花卉满庭,“目对鱼鸟,水木明瑟”;园外,一碧万顷,“芳草萋萋,冈上斜晖”的景象。

兰花别院采用了江南庭院式建筑风格,利用地势临水的优势,打造曲径通幽,水波潋滟,庭院隐现的园林式别院。

郭公堤是为纪念郭守敬而建,位于丽影湖北部。郭公堤也是园区中最长的湖中长堤,全长308米。郭守敬,邢台人,为元代科学家,在天文、历法、水利和数学等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制订《授时历》,修浚西夏渠,疏通通惠河,治理大运河,发展了南北交通和漕运事业。

留香阁位于园博园的最高点,坐落于高台之上,阁楼共有三层,一层四面抱厦,顶为十字脊,施以铜瓦装饰,工艺极为精堪,拾级而上,俯瞰整个园区,“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湖光山色,园博园美景尽收眼底。

园区景观还有吴韵桥、枕流桥、任游桥、芙蓉桥、同泽桥、芳草洲、兰芷汀、玲珑屿、盆景园等等。

太行生态文明馆位于园内中心湖西北侧,是山水核心区的起点,与竹里烟雨隔水相望。为第三届河北省园林博览会主展馆。在这里展示太行山文明发展过程。建筑模拟太行山原始生态地貌,采用“地景式建筑”手法,造型北高南低,起伏转折,简洁有力,用以表现太行山的气势雄浑、苍劲的地理特点。又以开敞的姿态面向湖面,突出太行山深厚、博大宽广的文化胸怀。通过坡屋顶观景平台,在不同的空间和场点,形成一个连续的游览路线,模糊了建筑与环境的界限,使建筑和环境融为一体,为游客带来丰富的观赏体验。太行生态馆前的湖面上还建有水秀广场,以水为核心元素,运用声、光、电、水、影、音等科技手段,融合舞台表演、音乐演奏,打造出水陆空立体视觉的感官盛宴。

邢台园博园是河北省第三届园博会的会址,在城市花园区内建有石家庄、唐山、秦皇岛、邯郸、邢台、保定、张家口、承德、沧州、廊坊、衡水、定州、辛集13个城市的展园。这些城市展园以各自的城市文化为特色,展示出燕赵城市风光与新时代文化魅力。如石家庄园以新乐伏羲台为主题,展示了河北在黄河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地位和历史悠久;又如承德园,以皇家园林的造园特长,巧借山水,妙用地势,将清代康乾时期的“云帆月舫”景观恢复重现。

云帆月舫为清代康熙避暑山庄三十六景中第二十六景。《御制避暑山庄诗三十六景诗》中说:“临水仿舟形为阁。广一室,袤数倍之,周以石栏。疏窗掩映,宛如驾轻云,浮明月。上有楼,可登眺,亦如舵楼也。”康熙赋诗曰:“阁影凌波不动涛,接灵鳌。蓬莱别殿挂云霄,粲挥毫。四季风光总无竭,卧闻箫。后乐先忧薰弦意,蕴羲爻。”

云帆月舫建筑原为一座面北的二层船形楼阁。下层是船形舱室,上层为楼。东西宽一间,南北长七楹,楼阁周围有石栏环绕。高高的楼阁倒映水中,与水中悠悠白云的影子交杂颤动,月明之夜,月影和楼影在湖水中混融为一体,船楼颇有在白云明月之间穿行飘浮的感觉,所以康熙题此景为云帆月舫。云帆月舫景观前面是波平如镜的湖面,楼阁仿佛是停泊湖边的一条画船,给人以无尽的暇想。这是山庄惟一的一座船形建筑,民国军阀统治时期被毁,现仅存遗址。

承德园另一建筑为双松书屋,为康熙皇帝读书之所,因门前有两棵松树而得名,也是避暑山庄沧浪屿园中的主体建筑。

云帆月舫与双松书屋构成承德园景观,借园区湖水,叠石假山,曲水回廓,仿效避暑山庄洲岛交映、院水交融的空间特色。承德园的不仅具有展陈功能,也多样化展示避暑山庄的皇家造园手法和园林文化;配以楹联、匾额取古意而融今景,画龙点睛,造就了园博园的中园中园精品景点。

沧州园以“运河风情,记忆沧州”为线索,结合沧州的地域特色,分为“百姓生活”和“自然风光”两部分,以朗清楼为核心组织园林景观。

秦皇岛园以“海宇仙乡,康养之都”为主题,由碣石山水园和别墅康养园组成,营造了登沧溟楼揽一池三仙山(沧海池、碣石山、书院山、长寿山)。将园内园外风光融合,拓展了园林的视觉空间,呈现出一幅超广角、海市蜃楼般的海宇仙山圣境长卷,再现北方园林应有的气魄。

唐山园以“唐”为主题,构建自然山水骨架以模拟栾河山水的雄胜,结合生态修复展现唐山文化的灵秀,凸显唐山市的人文文化精华。

张家口有雄浑的群山、蜿蜒的河流、坝上坝下丰富的自然风貌,构成古城的山水文化构架。展园通过“塞外山城”“生态涵养”“激情冬奥”向游客呈现张家口市的整体城市文化形象和新时代特征。

廊坊园临靠园博园制高点,背山面水,用“天之净、声之净、绿之净、土之净、水之净”5个不同的城市生态主题,以“绿色、科技、活力”为理念,“把森林引入城市,在森林中建设城市”,营建“晴空园”展示出廊坊美好的人居环境。

“诗语邯郸画境山水”是邯郸园的文化特色。全园分为林壑山涧、河川别院与红岭芳甸三个区域。林壑山涧区利用地势,以乔木、山石与溪涧营造深邃幽闭的景观氛围;河川别院区堆山理水、连廊串景,形成丰富的水院景观。红岭芳甸区主要展示观赏草与秋色叶植物,点缀亭、榭等园林建筑,营造野耕秋景的粗犷自然景观氛围。

“水泽清明”是古保定郡府自然环境的空间特色,“雅趣人家”是保定历史积淀的人文文化特点。保定园以“水泽清明,雅趣人家”为营建概念,使园林的自然环境与人居理想的和谐统一达到完美的生活空间。同时,在这里将保定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创新式展示。

邢台园在园区南大门东侧,毗邻园林艺术馆和知春台,造园时取邢台历史文化精华及风土景致,通过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塑造新时代邢台“上承千年历史,下启锐意创新”的城市形象。展园分有形象展示区、印迹区、历史名人区、山水文化区、园林文化区、非遗展示区、邢台新晖区七个分区。通过一门(泉城艺苑)、一馆(听泉馆)、一廊(千秋廊)、一榭(汇芳榭)、一阁(迎晖阁)、一戏台(畅音台)及四亭(百泉鸢水、观澜亭、梅花亭、思源亭)等园林建筑及景石小品,组成错落多变的景观空间,给人以步移景异的观景体验。

除以上园林外,还有衡水园、定州园、辛集园等等,充分利用城市文化和创新造园观念,营造出展园文化艺术特色;游人在这里游赏,可以体验不同城市文化带来的精神享受和造园艺术带来的雅致意趣。

“太行名郡·园林生活”。邢台园博园为了满足各个层次游客的文化需求,在花海园林中还建有全年龄运动乐园、月季露营地、浪漫爱情谷、绿野仙踪儿童乐园、台地花园等园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