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上第六个庚子年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441年,历史进入第六个庚子年,在这一年东周的天子,周定王死了。

周定王,周元王之子。姓姬名介,是东周第16位天子。

周定王的父亲周元王,在位八年,在位期间越国灭掉了吴国,成为春秋最后一个霸主。晋国的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晋国的范氏和中行氏被智氏、赵氏、韩氏、魏氏瓜分,从“六卿专政”变成了“四卿专政”。

周定王在位二十八年,发生最大的变化就是晋国的三家分晋和楚国的再次雄起。

晋国,智氏、赵氏、魏氏、韩氏四家把持着晋国国政,以智氏实力最强。

《资治通鉴》中这个时期的晋国四家是这样详描述的。

智家,“初,智宣子将以瑶为后。智果曰:“不如宵也。瑶之贤于人者五,其不逮者一也。美鬓长大则贤,射御足力则贤,伎艺毕给则贤,巧文辩慧则贤,强毅果敢则贤,如是而甚不仁。夫以其五贤陵人,而以不仁行之,其谁能待之?若果立瑶也,智宗必灭。”

即是说:智果评说:智瑶不如智宵。智瑶有五项长处,一项短处。五项长处是:胡须漂亮(若美髯公)身材高大,驾车骑射孔武有力,才艺兼备,文采好聪慧善辩,性格刚毅果敢。短处是:不仁义,品行较差。如果他以五项长处欺凌别人,行不仁义不道德之事,谁又能和他相处?如果立智瑶,智家必然会被人灭亡。智宣子不听。

在此,司马光还用对比的手法评说了赵家。

赵简子也考察了他的两个儿子,长子曰伯鲁,幼子曰无恤。赵简子把两支写着“训诫之辞 ”的竹简,交到他们手上,让他们好好保管。三年之后,赵简子问他们还竹简上的话吗?大儿子伯鲁早就忘记竹简的事情,上面说的什么就更记不清楚了。而小儿子无恤从袖子里拿出竹简,并将上面的文字记的滚瓜烂熟。“于是简子以无恤为贤,立以为后。”立他为接班人,无恤就是赵襄子。

《史记》中的《赵世家》也记载着一个故事,说是赵简子病了,不能说话,神医扁鹊给简子看病,赵简子醒后说梦见了天帝,给他的两个儿子看相,只有无恤最贤。从此赵简子注意考察这个孩子。一次,他让孩子们去恒山寻找“宝符”,其他孩子一无所获,只有无恤说:我找到了,地可取也。这样赵简子决意把爵位传给他。

智家和赵家对接班人的考察,说明用人的重要性。

后来,赵襄子杀了智伯,并与韩、魏分晋,分别建立了赵国、韩国、赵国。

吴国将楚国打败后,楚国经过修养终于开始反弹了。楚惠王是个有为之君,通过休战安邦恢复了元气,乘着吴越争霸之机,兼并了周边的小国,开始强大起来。

441年,庚子年,周定王死了,死后,他的儿子为了争位打了起来,在一年间换了三个天子,折腾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