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邢台的板桥,山西的赤桥,哪个是真正的豫让桥?

 点滴斋书房 2021-07-28

一个流传千年的故事

司马迁写《史记》刺客列传时,收录了一个叫豫让的人。历史围绕着这个人物发生了很多事情,这些事件也使豫让成为历史上的一个名人,豫让的成名也促成了邢台城外一座普通的石桥千古流名,成为邢州城著名的景点。

德不配位引起的三家分晋

说豫让的故事,还要从“三家分晋”开始说起。

晋国的政事是正卿制,最早的时候实行的三军六卿制。这个制度创于晋文公时。前633年前后,这时候西周畿内发生了很多大事,周王室叔带作乱,周襄王被废,卫国乘机灭掉了邢国。晋文公勤王树立“尊王攘夷”大旗,杀了叔带,并得到周襄王赏赐。晋国拥有了太行山以南、黄河北岸的大片土地。此时晋文公建立三军,每军设将、佐各一名,依次为中军将、中军佐、上军将、上军佐、下军将、下军佐,其中中军将为正卿,执政晋国,六卿出将入相,掌管晋国军政大事,这是中国最早的议政王大臣制度。

晋国六卿制度实行世袭制,当时由狐氏、先氏、郤氏、胥氏、栾氏、范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魏氏等十一个世族所把持,当时,六卿制度按照“长逝次补”的原则,连续十代轮流执政。

在正卿中以智氏的家族最为显赫,把控着晋王室的权力,可以说他的地位仅次于晋侯。

智氏的第六代传人是智宣子,智宣子的儿子智瑶,也就是智伯,他“仪态不凡、箭术高超、技艺出众、巧文善辩、坚毅果决”,应该说是一个人才,同时也深受智宣子的喜欢,于是想立他为继承人,这一提议受到家族的阻止,认为智瑶虽然有很多的优点,但他是一个无德的人,“德不配位”会给智氏家族带来灾难。但智宣子不听还是立他为继承人。

智伯与赵襄子

春秋末期,晋国国君的权力衰落了,实权由六家大夫(韩、赵、魏、智、范、中行)把持。后来家族间不断地相互竞争,破坏了六卿制度的稳定,晋定公十九年(前493),范氏、中行氏被灭,六卿变为了四卿。这四卿分别是智氏、赵氏、韩氏、魏氏,也称作晋国四大家族。

智瑶是四卿中最有势力的家族。智瑶此时就打起其他三家的主意了。于是对赵襄子、魏桓子、韩康子三家说,很歪的主意说的是那样冠冕堂皇:““晋国本来是中原霸主,后来被吴、越夺去了霸主地位,为了使晋国强大起来,我主张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户口来归给公家。”这三家都知道智瑶的不良之想,以公家之义却不敢对抗,先是韩家把土地与人口给了智家,然后魏氏也把土地和户口划了过去。

智瑶看两家已经屈服了,就去向赵襄子去要。没有想到赵襄子说:“土地是祖上留下来的,我不能将祖业送给人。”智瑶一听就怒了。就命令韩、魏两家联合攻打赵家。

赵襄子一看三家大军的势力,不敢硬扛就退居于晋阳城中,也就是今天的太原城。兵围晋阳整整两年多,三家大军也没有攻下这座城池。有一日,智瑶在外面察看地形,此时正值雨季,见晋水环流晋阳城,于是就筑坝截水。然后挖开大坝水灌晋阳。

晋阳城里的百姓虽然受到了水难,但宁可淹死也不投降。而智瑶见此残象还对两家说,没有想到大水也可以灭掉一个家族。智伯瑶的话提醒了韩魏两家,晋水既能淹掉晋阳,说不定哪天自己的城池也会遭到同样的命运。

于是赵、韩、魏三家进行了商议,决定联合起来对抗智瑶。

一个出手不见五指的三更夜,智瑶正在作着自己的春秋大梦,忽然听到账外一阵喊杀声,惊醒后见身上和被子全湿了,发现周边全成了水,大水灌了自己的兵营,四面八方响起了战鼓,韩赵魏三家的兵士杀到眼前,智瑶的军队就这样全部覆没了。

赵、韩、魏三家灭了智瑶,韩魏两家要回了被侵占的土地和人口。并于赵家将智瑶的土地平分,又把晋国土地也瓜分了,这就是历史上的三家分晋。

豫让其人

“豫让者,晋人也。”早期,豫让在范氏、中行氏手下时,只是默默无闻的。到了智瑶那里做家臣时,智瑶就是智伯,智伯对他很好,司马迁用了“智伯甚尊宠之”几个字来表达豫让所受到的知遇之恩。正在豫让很享受的时刻,历史上发生了一件大事。

《史记》说:“赵襄子与韩、魏合谋灭智伯,灭智伯之后而三分其地。赵襄子最怨智伯,漆其头以为饮器。”当时豫让已经遁逃山中,当他知道智伯的死讯后,说:“嗟乎!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今智伯知我,我必为报雠而死,以报智伯,则吾魂魄不愧矣。”发誓要为智伯报仇。

为了给智伯报仇,先是变更姓名,冒充为服役之人,混进赵襄子宫里的厕所中,准备行刺,襄子去厕所时发现,就抓住他审问,豫让说要为智伯报仇。襄子的侍从要杀他,襄子说:他是一个义士,我小心避开就是了,再说智伯死了,也没有后代,他作为臣子能想到为他报仇,这是一个有贤德的人。于是就把豫让给放了。

豫让报仇心不死,不久,将自己身上涂漆,吞炭使嗓子发哑。其形象变的人们都不认识他了,在街上行乞妻子见认不出是他。在路上朋友却认出他来了,说:你这是何必啊?以你的才干,投奔到襄子门下效命办事,襄子一定会亲近你宠爱你,到时你再做你想做的事,这岂不更容易吗?豫让回答说:既然投他门下效命,却又想杀他,这是怀着异心来侍奉君主啊。

豫让伏在赵襄子出行的桥下准备行刺,路过桥时,襄子的马受到了惊吓,襄子说,此人应该是豫让。就让人去查,果然如此。襄子便说:你不是在范氏、中行氏做过事吧?他们死了为不为他们报仇,却投到了智伯的门下。现在智伯死了,你这样执著的为他报仇?

豫让说:“我在范氏他们门下做事,是把我当一般人看待,我就如一般人那样报答他们。智伯把我当国士对待,我要像国士那样去报答他。”赵襄子听后,不由的长叹一声,“唉,豫子啊!你为智伯尽忠,名声已经成就了;而我赦免你,也已经够了。你还是为自己想想吧,我不再放过你了!”豫让说:“我听说贤明的君主不掩盖别人的美德,而忠臣理应为名节献身。您宽赦过我,天下人无不称赞您的贤明。今天我难免一死,我希望能得到您的衣服,击打它一下,以表达我的报仇心意,这样我虽死而无憾。”

赵襄子被豫让所感动,便拿出自己的衣服给豫让,豫让拔出剑来,跳跃多次击刺衣服,在呼道:“我可以在九泉之下报答智伯了!”说罢横剑自刎。这也是成语“斩衣三跃”的来历。

豫让与石桥

豫让行刺赵襄子的故事传颂了2000余年,记载于先秦时期典籍《韩非子》、《淮南子》、《战国策》等书中,司马迁在《史记》专门立传以记。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而豫让所伏之石板桥则成为一个历史之谜。

在相关地区保存着豫让桥遗址共有四处,最主要的有太原县赤桥豫让桥,据明代洪武版《太原志》记载:“赤桥在太原县西南晋水北渠上。《旧经》云:“豫让桥即豫让欲刺赵襄子处”。《史记》:“让事智伯,智伯为赵襄子所杀,让欲报仇,伏于桥下,即此也。”。明嘉靖版《太原县志》记载:“赤桥,县西南七至晋水北渠上。智伯引水灌城。初名豫让桥,至宋太祖凿卧虎山有血流成河,故更今名。”

在山西赵城县有豫让桥,清乾隆版《赵城县志》说:“国士桥,旧志:豫让桥在城南八里,今名国士桥,此即智伯国士目之之意。今国士桥在上纪落里,距城二十里,岂别有桥耶?询之故老,皆无传者,其旧志之文讹与?” 

还有一处,即邢台豫让桥。

邢台的豫让桥比其他几处记载的时间都要早。

最早见于南宋潘自牧《纪纂渊海》一书中,这本书成书于宋庆元六年(1200),豫让桥的记载见于卷二十一,说:“豫让桥在府(顺德府,今河北邢台)北,豫让刺赵襄子伏此桥下”。有说这是目前在文献史籍中所见到关于豫让桥地址的最早记录。民国刘大鹏在编写《晋祠志》时,也引用了《纪纂渊海》对豫让桥的记载。

为什么会这样记载?

三家分晋后邢邑划为赵国管辖,实际上在分晋之前邢邑就是赵襄子的封地。从记载上看,邢邑与赵氏家族有着很深的渊源。当赵氏受难时,邢邑一带是赵氏孤儿的藏居地,现在还有赵孤庄、程家湾等地点村名,在这个区域流传至今的赵氏孤儿故事有很多。保存有大量的赵文化遗址和遗迹。赵襄子时期,邢台还有大量的与赵襄子相关的故事传说。

豫让刺襄子的故事发生于三家分晋之后。这个豫让行刺赵襄子的地点也应与赵襄子的领地有密切关系。

邢台豫让桥

邢邑为西周时期的都城,邢国灭亡后,这座城邑先是被卫国占去,后来归了赵氏,成为襄子的采邑,到战国时间邢邑一度是赵国的都城,在城中筑建了信宫檀台,赵武灵王在此进行了著名的“胡服骑射”改革。

自古太行山前的南北大道从城中穿过,而邢台豫让桥就位于邢邑北城门外南北大路上,桥下是古鸳水河,即今天的牛尾河。这条道路是先秦至今还在使用的主要交通干线。如果说把时光退到三家分晋那个年代,这条道路也是赵襄子出入邢邑的必经路线,所以说不管是赵襄子出邢邑城,还是进邢襄城,都要经过这里。

为此,历史上所遗留下来的豫让行刺时的石板桥,结合邢台赵文化的历史遗迹等因素,邢台豫让桥的真实性很大,当然我们也无意否定山西赤桥豫让桥的说法。

邢台豫让桥,实事上在邢台有两座,一座是今天的豫让桥,另一座可能众人不知,这座今天也不存在了。

2005年,在申报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时,在达活泉的北面了一座叫鹿城岗的古城池,后来鹿城岗城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邢台市历史文化名城办公室工作人员在进行调查时,当地村民不仅讲述了大量与古城相关的传说故事,还告诉我们另一版本的豫让桥故事,同时指认了在河道上的石板桥位置。

鹿城岗城址后来被考古部门认定为春秋时期的城池,这豫让桥的故事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的文史资料联想。

邢台豫让桥文化

豫让桥,见于明清各版本《顺德府志》、《邢台县志》记载。在明代时又称板桥。明嘉靖版《顺德志》卷九桥梁:“板桥,城内即豫让所伏处,今建三贤祠。”辞条后附鲁曾和王恽诗。王恽诗说:“死坚铁石表孤忠,一水鲁蟠万丈虹。太史注书随侠例,豈知风义本无同。”

清乾隆版《顺德府志》桥梁记载:“鸳水桥,城北四里,旧名豫让桥,乾隆十四年改今名。”乾隆版《邢台县志》桥梁:“豫让桥,城北四里河伯祠旁,过路亭五楹,每遇盛暑游人游息其下。”此桥在光绪年间又名国士桥。

明万历十八年(1590),顺德知府张延廷与邢台知县朱诰协商建赵襄子祠。朱诰在《赵襄子祠记》一文说:“邢故有豫让祠,无襄子祠,相传不知几百年矣,未有议之者。万历庚寅,渤海张公来为是郡守,始为之议,曰让之得祀于赵地何为哉?为其忠也。其义也。”决定为赵襄子、豫让立祠,以纪念赵襄子胸怀坦荡的君子风范和豫让“士为知已者死”高风亮节。

邢台豫让桥,是文献中记载最多,名人志士咏诵赋情最深的地方。

南宋潘自牧《纪纂渊海》所记载的邢台豫让还不是最早的记录。早在唐代时,有一个诗人叫胡曾,自长安沿运河乘船到北方。访朝歌、邯郸、沙丘、邢州、易水怀古,写下一组七言绝句《咏史诗》,在邢州过豫让桥写下了七言绝句《豫让桥》:“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如今。年年桥上行人过,谁有当时国士心。”

胡曾,唐代诗人,湖南邵阳人。他一生写了许多咏史诗,被收录于《全唐诗》单独立卷,自成一家,所收诗词162首,其中咏史诗就占150首。《豫让桥》在河北邢州等地域内的咏史六首中的一首。其他还有《朝歌》《邯郸》《沙丘》《易水》五首。

钱宰(1299-1394)字子予,会稽人,即今浙江绍兴。是元末明初诗人,在《明史》中有列传,为吴越武武肃王十四世孙。至正年间中举甲科,亲老不仕。洪武二年(1369),朱元璋征为国子助教,称旨作《金陵形胜论》、《历代帝王乐章》,后奉编《书传会选》,得到厚赐。

钱宰在过顺德府时,写了一首《豫让桥》:

太行之西古有豫让桥,我昔过其地,马嘶不敢骄。

黄云暗天雪欲飘,白日惨惨风萧萧。薄寒中人思栗憭,烈气黯黯萷晴霄。

岂其鬼不死,精爽若可招。我思赵襄子,既灭智伯瑶。

朝焉漆其头,暮焉亵以溲。让也愤知己,怵焉思报仇。

千金买匕首,变姓为刑囚。入宫涂厕逞雄畧,誓刺赵孟不得成其谋。

脱身几何时,忠义慨莫酬。须发脱落癞以髠,口吻吞炭声哑呕。

变形行丐妻不识,仗劔伏匿桥之幽。一朝襄子驾车出,驷马骇跃惊銮镳。

于焉重叹息,豫子诚好修。智伯死无后,而子为复雠。

我方义尔不尔尤,尔不我刺将何求。暗呜叱咤索赵裘,拔剑三斫血为流。

反手自刭委道周,下报智伯死即休。噫戏吁豫桥黄草烟未消,中条积翠髙嶕峣。

我思昔游心揺揺,披图为尔歌长謡。嗟哉赵孟不再脱尔死,要使万古贞烈齐中条。

唐代的胡曾与宋代的潘自牧所咏所记,说明邢台豫让桥的历史十分悠久。王恽与钱宰的诗作证明了元明豫让桥历史的沿续。邢台地方志书的记载记录了不同时期豫让桥的建设和变化。

明代人歌咏豫让桥的文人最多,据不完全统计,有明代文学家、书法家陆深,顺德知府李攀龙,诗人王世贞、谢榛,明万历进士,邯郸知县卢云龙,翰林院修撰孙继皋,山东按察司副使张孟兼,南京礼部尚书李孙宸,礼部尚书经筵讲官韩日缵,明代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河东学派的创始人,世称“薛河东”薛瑄等等。

在明代末期,有一个叫凌义渠的人,此人字骏甫,号茗柯,浙江乌程县织里镇(今属湖州市吴兴区)人,他不仅是明代官员,官至大理寺卿,还是一个文学家、雕版印书家。在经过顺德府时写下了《豫让祠》一诗:“触地摩天誓力深,慿将光响瞩城阴。众人国士分明语,未肯模糊是此心。”

崇祯十七年甲申,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当他获知崇祯自尽后,失声大哭,随后以头撞墙是血流满面,吓得身边仆人连忙拉住,解劝,却遭到凌义渠的喝骂,接着他将自己喜爱的书籍烧尽,穿上大明官服,给自己的父母留下书信后,也随之悬梁自尽。

到了清代,过往邢台豫让桥的文人不断,其中明末清初词人、骈文作家,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陈维崧在此写下了一曲《《南乡子·邢州道上作》:

秋色冷并刀,一派酸风卷怒涛。并马三河年少客,粗豪。

皂栎林中醉射雕。

残酒忆荆高,燕赵悲歌事未消。忆昨车声寒易水,今朝。

慷慨还过豫让桥。

关于豫让桥,现保存着六张民国时期拍摄的老照片,这些照片让我们再一次认识古代的豫让桥。

保存的六张豫让桥老照片,其一张为三妇人背对豫让桥,中间一位妇人怀抱孩儿,过豫让桥后向前行走。又一张为同治二年(1863)邢台县为纪念豫让所立豫让桥碑碑影。再一张为农人牵牛驮物欲过豫让桥。再一张为两妇人过豫让桥,在豫让桥碑前,有两儿童在碑前观看碑文。又一张为两妇人似婆媳,与幼儿坐在豫让桥石栏上歇息,一年青妇人携子,一老妇人提蓝面向年青与孩子。再一张为三孩童在豫让桥上,一孩童坐在桥上石栏上,另二孩童一蹲一立面向桥碑。

此外还有日本学者早崎梗吉所摄豫让桥照片一张。

这张照片拍摄于1893年,是早崎梗吉一行以考察为名,游历北京、直隶、河南、陕西、四川、上海等地,在路过邢台豫让桥时所拍摄的,从这张照片可以清晰观赏到豫让桥的全景和周围的风貌。

早崎梗吉所摄豫让桥照片,桥的基础是用大块的石头垒砌,中间有三桥洞,洞上铺有很厚的石板,在桥面上立有两块石碑,一高一低,其高一些的碑刻应为同治二年所立豫让桥碑,低一些的碑刻应为志书所记豫让事迹碑记。在石板桥下有清澈的溪水和茂密的水草,桥头上还有一棵树木(似柳树),在桥的背景,周边环境十分优美,远处有许多高大而又茂盛的树林,沿豫让石板桥的桥面路径向前沿伸,可以看到带有桥栏板的另一座石桥,细细观察之此桥应做工精美,结合《顺德府志》记载的君子亭位置,这里应是乾隆年顺德知府徐景增所修缮的君子亭景观。早崎梗吉所摄豫让桥照片与新发现的豫让桥照片相比较,所不同的是石板桥上没有石栏,并且低些的碑刻已经佚失,为此推断新发现的豫让桥应是民国时期进行维修过的豫让桥。

“石板桥,邢人修,襄子骑马桥上走。漆了身,吞了炭,豫让行刺要报仇。襄子袍上砍三刀,大叫一声自刎喉。忠心一片报恩主,芦花飞来掩尸首。燕赵慷慨多悲歌,豫让名姓传千秋。”

这是一首在邢台流传有年脍炙人口的民谣,至今仍在传唱着。


期待你的   分享

点赞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