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总有一些带数字的词语 我们总是能脱口而出 但当这些数字放在地理学中 组成一个个词语或别称时 你又能说出几个呢? 三大火炉 在有气象数据的历史里 中国的“火炉城市”经历了多次演变 衍生出多个版本 出现最早流传最久的版本是 包括重庆、武汉、南京这三座城市 被称为“三大火炉” 确切一点说,应该是“三大蒸笼” 夏季这里被副热带高气压牢牢控制着 受海拔较低的长江流域河谷地形影响 丘陵山地环抱,地面散热困难 使气温不断升高 加之这些地方水网密布 湿度大,导致人们体感温度更高 图自:中国气象频道 不过 由于大气环流的变化、气象站迁站 以及不断的植树造林等因素影响 南京、武汉夏季的平均气温在逐渐下降 例如南京2008年总共只有10个高温日 去年甚至不到10个 然而福州、海口、南昌 包括北方的郑州、西安等城市 高温天数却居高不下 因此“三大火炉”还是 “四大火炉”需要重新研究一番 三伏三九 三伏天 出现在小暑与处暑节气之间 是我国各地一年中最热的时期 “三伏”的说法由秦汉时盛行的 五行学说延伸而来 主要指中原地区在气候上 经历一年中最闷热的一段时期 它是“头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 与之对应的三九天 是指从冬至逢壬日算起的三个寒天 是一年中最寒冷的一段时间 伏天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一个字:热! 通常在我国大陆地区 主要是热在头伏和中伏 东南沿海地区大多是热在末伏 即使是通常热在中伏的长江中下游地区 出伏后的8月中下旬 偶尔也会出现被称为“秋老虎”的高温天气 夏日数九歌 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 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 四九三十六,拭汗如出浴 五九四十五,头戴秋叶舞 六九五十四,乘凉大佛寺 七九六十三,床头寻被单 八九七十二,思量盖夹被 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墼 而数九寒天的特点同样是一个字:冷! 我国大部分地区,大寒节气的冷 相比于小寒节气来说,程度相对弱一些 小寒时节 正好对应冬日里的三九四九天 此时北方大部可以说是滴水成冰 南方虽然没有北方那么峻冷凛冽 但是气温亦明显下降 七下八上 七下八上指的是七月下旬八月上旬 受季风气候、地形地貌影响 我国雨带每年从南向北移动 呈现明显阶段性变化特征 一般而言,到“七下八上”期间 雨带会从长江流域向北移动至华北 东北,这些地方进入主汛期 前几天的河南极端暴雨过程 可以说是开启了今年北方主汛期的大幕 常年来看七下八上期间 黄河流域中下游降水是一年中最多的 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较重汛情 短短一个月左右时间 北方地区降雨量会占到 全年降雨量的三分之一左右 因此与南方地区相比 北方的降水短时间雨量更大、“更暴力” 降水时间更集中更有局地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东北、华北地区主要城市夏季各旬降水量 图自:中国气象局 三山五岳 中国地广物博,山川河流 名胜古迹数不胜数 其中以三山五岳最为著名 “五岳归来不看山” 它们分别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 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 ![]() ![]() ![]() ![]() 左至右依次是嵩山、恒山、衡山、华山、泰山 至于三山,传说中的“三山”即海中的“三神山” 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 “齐人徐福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 名曰蓬莱、方丈、瀛洲” 然而这也只是传说,是不存在的 后人为了延续三山五岳的美丽神话 就在五岳之外的名山中间选择新的三山 它们是安徽黄山▼ 江西庐山▼ 浙江雁荡山▼ 千湖之省 湖北省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 目前全省拥有728个100亩以上的湖泊 以及27个20亩以上的城中湖 一共755个湖泊 这个“755”并不只是纸上冷冰冰的数字 它意味着阳光映照下的一汪汪碧水 也意味着荆楚大地上的鱼米香气 江湖武汉,因水而生 上古九泽,云梦泽为其一 《史记·货殖列传》记载 “江陵故郢都……东有云梦之饶” 就是说大名鼎鼎的云梦泽面积非常大 大致范围约西起江陵(今荆州) 东至武汉地区,北临京山、钟祥一带 南至今洞庭湖平原 而如今湖北的水资源有多丰富 单从它的出产就可见一斑 全国80%的莲藕产自湖北 湖北曾连续21年保持淡水水产 全国第一的产量 那么如此巨大的水资源是从哪里来的? 首先长江干流带来的水资源是主力 汉江作为长江第一大支流 多年平均径流量约577亿立方米 给湖北输入了相当于一条黄河的水量 此外,“八百里洞庭”的水也在这段 汇入长江后流进湖北 再加上湖北中、东部地区平坦低洼的地形 大量的水资源能够在此聚集 因此民间谚语说“湖广熟,天下足” 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湘四水 湖南同样是一个多水多河流的省份 “三湘四水”是它的别称 而“三湘”、“四水”的称呼 其实都围绕一个核心:洞庭湖 所谓四水 指的是湘江和省内另外三条大河 ——资水、沅江和澧水 ![]() 洞庭湖水系流域范围与湖南省关系示意图 图自《中国国家地理》2021年01期 至于“三湘”的内涵,众说纷纭 如有漓湘、潇湘和蒸湘 或潇湘、蒸湘、沅湘等众多说法 要么指的是湘江从上游到下游的流域地区 要么指代湖南的不同地区 但都与河流密不可分 一句“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道出了洞庭湖的壮阔 对于湖南来说这座大湖也的确举足轻重 湖南省的四大水系——沅江、湘江 资水、澧水都注入洞庭湖 洞庭湖是长江极为重要的调蓄湖泊 全国第二大淡水湖 从古至今洞庭湖一直都是湖南 与外界连通的重要门户 是湖南水世界的“总开关” 一马平川 由长江和淮河大片冲积平原组成的江苏 在地势上总体低平 是中国地势最为低平的一个省份 江苏省的平原面积7万平方公里左右 占全省面积的70% 主要包括长江下游两岸的太湖平原 高沙土平原(均属于长江三角洲) 黄淮平原以及东部滨海平原 这些平原通过各条河流连为一片 ![]() 与大片辽阔的平原形成鲜明对照 丘陵和低山仅仅孤立地散落于 江苏省的西南部的南京、镇江、盱眙 东北角的连云港附近以及太湖附近 低山和丘陵岗地仅占14.3% 连云港境内的花果山玉女峰为全省最高点 海拔624.4米 有趣的是 这个高度都无法高过上海的第一高楼 三秦大地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这首《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应该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最有名的诗作了 陕西简称秦 三秦大地说的便是这里 但对于三秦的具体指代 人们众说纷纭 有一种说法是为了防止刘邦兵出秦岭 项羽特意在秦岭以北的关中设了三个秦王 他们全都是秦军降将 关中本是秦国故地 三王在秦地封王,这是三秦的由来之一 ![]() ![]() ![]() 自上而下依次是陕北黄土高原 关中渭河平原 陕南秦巴山地 三秦还有一个由来 就是依据陕西省的地理划分 从地理上看,陕西省明显分为三个部分 最北部的黄土高原称为陕北 最南部的秦巴山地称为陕南 两者之间的地区称为关中 也称作“八百里秦川” 自古以来,关中地区风调雨顺 土地肥沃,农业发达 为秦国文明的兴起奠定了强大基础 因此号称'八百里秦川' 也是黄河流域华夏文明的发祥地 上面所列举的这些别称 都是和中国地理或文化相关的词 其背后都有着各种历史渊源 我们在感叹古人的智慧之外 更为祖国拥有如此多的大好河山而自豪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