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孩子的时候,是先“破水”还是先“见红”?与产妇和宝宝有很大关系

 杏妈育儿 2021-07-29

记得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小孩越早笑,长大越聪明”。伴随着几声啼哭一条新生命来到了人间,家长听到哭声心里绷着的那根弦就可以放下了,哭声越响亮小孩长越壮,其实这种说法是缺乏说服力的。婴儿的笑还是很有学问的。在不同发育阶段,代表的含义是不同的,不全是“表达喜欢”。

婴儿对着家人笑,奶奶说是小孩聪明,理智的宝妈不这样认为。一个月左右的的婴儿,他们微笑是出于本能,意思是“我很舒适”,因为不会说话,他们就通过哭笑来表达感受,哭说明,疼了,吓到了。笑代表着家长的关心爱护,他“满意舒服”。

笑是先天本能,与聪不聪明没关系。婴儿出生后一月左右的微笑,属于众多反射行为的一种,并没有任何的其他含义。有些宝宝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父母能通过B超看到宝宝可爱的笑容,难道这个时候的宝宝就有了独立意识了饿吗?所以现在看来家长认为“越早笑越聪明”,就是他们自作多情了。随着婴儿的不断成长,他们“笑容”的意思也在一直变化。

2个月的时候,宝宝就能用微笑去回应其他人。从宝宝出生后6周起,他们的感官系统开始逐渐成熟,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更加敏感,这个时候,家长逗宝宝玩,如果有眼神交流,宝宝就会用微笑去回应家长。

当宝宝4个月的时候,孩子的笑开始“苛刻”起来,他们只有对熟悉的人才会微笑,这个时候宝宝真的在表达他很喜欢你。这个时候的宝宝,大脑与骨骼都在加速发育,辨别能力和判断能力也在加强,进入到大家熟悉的“认生期”,这一时期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不认识的人逗他笑,宝宝不但不会笑,反而会哭,看到熟悉的亲人,他们会用微笑来表达对你很喜欢。

知道了婴儿不同发育时期的微笑有不同的意义,就会知道其实不是越早笑的孩子越聪明。婴儿的微笑,能反应出发育的情况,如果发育水平比同龄人低的话,孩子就会不爱笑,性格孤僻,急躁易怒,这时候家长要要尽早带孩子看医生。经常微笑的孩子,智力发育的比较完善,理所当然会越来越聪明。

宝宝自然的微笑是件好事,但家长过分逗孩子笑会适得其反,这几种行为家长们要尽量避免:不合适的场合,过度地逗孩子笑;挠痒痒,挠得太久,会影响孩子得身体发育;进食的时候逗孩子笑,这样会导致孩子容易呛到。

在孩子成长的时候家长应该多关心多陪伴,这样孩子有安全感,才会性格开朗、身心健康,孩子才会更加“聪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