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纳的既往文章:你真的懂得轻型卒中吗 束颤电位: v临床上表现为肉眼可见的肌肉跳动,患者主诉有“肉跳”。在肌电图上可见束颤电位,其本质是正常或异常的单个MU不规则且不自主的发放。 v正常人也可有束颤电位,称为“良性肌束颤动”, v束颤电位在某些病理状态下较为常见,如前角细胞疾病、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病和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v束颤电位+慢性失神经电位有意义。 纤颤和正锐波: v一般在失去神经支配10-14天左右出现,代表了单个肌纤维在失去了神经支配后的自主收缩。 v纤颤电位和正锐波的出现往往提示失神经支配的病理过程,但在一些炎性肌病或肌营养不良时也可出现。 束颤电位和纤颤电位的特征是() A . 自发电位 患者,女,45岁,慢性进行性全身无力1年余。肌电图显示有广泛的纤颤电位和束颤电位,运动单位动作电位偏宽大,多相波明显增多,最大用力收缩呈混合干扰型,正中神经的传导速度是48m/s,腓神经的传导速度是40m/s。可诊断为 A.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
|
|
来自: 新用户84201TUC > 《待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