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云姣诗词点评系列(2)

 杏坛归客 2021-07-29

作者简介

姜云姣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员。武汉市作协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上海格律诗社专家委员会委员。现任武汉市迪光诗社秘书长,《迪光诗刊》副主编。《武汉诗词》编辑,《九州诗词》理事,《上海滩诗叶》副主编。



01

作者简介

林峰,香港人士。从小受到良好国学教育,及成长成为高知人士,在经济事业之外,从事诗词创作和理论研究。曾主编香港瀛海诗词学会《近四百年五百家诗选》,香港诗词学会创会会长。

丑 年 春 早

香港  林峰

雙角擎天足踏霜,耕雲犁雨種琳琅。

夭桃莫負東風意,塞雪應憐北海羊。

玉出藍田三萬頃,詩题華夏九千行。

梅花沁透南山月,滿照他鄉更故鄉。

姜云姣赏析:

       “丑年春早”是林峰会长发表于《东方之珠春节特刊》的辛丑迎新律诗,对仗工整,用韵精准;前呼后应,结构严谨;用典无痕,艺彩斑斓。诗中大量使用美词营造诗意,一个个意象就像一颗颗璀璨的珍珠,在诗中珠珠闪耀光辉。诗作融情于景,诗眼明亮,尽显大家本色。诗情画意,人见人爱。

        首联点题写牛,暗示人勤春早种琳琅的深刻寓意。辛丑牛年,新春如约,卧花逐草的春牛,徜徉在梅香柳色之间,双角擎天,四腿踏霜,腾云驾雾,播福种春。耕云犁雨读星月,种玉收金看海天。“种琳琅”是诗眼,“琳”是美玉;“琅”象声词,金石相击的声音。“琳琅”喻指美好珍贵的事物,也借指优美的诗文,珍贵的书籍,优秀的人才。 

        颔联写景,江南桃之夭夭,塞北雪花飘飘,桃花不负东风意,寒雪却怜塞北羊,描绘出一幅塞北雪花塞南春的差异景象。“夭桃”指艳丽的桃花,也喻少女容颜美丽。“东风”一指自然之东风,也是春天的象征。如“东方风来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诗句中洋溢着春天的温馨和喜悦。“东风”能催动万物生长,催开百花,也能吹落百花。二是指象征权贵的“东风”,是左右事态发展的外在力量与条件的象征。如“东风恶”是封建家长的象征。红楼梦中的“怨东风”是指不让黛玉嫁宝玉的贾府长辈。“塞”指边界。“塞北”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寒冷缺雨多风沙。“北海羊”包含苏武北海牧羊典故。苏武北海边,持节十九年,宁死不屈,民族气节震撼中原,苏武最主要的功绩是告诉人们什么叫精神。在今天祥和的春光里,我们仍然要发扬孺子牛、拓荒牛、老黄牛的精神,坚韧不拔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现中国梦。

        颈联重在写意。“玉产蓝田三万顷,诗出华夏九千行”。中华民族吟诗诵词,万首诗篇震烁古今。血缘,决定一个民族的形成;文化,赋予一个民族精神源泉;传承,融汇一个民族的精神。“玉出蓝田”喻名门出俊秀子弟,好山出好玉,就象好家庭可以培养出优秀的子弟一样,中华民族地域宽广,人才济济。这上联和张孝祥《念奴娇  过洞庭》“玉界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有异曲同工之妙。诗里天光山色,物境心境和谐映衬,为读者创造出格调昂奋,隽永和谐的唯美意境。奇绝的山水激励后人雄心再来,丑年春早各行各业奋牛蹄春开锦绣,耕云播雨步步为赢耕种幸福地!

       “梅花沁透南山月,满照他乡更故乡” 梅花愈冷愈开花,梅花是国花,她的坚韧象征我们巍巍的大中华。“南山”也许是诗人的故乡或与诗人有重大关联的地方。“日出于东,落于西;月起南山,归于空。”生命是有限的,月亮从南山边升起,但最后会降落。冬去春来,梅花送香沁人肺腑,南山明月柔情似水,在此诗人衷心希望月洒故乡并改变故乡,让大中华更美好更强大!因为故乡是年少时想逃离的地方,是年老想回可又回不去的地方,连着人生的血脉,山一程水一程,是人生的起点也是人生的终点。在此顺祝林峰老师健康长寿!寿比南山!也愿我大中华牛气冲天种琳琅!集古人智慧,塑中国精神!创当代精英!

02

作者简介

包德珍,女,满族,当代著名诗人、诗词活动家,现任中华诗词论坛坛主、中华诗词学会理事、海南诗词学会副会长、全球汉诗总会副会长、萧乡诗社创始人之一。2009年被中华诗词学会、中华诗词网络学院聘为导师。包徳珍女士致力于中华诗词的弘扬,为弘扬传统诗词不惜奉献自已全部精力。海南经济报报导有《七旬老太当斑竹掌管诗词论坛》。诗词作品在海内外各家诗词刊物均有发表,并多次获奖。

有忆登一无名荒山

 包德珍

环山小壑聚浓阴,羽怯寻踪始到今。

远寺依然镶峭壁,浮云仍旧绕疏林。

纤尘有味谁来品,万籁无声我放吟。

记得回头频望处,斜阳一出了烟深。

姜云姣赏析:

      这首诗写于2021年元旦次日,是包德珍老师新年新作,我还以为是早年而作,但时间明显地站在眼前。标题“有忆”是还有回想留在记忆里。“忆”从心,意声,本义是回想。其时包姐正值81岁生日,九九师尊立顶层,多才多艺的女诗人东岭弄曲,南国吟诗;一支纤笔描韶景,满腹经伦著芳华。八秩初庚重拾梦,记忆深处还有少时登无名荒山的回忆,是那样的清晰,那么惊心动魄,回忆起来就象昨天经历一般。

       这一、二联着力写了荒山的远近景色,虚实相生,突显一个“荒”字。群山远看象一群醉酒的老人互相拥戴,拉手环立酣睡无语,沟壑纵横青草小树遮蔽着道道浓荫,山沟在冥冥之中每天演绎着同样神话。大雁小鸟时而怯怯地在山沟里飞来飞去,好像迷路在此,长年找不到出去的路口。鸣叫声回荡山谷,让过路人心惊肉跳,不由得环顾急走。攀了半天,抬头仰望峭壁上镶嵌的远寺依然远远地站在那里,天空中飘来的朵朵白云依旧多情地环绕在稀林疏影中,。这里一“镶”一“绕”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出荒山野岭独有的一点生气,加深了诗的底蕴,用语极含蓄,人格化的物象使情感表现更加生动形象。树树皆白云,山山惟落晖。使人不禁联想那个乱砍乱伐的年代,万木伐去做新房,千百生灵无处藏。那连绵起伏的群山在寒冬腊月里,将光秃秃的皮肤裸露在外,冷风一吹,瑟瑟发抖,真是落后中充满恶劣,萧瑟中带几分恬静。

        第三、四联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纤尘有味谁来品,万籁无声我放吟”这是最真实的心理写照。这一联照彻全篇,为诗作增添了欢乐情调、优雅诗味和自然理趣。此联和北宋大文豪苏轼《浣溪沙》中的名句“人间有味是清欢”异曲同工。苏轼一生曲折波澜,无论何时何地,身处何种境地,他都能看淡心境,在生活的夹缝中活出摇曳风姿。人生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生活的滋味酸甜苦辣咸,人生的色彩赤橙黄绿青蓝紫,生命的丰盈缘于一颗平常心。现代人大都写名山大川,而作者崇尚自然,纤尘有味,可见心态是如此淡然平和。吟咏中同时寄托了微妙的哲思。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在写景中充满理趣。给人乐观向善的启示,真是“无意于佳乃佳”。情感含蓄,隐晦如月影在井,似有若无,那种清幽淡泊、悠然自得真是非一般人所能及也。这里领悟思考可引申为人生遇到困境时,会萌生出许多希望。当生命内在的光芒真正被激发,纵然天空没有月亮,心中也会一片皎洁。

        “记得回头频望处”,“记”照应了标题的“忆”,首尾呼应,结构完整。“回头频望”既指真实的回望山景,也指阅尽人生的回望,诗人浩气清风盈翠袖,人生韵和夕阳斜。“斜阳一出了烟深”,“斜阳”是傍晚西斜的太阳,一语双关。“了”是绝断、结束之意。烟深云雾没有了,现在秀丽河山处处是绿水青山,金山银山,党领导人民走绿色发展之路,生态美、和谐美、发展美的富裕美好生活已由向往逐步变为现实。

    全诗用白描手法写景,高低俯仰,回看生姿,有虚有实,点面结合。诗人抒古今异变,昔非今比,山水人生沿途拾遗,幽情脉脉吟千古,逸响铮铮示后人。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此诗给人旷达的审美享受和无尽的遐思!

03

作者简介

宋彩霞,别署晓雨,山东威海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山东诗词学会副会长。已出版《秋水里的火焰》《白雨庐词》《黑咖啡》《宋彩霞作品选·诗词卷·**卷》《诗潮蔚蓝》《诗文纪程》等专著十馀部。合著有《红蓼集》《清芷集》《烟萝集》(女子十二词坊)主编《甲午战争120周年诗词选》等。2015年获“诗词中国·最具公众影响力”诗人荣誉称号。

春 日 赏 樱 花

     宋彩霞(北京东城)

拖雨携云立,春心绚一隈。

千枝红翠袖,万朵白金杯。

抖花即飘雪,传香不用媒。

遥思前世里,恐是美人胚。

姜云姣赏析:

        读宋彩霞老师的“赏樱”律诗,触发我爱樱情结,忍不住驻足观赏。宋老师笔名晓雨,开笔诗花带雨开。“拖雨携云立,春心绚一隈。”首联化用了范叔寒《樱花六首》句,“媚骨姗姗带醉妍,携云拖雨过前川”把一首绝句融为一诗句,别致有味,清新流畅而又委婉含蓄。“春心”既写樱花美丽纯洁高尚,也写美景引发观者的意兴和情怀,当然也有男女相思爱慕的情怀。“隈”指山水弯曲的地方,如山隈、水隈。三月是细雨蒙蒙、云雾缭绕的季节,樱林里一株株樱树挺立,枝头上樱花灿烂,笑迎八方来客。如云如雪又如霞,开遍山涯和水涯。首联和颔联主要写樱花绚丽开放。生动地运用了拟人比喻手法,那棵棵红灿灿的樱花树就像一个个撑花伞的小姑娘,在挥舞着红翠衣袖翩翩起舞,那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就像白金杯挂满枝头。有一种单瓣的大岛樱,花白色有红晕,开花时带叶,确实象白金杯形状。可见诗人积累丰富,运用自如,贴近生活更胜一筹。

        颈联和尾联主要写樱花飘落时的凄美和诗人遐想。樱花开时如火如荼,当然很美;但最美还是柔弱樱花遭受无情的风吹雨打,花谢花飞飞满天的情境。那一朵朵细碎的花瓣凋零散落,像下了一场纷纷扬扬的小雪。这芳香扑鼻尽情开放的花朵,因短暂绚丽留下一生的回想,那妩媚的眼神,艳丽的容颜轻轻被沙土埋没,这壮烈悲凉的情景教人落泪。这凋落的不只是迷茫的眼泪,还有被淋得湿透的心情。场景这般感人,让人遥想她可能是樱仙美人转世,到此自然美和人情美水乳交融,妙不可言。

        诗词是文人“睹物伤时”之作,更是个人情感抒发。樱花曾繁华枝头,妖娆世间,但最终要归于大地,这就是人生的真谛。樱花是春的使者,她满怀“一生壮志报春来”的理想,拥有“独立东方第一枝”的勇气,还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情愫,更有“慷慨成仁悲壮去”的潇洒。诗者虚实相间,意境深远,文笔清新,给读者留下诸多回味空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