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观于楊:互联网下半场生存八大关键词

 懂懂_笔记 2021-07-29

“很多人问,在易观看来未来趋势会是怎样的?我们经常说一句话——要顺势而为,顺势而为就好像我们是顺风行舟,能够借力去成长,顺势而为一定会加速我们的成长,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想知道,未来的趋势是什么?这也是我要分享的内容。“

这是易观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于揚,4月18日在易观长沙大数据研发中心启动仪式上的开场白。面对现场众多听众,于揚在题为《启示录2.0》的演讲中分享了易观近年来从海量大数据中发现的现象、规律以及未来的趋势。

其中,他对未来全行业面临数字化、数字用户资产成为核心价值以及人工智能演变为基础设施等趋势,做了预判和分析。而对市场环境及数字化发展的“上、下半场”,他给了8个关键词,对企业未来从增量市场到存量市场要遵循的生存法则做了总结。

这些趋势,并非是于揚或者其团队凭空撰写出来,而是从经济社会中各行业产生的大数据里挖掘分析得出,值得我们深省。而他笑称,“未来要用人工智能,用更先进的生产力来做分析。”

(以下为于揚演讲实录)

趋势的三个特征

数字化发展趋势其实是有三个部分。

1

所有的企业都会成为数字企业

举个例子:在未来数字化的零售店面,往往从你进店第一刻开始,摄像机捕捉你的面容,你的面容迅速传到后台与客户数据库里的信息进行匹配,这种匹配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导购信息,知道你曾经购买什么商品,知道你下一步可能会有什么新的需求,如何推荐你喜欢的产品……这个数字化里面,不见得所有的业务流程都跟互联网产生关系,但是所有业务流程全部是在后台用1和0联系在一起。

2

数字用户资产成为企业的核心资产

用户的定义大家都知道,但是同样拥有一百万用户的企业,彼此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我们要把它升为资产,因为如果用户你不从资产角度去看待它,就意味着你无法从经营的角度去经营,而如果你从资产的角度去看待就会知道如何更好地去增值,至少是保值,。所以用户不见得等于用户资产,不用用户资产的角度去经营用户,意味着有可能未来企业的成长会遭遇瓶颈,数字用户资产会成为所有企业的核心资产。

3

人工智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

互联网的本质就是一种生产力,下一个生产力是什么?就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为什么会成为基础设施?就像曾经的电力、蒸汽机、互联网,是必然。

在大的趋势下有一些变化,最重要的是会产生新的物种。物种是来自于达尔文进化论的名词,借用过来,我们认为企业也会产生一些新的物种,这些新的物种不仅仅存在于一些初创的企业,更重要的是来源于我们大量的传统企业的凤凰涅盘。

新物种的特征

新物种将会呈现出如下特征:

1

拥有数字化的智能界面。就是产品和服务要能够交互。就像智能手机和功能手机最大的区别,智能手机能产生交互,所有的操作它会有感应,未来所有的没有温度感的产品和服务都会被抛弃。

2

拥有数字用户的社群和资产。产品要有粉丝,没有粉丝的产品和服务是可耻的,也没有发展潜力。

3

拥有算法驱动业务流程。所谓算法就是你想到一个目的地,大概要用什么方法能够到达。今日头条是一个特别好的例子,今日头条所分发的媒体内容业务,原本属于一个特别古老的领域,从之前报纸、电视到门户网站再到今日头条,它从这样一个传统领域脱颖而出,目前达到一百亿美金的市值,为什么?就是因为是算法驱动。

新物种的新四化

这些新的独角兽,或者新物种会如何演进?我们称为新物种的新四化。

1

数字化。就是今天做的事要能用1和0计算。

2

数据化。数据化是把这些1和0分门别类进行重组,彼此之间建立逻辑关系。

3

自动化。大家最近在提营销自动化、供应链自动化、协同自动化、设计自动化,所谓自动化就是这些分门别类的数据彼此形成一种输入输出的关系,你输入一个1,如果按照算法是10就出来10,10再下去是100……

4

智能化。什么叫智能化?在用前面举过的例子:当老顾客再来到商店里,店员会这样讲,我知道您三个月之后要带着家人去度假旅行,那个地方多雨潮湿,比长沙雨还多,我建议您配上这几件衣服保暖防潮。这就是智能化的表现,预测你下一步的需求,给你提供最贴切的建议。

上半场和下半场

接下来,说一下我们所处的市场环境。去年有一个很重要的概念词,叫互联网下半场。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有什么区别呢? 

从易观来看,我用两个关键词来解释互联网上半场和下半场。上半场是增量市场,什么叫增量市场?第一,可以通过价格取胜;第二,拼速度。你跑的快,你能圈更多的用户,你可能会达到第一波跑马圈地的结果;第三,讲究模式。过去的互联网团购的模式、O2O的模式、微商的模式,包括共享模式,这是互联网上半场的特点。由于用户还是属于增量期,所以大家只要跑马圈地,只要足够快、足够便宜,一招鲜就有可能吃遍天。

但是对不起,进入下半场后,换风格了。我们进入了存量市场,用户不像以前那样了,仅仅拼价格不行,要品质。从增量市场进到存量市场,需要有品质的产品,需要有更多温度感的产品,消费者需要的东西才是好的东西,我想看的内容才是头条。

不拼速度拼什么?拼的是耐力。很多最开始第一波的先行者没有成为先锋而成为了先烈,在今天这样的存量市场,这样的特点更为明显,我们需要拼耐力,去打磨品质,去关心用户,如何让用户能够重复购买你的产品和服务。最后一个就是技术,拼模式的时代过去了,我们需要有门槛的专利和技术,可以是一个产品设计的专利,可以是一个算法的专利,它可以是一个非常好的软件处理。

总共八个关键词,我觉得讲清楚了今天所有企业面临的问题,我们已经从一个增量时代进到存量时代,我们要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我们需要更多技术和研发。

如何知己知彼

最后的问题,如果你今天是一个创业企业,或者是个传统企业转型的,谈到未来的趋势,谈到今天的转换,未来怎么做?精细化运营。精细化运营首先要知己——易观方舟产品能够更好的帮助你去了解你的用户;其次要知彼,易观的千帆和万象能更好地让你知彼,知道跟竞争对手的差别,在前进过程中随时调整策略。

所以今天很短的时间,没法展开,跟大家讲讲我们看到的趋势,所有的企业会成为数字企业,所有的企业都会拥有数字资产,人工智能会成为下一个基础设施;对于每一个人来讲,其实我们有一个新的机会,对于长沙来讲,对于湖南来讲是有一个新的机会,是抓住这一波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来改造传统产业的机会,把这种生产力注入到传统企业。而在今天的市场形势下,我们是一个从增量到存量,要拼的是品质、技术和耐力;不要拼价格、拼模式,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应该知己知彼,应该随机应变。

我衷心地希望长沙当地的企业,湖南的企业,包括湖南的政府,能够抓住数据是新能源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带领长沙、湖南乃至整个中南市场,一起在下一波的数字浪潮中共同腾飞。


懂懂笔记

懂懂工作室,创始人董军历任《中国经营报》采访部主任、主笔、3C事业部主任,从事TMT领域报道近二十年,对于行业有着深刻、独到的理解

于2014年、2015年分别参与了《微信思维》、《微信力量》两本畅销书的撰写。

于2016-2017年独立撰写《小米生态链战地笔记》。

董军于2016年创办懂懂工作室,带领几个有新闻理想的年轻人开始自媒体创业之路。懂懂笔记专注于IT、互联网、通讯行业的报道,以深度、独家、有价值的新闻,满足新时代读者对内容的需求。

【懂懂笔记】是全平台自媒体,团队原创内容发布在微信公号、百家号、百度百家、新浪创世纪、网易、企鹅号、界面、今日头条、一点资讯、蓝鲸、UC头条、北京时间、虎嗅、钛媒体等十几个科技类主流平台。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