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什么样的40岁男人才算成功?

 无犀之谈 2021-07-29
其实写下这个标题之后我就想抽自己了。


这个问题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特别傻逼的事。
首先,人为什么一定要成功呢?其次,人为什么要被很多框架束缚呢?
其次,世俗眼中的成功,一定是仰视的。世俗的成功者,也一定是俯瞰众生的。
这世界上可能并不存在一种叫平视的视角,就像这世界上从未有过真正意义上的公平。

最近有个距离40岁还一个奥运周期的男人问我,怎么样活出生命的厚度。
我理解这句话的潜台词就是,怎么活才算成功。
这位朋友混得比我好多了,出身贫寒,寒窗苦读,考入中国最牛逼的大学,然后一路学霸快车,如今已经是准上市公司的核心高管。
所以,我当时就怼了回去:您混的比我强多了您问我什么叫成功合适吗?在我理解,像我这样40岁以后的男人,稍微成功一点的,要不就是退休买岛养生了,要不就是天天奔波在每个演讲台间诠释着商业的真谛成为万众心中的商业领袖,怎么就轮到我来跟你讲成功了呢?
又或者,我对成功这个词的理解太狭隘了。
最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其实就是名利双收,这事儿没有任何挑战的意义与价值。
可你站在那些名利双收者的视角上,当然,你我都不可能站在他们的视角上,因为你我不是他们,就好想马云说最羡慕那些每个月赚两三万块钱的人时我们都会嘲笑冷笑讪笑苦笑或者皮笑肉不笑一样,我们不可能理解那种视角。

活到现在这个年纪,很多事我都看开了,不再执着一些特别二逼的念头,比如我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羡慕那些物质上肆无忌惮的勾当,不再像年轻时那样效仿精神上慧根远播的神明,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爱的死去活来或痛的不欲生息,不再像年轻时那样热爱愤怒与出离,不再像年轻时那样鄙视一切大众的热爱。
可是,可能,也可以吧,在50岁、60岁乃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们眼中,我现在这种状态,依然幼稚而浮浅,造作而矫情。
于是,成功到底是什么呢?
成功是不可能被驯养和豢养的,多少伟大的公司在辉煌的巅峰之后一路下滑直到消失在这世界上,人也一样。
我记得小时候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课本里看到的那些英雄,最后都死了呢?
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人只有死了,才能有一生的定论。
哦对了,可能有些例外,刚死时还是英雄,死透了之后,人们反应过味儿来,他就成了傻逼。
这样的例子从古而今,不胜枚举。
当然也有一些人是被人们骂死的,结果死透了,倒成了民众的图腾。
这样的例子,也不用我再举了吧。
说到最后,任何人都只是有限的存在,终将灰飞烟灭。
所以,亲爱的朋友啊,学霸也好学渣也罢,商业领袖还是古来圣贤,人生最可贵的事,不是计较于成与不成,荣耀与耻辱,而是这一生,你将如何走向毁灭。
如睿智而浓烈的海明威说,人生的终极价值并不取决于赢得什么的方式,而是如何毁灭。
所以,谈到了毁灭,我还是执拗地相信尼采所言:最高的善之悟性,是心中不再畏惧。

村上春树有一篇mini小说《青蛙君救东京》,这可能是他所有短篇中最值得把玩的一篇。与其说是个故事,倒不如说是村上在顽皮地胡说八道。
故事的背景发生在日本阪神大地震前,男主人公是个特别纯粹的世俗意义上的失败者,但他有一个机会可以拯救东京,让东京免遭地震之灾。
于是,我把小说中的以下这段话做为答案,送给那个一天到晚思考着人生如何才算成功/有厚度  的学霸朋友好了——

我是个非常平庸的人,不,连平庸都谈不上。脑袋开始秃了,肚子也鼓出了,上个月已满四十。还是扁平足,体检时说有糖尿病征兆。同女人睡觉都是三个月以前的事了,且对方是风月老手。催债方面在圈内倒是多少得到了承认,可也并非有人尊敬。银行里也好,私生活方面也好,中意我的人一个也没有的。笨嘴笨舌,怕见生人,交友都不会。运动神经零分一个,唱歌五音不全,三块豆腐高,包茎,近视,甚至散光。一塌糊涂的人生!不过吃喝拉撒睡罢了,干嘛活着都稀里糊涂。这样的人,为什么非救东京不可呢?
是的,成功是对一个人社会属性最轻松而愉快的评判标准,但也是最没有价值的。
这个世界,比成功更重要的事,太多了。
不是吗?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我们只需要买一张车票
然后背上那个破了八十二个小洞的旅行包
还有手机降压药和充电宝
走吧朋友一路上你不再有烦恼
老板的咆哮孩子的吵闹爹娘的絮絮叨叨
我们通通不要
我们只需要煮一碗面条
然后就着生冷的馍和咸菜把它们全部干掉
你以为的沙漠龙卷风或是海啸
都不如走了八十二公里之后的一次温饱
金色的女人在你面前蜕变成最爱的气泡
我们拼命挣扎着想要摆脱欲望的泥沼
回到地平面时倾听自己的心跳
我的倔强与骄傲
你的懦弱与祷告
不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