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杭苏10 六月二十七日 诗人醉了

 无犀之谈 2021-07-29

杭苏10 六月二十七日 诗人醉了

苏轼一生诗词无数,上品、绝品、孤品、惊为天人者不胜枚举。

论豪放,论悲凉,论哀愁,论亲情,苏轼的杭州诗作可能都排不上名号,唯独,若论精美与幽雅,无论黄州、惠州、儋州,还是徐州、颍州、密州,绝比不过杭州苏诗。

熙宁五年(1072)的六月二十七日,注定成为西湖著诗日。

我们这位伟大而又郁郁不得志的中年诗人喝得有些多了,酒是诗眼,迸发出醇厚的诗香,一笔下去,西湖的灵魂,由这五具娇美灵动的诗身,竟此流传千年——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五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裴回:即徘徊

其三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乌菱白芡:菱角与芡实

青菰(gū):俗称茭白,果实如米,称雕胡米,可作饭。

其四

献花游女木兰,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桡:[ráo]:桨,楫

翠翘:古代首饰,状似翠鸟尾上的长羽

杜若:一种香草,高一二尺。叶广披针形,味辛香。

吴儿:指长江下游南岸一带的百姓,这里代指采莲女

其五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关于这组名诗,名家多有点评,我就不在这里班门弄斧,只是想与诸君分享西湖之美,苏诗之雅,同时感受那位酩酊中的失意之人,如何在政治与生活中,通过酒与湖的灌输,寻觅一丝解脱的法门。

后来,苏轼在第二次到杭州为官时,因欲疏浚湖水奏请朝廷而说过,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

那么,我们也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西湖之有苏轼,如皮囊之有灵魂。

关于西湖,苏轼似乎用尽了一生中最好的文字来抚摸,对于西湖的理解,也已达到了世间极致。后来,苏轼离开杭州后,专门给友人写过一首怀念西湖的诗作,其中道尽了赏玩西湖的思辨之道。

怀西湖寄晁美叔同年

西湖天下景,游者无愚贤。

深浅随所得,谁能识其全。

嗟我本狂直,早为世所捐。

独专山水乐,付与宁非天。

三百六十寺,幽寻遂穷年。

所至得其妙,心知口难传。

至今清夜梦,耳目余芳鲜。

君持使者节,风采烁云烟。

清流与碧,安肯为君妍。

胡不屏骑従,暂借僧榻眠。

读我壁间诗,清凉洗烦煎。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应逢古渔父,苇间自延缘。

问道若有得,买鱼勿论钱。

[yǎn]:大山上的小山。

苏轼认为,西湖这样的天下美景,每个人各有自己欣赏的角度,与人们的学识与智慧没大关系。对于风景的认知深浅,各有所差,没有人能完全理解得通透。

在诗中,苏轼还教会了我们一种欣赏西湖风景的最佳方案:

策杖无道路,直造意所便。

拄着拐杖在这山水间毫无目的的游走,走到哪里算哪里。看见了渔翁就顺便问问他有没有打到鱼儿,有了,我们就买些来吃,也不要讨论什么价钱……

诗读至此,意难平。我又想起了数日前流连于杭州湖光山色之间的那几个美好日子。

平生若有幸,愿与西湖同眠,与孤山共枕,夫复何求?

正所谓: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