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夜市全攻略▪湖南津市》霸屏央视26分钟 ‖ 首届澧县“十大特产”“十大小吃” 评选即将启动

 城头山视窗 2021-07-30

▲视频来源:7月28日19点28分,央视财经频道CCTV2播出了《2021中国夜市全攻略-湖南津市》,推介津市的“夜经济”。


有一种夜态,吸引的不是眼球,而是味蕾和胃口,这就是“夜经济”之夜市。津市夜市正成为城市升级的一把利器。

夜色渐浓,津市被绚丽的华灯点亮。津市夜市的风味小吃价廉物美,直到深夜食客还是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在这里,小吃的意义重大,它的哲学是经常吃而且要吃得好。





当一种风味小吃有自己的节日时,人们对它的喜爱痴迷便可见一斑了。常德米食节、长沙湖南米粉大擂台、南京首届中国米粉节,绝对少不了津市牛肉粉的风头。津市牛肉粉的名头由来已久,津市牛肉粉馆较有名的有贺记、新黄记等馆店,以“刘聋子”居首。津市人都清楚地知道,1938年秋,常德聋人刘松生携家眷来到津市,他凭着身怀烹制牛肉的绝技,在繁华的西河街开了一家牛肉米粉店,雅号“刘聋子粉馆”,与“春乐园饺饵馆”各领风骚。他的牛肉粉,以“一滚、二净、三香、四鲜、五辣”的特色令食客赞不绝口,至今名动神州大地。 


津市夜市的十大风味小吃,大都形成于民国初年,流传至今。
湘西北的商业重镇津市,曾以湖南省六大内河港口之一的地理条件,成为湘、鄂、川交通要塞,是十三省移民之地。1922年11月,江西籍人在津市首立同乡会。尔后,福建、山西、陕西、江苏、安徽、广东等地移民纷纷成立同乡会。众多的外省籍人移民津市,也带来了异域的饮食文化、风俗习惯。因此,津市十大风味小吃应运而生。

风味小吃追根溯源,有长沙帮、下江(浙江)帮、常德帮、本地帮等等,至今令人记忆犹新——     

“春乐园”饺饵馆,是江苏扬州行会在繁华西河街开设。饺饵制法独特,取精肉熬汤,掺和卤油,肉核加金钩海虾,用极薄的面皮包制,味道鲜美,醇香扑鼻,食客纷纷登门,一饱口福。

在“春乐园”旁,津市本地行会开了一家名叫“五十锦”卤菜馆。卤菜以猪、牛、羊小货杂碎为主,兼卤野味。卤药乃祖传秘方,醇香四溢。卤菜油光滑亮,清脆可口。拼盘以椒、豆蒄、肉桂、茴香、葱姜蒜、麻油为佐料,色香味俱全,在小街香飘数里,令人流连忘返。 



“企园”酒家,处“春乐园”对门,乃长沙行会所开。官筵以“烧烤席”为冠,“烧方席”次之。民筵则以“燕翅席”为首,全鸡全鸭;二等筵为“海参席”,海参为头,加兰片鸡块。“春乐园”雅俗共赏的宴席,让澧水河飘来的异乡商贾船民趋之若鹜。 

“津津”点心铺,由津市本地行会所开,处“企园”酒家对门。那一笼笼香味四溢、热气腾腾的小笼汤包、烧麦、色泽斑斓的八宝饭,叫人眼花缭乱,大快朵颐。



西河街弹丸之地无法容身了,津市本地行会的“新合楼”包子馆,便开在了在观音桥西侧。这里的包子做工讲究,一口咬去,松散可口,油水四溢,津津有味。  

长沙行会在和平路开的“四神园”麦面馆,麦面全是手工制做,面皮擀得比纸还薄,再用刀切成面条。这种麦面精丝牢固,咀嚼有声,食客不舍放筷。 

“多谢馆”羊肉面馆,是津市本地行会于生产街所开。手工麦面加羊肉,味美汤鲜,能温中补虚,食客趋之若骛,争相食之。

…… 

如今,“刘聋子”米粉、刘记老面包子、张记米发糕、甘甘小爪、虾港、贺氏汤包、黄记牛肉粉、赵记烧烤、扬记锅盔、百年老字号王饺儿、眼镜羊肉粉、曹记牛骨头、“津津”点心、麻球高等无不让人津津乐道,流连忘返。

津市风味小吃,成就了津市人的精致生活。津市老城商圈随着万盏灯火渐次亮起,一痤座楼宇流光溢彩,五颜六色的灯光交相辉映,津市的夜空被点亮,津市的“不夜”时间逐渐形成购、食、宿、文、娱、健、养等多元化夜间消费市场。沿街商铺光线柔和,音乐舒缓,多业态复合式夜经济打造着属于津市人的“慢生活”:商圈这厢,结束一天忙碌的人们悠闲地聚在美食街上畅谈人生,极具人间烟火气;沿江两岸,拖家带口人儿在一个个地标性建筑边闲庭信步,欣赏美轮美奂的城市夜景,共享天伦之乐……不同的场果,构成津市别具一格的“夜经济”图景。

与津市唇齿相依的澧县,特产众多,琳琅满目;小吃丰富,各具特色。澧县正本着评选名优特产、培育澧县品牌、推动产业发展的宗旨,开展首届澧县“十大特产”“十大小吃” 评选活动。

首届澧县“十大特产”“十大小吃” 

评选活动实施方案



主编/易宗明| 编辑/刘 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