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城记 | 去一个神秘的地方

 圆角望 2021-07-30
那是2007年的9月,汽车出了北京市区向西北驶去,过了一个名叫小牛坊的村子,就到了西北望。据说这里曾是佘太君当年遥望儿子杨四郎的地方,叫“望儿山”。因为老太太想念儿子向西北一张望,于是,就有了“西北望”这片村落。过去这里是有名的京西稻的产区,如今开拓出1030亩地,建起了中国航天城。航天员中心以及他们的生活区,就在这里一条大道的路西绿树掩映之中。
  
谁到了这里都会被感动的。它一望无际,高楼林立。办公楼、试验楼、体能测试馆、飞行模拟楼、逃逸训练塔等等神秘建筑,构成了中国的“加加林宇航中心”。
  
一位工作人员带领我们走过由军人把守的大门后,告诉我们,一律不准拍照,不准录音,所有的参观设备、仪器,只能看,不准摸。他介绍说,我国的航天员全是千里选一的优秀飞机驾驶员,中等身材,知识丰富。他们每周一到周五在航天中心最神秘的禁区——红楼里,接受航天员所需的各项训练。“红楼”外有专人把守,即使是本中心的工作人员也不准入内。
  
我们到这里时,航天员正在那间只有20多平米的小餐厅午餐。趁他们用餐,我们就走进了空无一人的航天员训练大厅,参观了这个令世界惊奇又神秘的地方。这里有模拟飞船,有深蓝无光的“宇宙空间”,有旋转的飞行舱,有冲浪式游泳池,有训练适应太空失重环境的封闭室以及各种器械。许多场馆叫不出名字,一种新奇感吸引着我们。
  
午餐后,航天员要休息,这是雷打不动的规定。利用这段时间,管理人员向我们介绍了价值百万的飞行服。这是件白色的、只在局部边线上才是蓝色的连体服装。它背部有两条呈V字形的拉链,打开拉链将双腿伸入,便可循序渐进地穿上。飞行服重10公斤,穿着整齐要3分钟。服装上有许多特别部位:上身胸前有一个可以拧动的圆形把柄,它是用来调节衣服的压力、温度和湿度的;衣服右腹部位有一根细管,是航天员的通信工具;左腹部有两条白色管子,是给航天员供氧和排放二氧化碳的设备;在膝盖上和小腿前各有一个口袋,用来携带一些工具、手套等。航天服设计科学完美,完全能满足各种功能的需要,并能保护航天员安全升空和顺利返回。
  
当时我们去的几个人,基本全是“科盲”。一些航天知识与技术的术语,我们听不明白。因此,我们就问到了咱老百姓关心的吃饭问题。在这个航天中心有一个太空食品厂,专门研究开发航天员的一日三餐。过去看外国电影,知道宇航员都是吃“牙膏”样的食品。但是,今天已不是主流食物了。我国航天员吃到的是富有中国特色、风味的美食佳肴。除了面条和鱼、肉罐头外,科技专家还为他们准备了脱水米饭、咖喱饭等主食。菜肴品种多样,营养丰富,有鱼、肉和大虾等。这些食品都是固态复水式的,航天员只要向包装袋里注入热水即可食用。饮料除了橙汁外,还有中国人喜欢的红茶、绿茶,不过它们不是液体,而是一块块的,饮用时要勾兑一下。此外还有经过加工、缩水的苹果、香蕉和草莓等水果。它们缩水、冷冻后就变成了像小学生用的橡皮一样,我们品尝了几种,味道好极了。
  
航天员可以随便逛街吗?管理员说航天员在双休日也可回家,住宅区是普通住房。航天员与他们的妻子全是保密高手,不会同外人讲任何航天的事。说不定,在假日的街上,你看到文质彬彬、与妻子逛街的男子,可能就是被誉为“国宝”级人物的中国航天员了。

关于作者

图片
张蓬云 曾任中国航天部《航天文艺》主编,《航天人》主编,副编审。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散文学会会员。学识浅,天赋薄,不善交际。出版诗文小书十余部,编著18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