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以为你一直很努力,你只不过在滥用毅力而已

 新用户2021DA6b 2021-07-30

—————0—————

像每天单纯写作 1000 字的只不过是一厢情愿,毅力滥用。

在每一个时代似乎总有那么一些人不甘于平凡,默默地去努力,于是就有人给自己下了这样的目标——每天写作多少字的任务,就在简书、就在微信都有不少的这样一群人。类似的还有一些每天阅读或者做着某些固定的事情。这群人看起来很努力,默默地在坚持。

直到今天被朋友提出了这么一个词语——毅力滥用。

每天写作 1000 字、每天阅读多少页书、每天练英语多久等,似乎一直都在努力却一直没有产生什么成果。特别是对于写作这件事情而言,甚至有不少人写了一两年似乎都没有什么进步,这究竟是为什么?

—————1—————

今天恰好在微信被一个人问及:分享一下读书心得,你为啥读书这么快?优美治疗读书浮躁的良方。

像这类伸手党本身并没打算去怎么回复,不过恰好中午,便直接回复:读书没有良方,唯有下苦功夫方能有所长进。不好意思,这还是真的,不建议看网上各种如何“容易轻松”的方法,本质就在舒适区,不经历痛苦何来成长。

—————2—————

你每天写作、每天看书、每天练琴最终无谓还是为了自己能够进步。

进步的本质其实就像一种良性的改变,而改变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也就是说,如果你不经历痛苦,何来改变?如蝴蝶破茧成蝶,注定痛苦;老鹰的重生更是血淋淋,在老鹰 40 岁的时候它们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抓住猎物,同时他们的喙变得又长又弯,几乎碰到胸膛,翅膀也因为羽毛长得又浓又厚十分难飞起来。此时要么等死要么经历痛苦的重生。他们飞上山顶筑巢,先用喙击打岩石直到完全脱落,再一根一根地拔掉自己的指甲,等指甲长出来再一根一根地拔掉自己的羽毛。 5 个月之后,羽毛长出来,获得重生。

如果你每天做的事情不痛苦,其实就是你始终是在舒适圈里面,即使你做再多也不会有进步。只有当你痛苦的时候才是学习区,这时候你所做的事情才有可能该你带来改变。

否则你每天还是那样写作,还是那样看书,还是那样练琴或者跑步,也不会有进步。你继续这样做,只不过是在欺骗自己,给自己的未来画上一个美好的大饼。

—————3—————

或许从一开始的设定就是错误了,目标不应该是每天写作 1000 字,每天读书多少页等,而是应该是成为一个作家、掌握某种技能/成为什么样的专家。

每天具体做什么事情和怎么去做只是通往目标的一种手段,千万不要把手段当成目标的本身,否则就会一直在原地打转,所做的功夫都是无用功。

—————4—————

说到学习区,里面最关键的一部分就是刻意练习。

例如羽毛球运动员可能会仅仅杀球这个动作做每天至少练习 500 遍,有时候又需要增加运动能力而专门做某一块肌肉的专项运动 300 次。关键的地方是在于把你要做的事情切分都一个极其细的动作,反复可以训练到掌握为止,然后再去刻意练习下一个动作。

这个过程往往是重复、枯燥和痛苦的,如果你每次都能很轻松完成,基本就可以证明你不会在这里有进步了。

—————5—————

别再用单纯地每天写作 1000 字,从高手看来你只不过在毅力滥用而已。也不要再用体力上的努力来掩盖你头脑的偷懒。

用持续创造力量

用力量改变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