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他穷尽了一生只做一件事,他就不是同一个时代的人

 新用户2021DA6b 2021-07-30

1

周日早上上完课后经过中国美术馆,之前经过几次都没有机会进去,现在刚好一个人,不如就进去看看。看看外表已经略显老旧透着八十年代味道的中国美术馆里面究竟珍藏了多少这个国家的宝物。

进去是万无目的的,就是想看看,在北京就不要浪费这种优厚的资源。相比走马观花浏览一遍,我更喜欢细看细读,如果能够有机会最好能够可以了解这些艺术品背后的故事。

一般是没有人讲解的,最多是通过自己细读文字才能了解个大概,就这样一开始地在看着一位曾经长时间居住过中国艺术家的泥塑和画。不过看这些简介,后人描述者大多喜欢把一个牛人的转折点说成是「奇迹」,「突然有一天他顿悟了」。以至于后人真的觉得这种牛人就是牛,不可模仿的。

走着,听到声音,不由得快步走过去。

2

以我多次旅游的经验,与其走走看看不如直接停下来听人说故事。最重要的不是信息,而是承载信息的人。

见到一群人围着一个玻璃柜,有一个人在介绍,看来有五六十岁,外面看到的是漆黑的头发,在临近颈部的头发偶尔冒出几条白发。这人明显不是讲解员,不像那种导游,纯黑长到齐膝的外套,里面的衣服也是黑色,这两者之间有一条暗红的围巾把它们分开。

「你看,这幅图明明是雪景,但你看上去完全不觉得冷,反而能够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要知道在他画这一幅画的时候是在 197X 年,那时候我们家在贵州,因为那个时期非常动荡,离开了之后再回来,原来你的屋子就不属于你的了,里面住着人,也要不回来。在那个年代自己的房子自己不能住这种事情太正常了,不要说以前,即使现在都还有。在那十年里面,我们整整换了八处地方居住。这一幅画就在他刚刚搬进去时候画的,那一年我十四岁,当时我就站在桌子旁边看他画完了整一幅画。」

「他当天是连续画了四幅画,但是从他的画里一点都看不出来那个时代的沧桑,在他的画里只有温暖。他一点都不像那个年代的人,他的价值观,他的思想,他的世界就完全不属于当时他那个世界的。当时我们普通人一点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他就不是跟我们是同一个时代的人,但他就是这样做了,他就活在他自己的世界里面。」

然后走到了一副金鱼画面前。


「这幅画就是他这么多金鱼画里面的精品之作,你看看这金鱼画得多么仔细,唯妙唯俏。又看看这个鱼缸,虚实结合,其实最厉害莫过于他还在旁边所写的诗,这没有提前设计好,他画完了喜欢了,感觉情绪还没有抒发完就马上在旁边题诗,而这些字也因此变得模糊。他不仅仅是一个画家,还是一个诗人,你看他所写的诗就知道。」

「他就是不理画的本身画得好不好,想写就写。如果是其他高手也很难做到像他这样的份上了,画了一幅如此好的画,肯定是不会轻易在上面书写,最多就是在旁边写上一点点字。」

「你知道吗?谁能决定你是否可以成为历史人物,不是我,不是你,也不是他,而是后人。」

「他生前曾经说过,我就是普通人一个,成不成历史人物跟我有什么关系。与其有成为历史人物的功夫,还不如多画两笔画。」

3

直到最后我才知道这位讲解人是这几个展厅作品作者刘知白的孩子,也是这一次展览的策展人,从他作为孩子的角度,一个历史人物的一生——

他穷极一生在画画,把自己所有的青春和生命都投入了画画这件事情,每天早上起来就必须要拿起画笔画上好几个小时,甚至在最穷最潦倒的七十年代都没有放弃过画画,甚至连纸都没有供应生产的时候,他的画就画在了薄得透明用来擦机器的那种当时的草纸。

究竟是什么让这位曾经是富家出身即使在穷得荡漾的年代都不忘拿起画笔?

4

大概这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事情,与功利无关,即使是在时间的历史长河上,他用了自己一生投入了画画这件事情上。

或许只有他自己才懂其中乐趣,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能在吃不饱穿不好住不好的时候依然没有放弃过画画。就如在《最后一课》兰迪·波许教授曾经说过:

如果用一堵墙来形容人生中那些较难克服的困难,那么这面墙让我们知道,为它后面的梦想而努力是值得的。这面墙迫使我们向自己证明,我们是多么渴望墙后面的宝藏——我们的梦想!

最后用刘知白先生 1948 年于广西全州留下一句话结尾:学时有我无他,画时有我无他。


我是阿雷

28 岁老处男

生活在中国最接近未来的地方

平时有事没事喜欢读书写作跑步

最会跑步最懂时间管理的互联网运营

从 2011 年起每年至少阅读 100 本书

跑过 18 个马拉松,也是姿势跑法认证教练

写作 9 年,一篇爆款《获得早起的持续力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