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0后的“功利性”学习,才是你职场生涯的重头戏

 世界经理人 2021-07-30

123RF_97631427

参加完同学会,发现混得好的同学,对待学习是这种方式。

前两天参加了一次同学聚会,很多同学在毕业10年之际,显得格外焦虑。

01

一个发现:30岁停止了学习,
比想象中更普遍


我当初上的是师范类院校,大部分同学毕业都当了小学、中学的语文教师,但我发现,这些每天和“学习”打交道的同学,很多却早就停止了学习。他们自己也知道,而且显得格外无奈。

一方面,一般一届学生带3年,过去10年他们已经普遍建立了对教材的熟悉度,尤其是一次带几个班,3遍又3遍,该教的、能教的,似乎都够用,好像没什么必要继续深挖,自己就不学了;

再者,这些同学过去五年普遍结婚生子、生二胎,家庭生活占去了极大的精力,按他们的话说,没空;

还有,当老师并不是光凭学识,比起他们眼中“够教”的专业知识,还有很多是知识本身之外的事,比如搭建关系网等等。

总的看来,大部分人是称职的,履行了教师这个职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但几乎大部分人在30岁之前已经停止了学习。

是不是只要称得上“称职”,学不学习就不再重要了呢?从那些混得好的同学身上,答案显然是否定的。

一个同学S本科毕业后转行做了IT,从写代码开始学起,零基础啊,但是10年过去,他现在已经是一家互联网A轮公司的联合创始人,年收入没有千万也有百万。

我和他交流的时候,发现他最爱说的就是“变化”:

“现在变化太快了,速度跟不上的话,刚做出来的产品就被淘汰了,连哭的时间都没有,就要赶紧下一个了”
“现在的95后确实和我们不一样,见识广,脑子转的快,一个想法一个想法的,对变化的承受能力比我们刚毕业那会,可真是强多了”
“去年大环境不好,我们也裁员,跟不上变化,公司就得死啊,不裁不行啊”

我问他,你这么忙,有时间学习吗?他说“我不学,公司就得完蛋,一群人跟着我一起失业,没时间,不是也得学吗?”

这是一句大实话,三十几岁,我们往往已经不是刚大学毕业“一人吃饱全家饱”的状态了,身上责任多了,就意味着你必须有更多的付出和收获,否则,难以扛得起家庭和社会的期待。

好多时候,学习也是一场一个人就能打赢的战争,只要你肯付出、肯努力,回报率相对较高。

尽管30岁就停止学习的人不在少数,但想走的更高、更好,学习就是刚需,是出厂设置,是武器,是必须成为吃饭睡觉一样的习惯。

这时候说有没有时间学习,甚至显得有些矫情,想混好,就必须学,没有选择。

02

一个观念:成人世界学习观,

“功利性学习”不是坏事


成人世界的学习已经不是为了考学、高分,更多时候关乎生存和生活。学习的功利性很强,但功利性并不是坏事,目的明确,有的放矢,才是成人世界该有的学习观。

有人说,孩子才认对错,成人只讲利弊。三十岁后的“功利性”学习,才是你职场晋升的重头戏。功利性越强,结果可能越好。为什么呢?

第一,与其说“功利”,不如说“针对”。针对具体问题,针对自己的拖沓。

三十岁以后的人生属于你,也属于你的家庭和工作,和刚毕业的大学生相比,这时候你身上的角色多了,但这些角色也客观上占用了你更多时间,和孩子、伴侣、同事、朋友“抢”时间来学习,就是现实。

如果这时候你还要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地学,没有针对性,只会浪费时间。

反过来,你知道自己学习时间不多,就不得不逼着自己提高效率,不拖沓、更高效,正是你三十岁后更需要的生活方式。

第二,与其说“功利”,不如说“目的”。围绕解决问题这个实质目的。

三十岁的你,一定见过很多的“问题提出者、问题传递者、问题扩大者”,你越来越知道“问题解决者”多难做又多难得,那这时候你学习的目的,就不再是发问和扩大问题,而应该是解决。

功利性学习之所以说功利,在于目的性强,通过学某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如果学的东西和你要面临的工作问题对接不上,学来学去也解决不了你的问题,那学习内容和方式就必须改进、甚至彻底改变。

这就逼着你从一开始就要精确筛选学习内容,不管是学习材料还是学习途径,它们必须帮助你实现一个目标。

不仅如此,每学一步,你还要不停反思,目前学的东西对工作的帮助落实到哪了,下一步要做什么调整和改变。

只有这样,才能说学以致用,才真正让“目的性”名副其实。

当然,这样以来,你不知不觉就走出了舒适圈,逐渐就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也就实实在在地、成就了更好的你。

第三,与其说“功利”,不如说“聚焦”。聚焦更具体和细分的领域。

很多成功人士的共同心得,是在某一个具体领域成为“被替换成本”最高的那一批人,拥有绝对的专业优势,而功利性学习就是把你送上钻、专、精的过程。

聚焦什么呢?聚焦更加垂直、细分的领域,成为佼佼者,让“被替换成本”更高。

说一个故事吧。

日本著名管理专家大前研一,在快要30岁的时候从理工科转行到麦肯锡做咨询,起初为了训练自己的商业思维,他每天利用坐地铁上下班的30分钟时间,对一家企业做研究。

这样坚持下去,过了1年左右,再分析一家企业的时候,原本的30分钟变成了3分钟,而这个习惯一直被保留,后来无论是做管理、还是做咨询,他都会用这个“积跬步致千里”的方法。

在这个故事里,有个细节值得探究。大前研一选择分析的企业,来自广告牌。为什么要通过广告牌来研究一家企业,而不是其他途径? 

大前研一著名的“专家”理论就说过,真正的商业专家应该是那些有专业素养、把顾客放在第一位、好奇心和进取心极强的人,换句话说,专家必须是有极强的服务观念,比其他人更能解决问题。

成为商业专家——进入麦肯锡后的第一个目标,让大前研一的学习很有针对性:

大前研一选择了广告牌的商家做研究对象,能在广告牌上出现的企业,部分反映了当下这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比如,

选择哪种广告牌、大小、位置、地段背后的广告费用是不同的,这是对经营成本的管理;
广告里主打什么产品、提供什么服务、针对哪些人群、核心用户和目标用户分别是什么,也可以从设计图里找到线索;
同一个广告在同一个位置的时间长短、在一段时间里的出现频率,也能反映出产品或者服务的周期性或者季节性……

再有,广告牌海能看出企业的营销思路。比如,

主打哪种营销方式、针对哪个年龄段、哪个消费阶层、哪些消费心理、请了哪些名人代言……

企业要生存,盈利是当务之急,营销水准的高低深刻影响着销售结果,而大前研一选择广告牌的同时,也就对这家企业当下的营销模式、市场认知水平、消费人群等方面做出了初步的解读。

再往下说,营销模式取决于团队或者领导人的决策,那又会关联到管理、经营问题,比如,

为什么会做这样的决策,短期内成效如何,是否需要做出调整,人员如何配备,资源如何分配……

这些都是“营销模式“这个问题的延伸,有必要的话,后续的资料查询就可深入到企业的人才梯队、企业文化、制度建设等更实质的问题。

作为麦肯锡的咨询师,前来咨询的企业当然是冲着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来的,能通过广告牌极大限度地理解这种潜在的咨询内容,就是为成为一流“商业专家”做准备。
 
大前研一从一张广告牌深入思考一系列问题,再对这些问题进行梳理,并通过后续的功课,做出相对准确的判断,集“针对性、目的性、聚焦性”于一体,一次分析就是一次积累,也是一次进步,值得我们学习。

03

一个思路:想学得更好,

要更重视“逻辑”


马云说,一个人的底层逻辑,决定他的生命格局。

很多人三十岁以后面临换工作、升职加薪、甚至是被迫转行的局面,这时候的学习不仅功利性要强,还要更重视底层逻辑。

什么是底层逻辑?简书上一位作者说,底层逻辑就是“每一件事物或者问题最原始的出发点与最人性的真实反馈。而围绕着底层逻辑展开思考,会让我们使目标与初心的匹配度更加一致。” 

这位作者举了巴菲特的例子:

巴菲特投资策略的底层逻辑,就是“长期持有”,但很多人都做不到,或者会在此提出疑义,认为投资时,对公司企业的研究、对未来发展的判断、对公司人事的分析等等,都是逻辑。

但实际上,一个不变的核心就是底层逻辑,而可变的都是路径。无论公司怎么去选择,最后落到实处的都是“长期持有”。


对于30岁的职场人来说,找到你学习的底层逻辑——可以是你学习的源动力,也可以是你赖以成长的思维方式,但不管是什么,让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部分,成为你的核心发力点,然后再通过各种路径实现它。

说完底层逻辑,再说说逻辑思维。

逻辑思维,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能动地反映客观现实的理性认识过程”,一个人的逻辑思维能力越强,对事物的理解越是透彻,学习效果越好。

为什么呢?

从认知角度来说,无论是认知习得、认知升级,都离不开深层次的逻辑关系,逻辑越好,认知效率越高。也就是说,逻辑性代表的是认知规律,逻辑性越好,越符合认知规律,学习的效率越高。

举个例子,你读一篇文章,当这个作者的逻辑非常严密,他表达出的内容就更加清晰,这种清晰明了就是你最直观的感受,而你也可以通过他的强大逻辑在短时间里掌握更多的内容。这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同样的,三十岁后的学习主要分两个部分,一个是工作外的学习,如果你能重视逻辑性,提高自己的逻辑能力,那你就能像那位逻辑好的作者引导你一样、来引导自己,这时候你收获知识的同时,也收获了思考能力的提升。

另一个部分,你是在工作中学习的。通过你的服务、产品来传达价值,这时候如果逻辑能力提升,你传达价值的过程就更有效、更顺畅,接收你传递的顾客、同事、合作伙伴就能更好地被你引导,共同完成更多的事情。同时,他们的反馈你也能更清楚地掌握到核心和重点。

那么,如何提升逻辑能力呢?

第一,辩证地学套路,套路里面有逻辑。

很多人对学习套路充满排斥心理,解开这个心结,才能真正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种学习能力。所谓“自古套路得人心”的本质是,“套路里面有逻辑”:

首先,套路在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巨人的肩膀”,意味着效率和捷径。第二,套路代表着的方法论,是认知升级的体现。

当然,世界上本来就没有绝对的正确,所以,站在巨人肩膀上当然没错,找到自己的捷径,让效率优先,才能在快车道上前进。 

还有,虽然套路本身的方法论和背后的认知升级确实有价值,但是当不能充分理解和正确运用的时候,方法论也会变成八股文,而认知在某一时刻可能还会进入误区、甚至让人钻了牛角尖。

辩证对待方法论,刻意求索,获得不局限于时地的认知升级,是对套路最好的态度,也是提升逻辑的一个方式。

第二,思考有技术,想问题要“切己”。

逻辑性不是凭空而来的,大部分都是刻意训练的结果,马云在一次采访中说,自己每天都会思考6个小时以上:

“上厕所也在思考,吃饭也在思考,干什么都在思考……”思考成了他的习惯,比起昨天发生了什么这种他马上会忘记的事情,他更在乎的是当下和未来,不断思考当下和未来就是他的生活方式。

逻辑性是深层思考的产物,思考越是到位,学习获得的快感越是强烈,效率更高。思考的问题,要切己,要有考量维度,要从小处着眼。

华与华创始人华杉说,学习要切己体察,要放在自己身上去想,并且一定要放在自己做的具体事儿上去琢磨……再大的进步,本质上都是一点一滴的。不要思考那么多,就从当下去思考,你到底要解决哪个具体问题?完成哪个小目标?

知乎@曾加 建议在思考一个问题的时候,围绕一个核心进行:你做的每一件事,是为了什么?同时,他列出以下6个维度:

●预期
●成本(时间/金钱)
●见效时间
●半衰期(效果持续时间)
●可能风险
●可能的额外收获
…………

曾加说,他认为维度可能有更多,而每个人需要根据自己的需要,列一个个性化的表单。


比如针对在校女大学生的表单,可能是这样:
 

身份不同,但方式可以借鉴。

三十岁后你已经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和生活阅历了,许多具体的问题,只有你自己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而那些外人眼里不完美的解决方案,可能执行性更好。

那么,通过提升逻辑性来提高学习效率,则是把你面对的具体问题,你要学习的具体内容,放在时间和空间、人事的维度里反复想,得出属于你自己的方法,然后反复练习。

写在最后

很多人觉得,30岁的自己已经没办法和18岁的大学生一样地学习了,他们反应慢了、学习效率低了,经常忘事。但事实上,大脑并不承认你这样的“托词”。

近期,英国剑桥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彼得·琼斯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人类大脑达到成人状态,差不多要到30多岁左右。

大脑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人类大脑在20岁之后也非常容易受精神障碍的影响,而这个问题到了30岁左右就会得到解决。

彼得·琼斯说,“大脑的成熟程度会影响人们的行为以及心理状态。没有成熟的大脑,也意味着对自己情绪的控制力、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都有待完善。”

所以,既然大脑趋向成熟,就意味着,如果用成熟的大脑来学习,会事半功倍。

人生成败看的往往不是起跑的速度,而是长途跋涉的毅力,尽管30岁就停止学习的人不在少数,但坚持“好好学习”,对“天天向上”的期待才更有底气。

请加油。

【参考文献
1.《专业主义:大前研一》@中信出版社,作者:(日)大前研一。
2.《30岁才成年 人类大脑有自己的“发育时间表”》@科技日报
3.《同样是姑娘,差距为什么这么大》@拾遗,来自知乎,作者:曾加
4.《“底层逻辑”是什么意思?》@简书,作者:随风xgg

作者/蔡不蔡

世界经理人原创

世界经理人媒体原创工作室成员。个人公众号:蔡不蔡(id:

caibucaiimhere)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