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太平天国系列(27)—湘军崛起之曾国藩2

 金色年华554 2021-07-30

曾国藩刚到北京的时候,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比较差的,散漫又不能坚持,用于学习的时间也不多。他爱抽烟,好色(这个挺有意思的,后来他在日记里也曾写到过,今日看到某某美女,怦然心动,想亲芳泽,这个毛病不好要改掉等等),脾气暴躁,常与人发生争执,喜欢聚餐胡吃海喝,爱看热闹,经常去菜市口看杀人砍头……总之,我们普通人所拥有的毛病他都有,在这里看不到他半点圣人的模样。

太平天国系列(27)—湘军崛起之曾国藩2

他的父亲后来来北京居住,住了一段时间非要回湖南老家,回去后写了封信告诉曾国藩,以后务必节欲,节劳,节食等等。他父亲还是挺了解他的。后来曾国藩也意识到这一点,他发誓要改变,他就给自己立下了十二条做人的规矩和课程的标准,这12条就不细说了,大家有兴趣可以自己去网上查下,但有一条,他坚持了一生,每天用于反省和自我约束,那就是写日记。曾国藩从三十一岁起,每天记日记,从起床到睡觉,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检查一举一动,记录自己的各种糗事和不足,有了错就深刻剖析,在曾国藩家书中,随处能看到这样的字眼,“未能改得一过”,“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忽忽已过十日”……

他不只记录下来自己看,还邀请亲友们点评他,把自己的缺点和改正缺点的过程,完全暴露在众人眼前,让大伙儿一起监督他。

70年后有一个人也学他每天记日记,每天自我反省,但有样学样但没学到精髓,他是只记给自己看的不需要别人监督,结果最后将自己逼到偏居海外,整个大陆丢了个一干二净,到现在海峡两岸还未能统一。

曾国藩十年京官,结交了不少朋友,这些人多是有才学的道德之士,他们讲究实际,颇识时务,经常商谈至国家政治大计,经济得失,有时还相互联系进行实地考察。

太平天国系列(27)—湘军崛起之曾国藩2

由于经常与各界人士交往,曾国藩练就了善于识人、知人善任的本领,因此,在曾国藩组建湘军征讨太平军时,他身边就聚集了一群有才之士,为他出谋划策。在他任两江总督期间,其幕府人才之盛,军中将帅之精,堪称全国第一,据统计,后来得以成名的就达182人,其中做到总督级别一二品大员的有14人,巡抚有23人,实授总兵、提督的各有20人。这是一个聚集人才的精英群体,所以湘军在前期和太平军作战时虽屡战屡败,但却能屡败屡战,被挫败后仍能凝聚不散。

因为人才聚集,湘军在兴旺发达后,能从中分出各路人马,最著名的就有李鸿章的淮军和左宗棠统领的另一支湘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