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dawn的图书馆 2021-07-30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1. 要读懂谋略棋谱

西方有一门应用型较强的学科,有人翻译成“对弈论”,有人翻译成“博弈论”。

事实上在中国早就存在“博弈论”的概念。

在《论语》-阳货篇-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

这里说的“博弈”,是一种古代游戏,“博”是掷骰子,“弈”,是古代的围棋。

将孔子的话翻译一下:“整天吃很饱,什么心思也没有,这很难办啊,不是有掷骰子,下围棋这些游戏吗?玩玩这些,也比什么都不做要好。

孔子谈的“博弈”是两件事,一个是“赌博性质”的游戏,一个有益智力的游戏。

2. 那些博弈性质的谋略宝典

《资治通鉴》《孙子兵法》《鬼谷子》《战国策》这些书,基于“实战”“实操”“实用”的视角,解读一个个博弈性质的“谋略游戏”。

我们需高人指导,需一部“博弈”棋谱,《资治通鉴》《孙子兵法》《鬼谷子》《战国策》这些书是“博弈”的谋略棋谱。

这些棋谱,高人按照规律走完了一遍又一遍,有人“失败”了。

例如:项羽,秦始皇,周亚夫,韩信,李密,窦建德,刘黑闼,卢循,袁绍,杨广等等。

有人“成功了”。

例如:刘邦,刘彻,刘秀,刘备,诸葛亮,孙权,李世民,杨坚,宇文邕,柴荣,赵匡胤,朱元璋等等。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吾师”一部《资治通鉴》囊括好的人,坏的人,是一部实打实的谋略棋谱。

如若把《孙子兵法》《鬼谷子》当“教材”,《资治通鉴》的案例就是“教辅”,彼此互通,相互激发,指导各种层面的实战。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3. 用博弈做分析谋略的工具

《博弈论》是《资治通鉴》的分析工具,以这个工具阅读《资治通鉴》,能够获比较立体的分析判断。

《资治通鉴》不仅是有文言文的美感,也有案例后的智慧。

尤其在“无法决策“,“左右为难”,“纠结难缠”的情景下,总能最快速分析出问题,提出解决思路。

一个人常年阅读《资治通鉴》,可将书中案例当作“磨刀石”,狠狠磨一磨自己的“智慧之刀”,反复训练“判断力”“思考力”“洞察力”“分析力”“决断力”,这些软能力决定着硬能力。

提炼《博弈论》的关键要素,围绕这几个要素,形成分析框架,是打开《资治通鉴》的一把钥匙。

1) 参与者

例如:

刘邦和项羽争夺天下,躬身入局的人,都是参与博弈的人,参与者可以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和决策。

参与者可以理解为一个人,也可以理解为一个组织或国家。

刘邦和项羽争天下,是参与者,韩信,周勃,萧何,范增,吕雉,陈平,张良等,也是“博弈局”的入局者,也就是参与者。

商业上,出现A公司,就有B公司或者C公司竞争同一市场,他们都是参与者。A男士和B男士共同追求某女,A和B就是这场赛局的参与者。

历史案例所以精彩,因为这些参与者在不同层次“用策”,“出招”,“使计”,形成启发性策略,对我们的帮助很大。

1) 双人博弈,多人博弈

根据参与者人数划分,可划分两人博弈,多人博弈的局面。

例如:

表面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博弈,事实上还有“看得见”的参与者。

例如:陈平,张良,范增等人,也有“看不见”的参与者,例如:人心所向,天心所归等。

谋略家不仅要看到“看得见”的人,还要注意“看不见”的力量。

例如:

《资治通鉴》在第119卷和120卷中,描述了一个“知天机,哓人事”的高人崔浩。

能“上知天下,下知地理“,协助拓跋嗣开疆破土,又协助拓跋嗣儿子拓跋焘南征北战,在崔浩运筹下,北魏快速崛起强大,崔浩可以看见那些“看不见的”力量,并让其发挥力量。

人算不如天算,崔浩精于计算,死于计算,最后被拓跋焘弄死了,如此高人,为什么被弄死了?

崔浩算不到这些吗?可以阅读《资治通鉴》慢慢参悟。

博弈的双人博弈,多人博弈,要注意那些“看得见”的,也要关注“看不见”的。

2) 策略,纯策略,混合策略

什么是策略?

策略是招法,策略是博弈双方采取的具体行动,由行动产生什么结果?

例如:

项羽“鸿门宴”上宴请刘邦,项羽策略是什么?

“以静制动”“待机而发”。

项羽谋士范增策略是什么?“灭掉刘邦”“斩草除根”。

范增策略是正确的,决策权却在项羽那里,好的策略遇到不好的决策者,好的策略毫无价值。

刘邦策略是什么?

“韬光养晦”“以退为进”,樊哙,张良等人围绕这个核心,设计“以弱胜强”的博弈之局。

假如你我是项羽,还有什么招法对付刘邦?作为刘邦只有“认怂”一种招法吗?

项羽一手“鸿门宴”,一手派项庄直捣刘邦大本营,或者围而不攻,间接控制?行得通吗?

项羽可否直接软禁刘邦和他的团队,让刘邦军队战斗力无能为力?

如果你是刘邦,处在如此困境下,该怎么破局?除了“认怂”策略外,还有别的策略吗?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3) 收益,期望收益

人自觉或者不自觉的就进入了博弈状态。

例如:参与他人宴请,脑子里开始设想,今天吃饭几个人?为什么邀请吃饭?吃饭时,我坐哪里?哪些话不该讲?吃饭谁来买单?-----

这时人进入“饭局”之内,每个人都想在这场“饭局”中,得到最大收益。

例如:

吃的好不好?谈话时是不是彰显自己的价值?交几个朋友?等,都是收益的自然计算。

这顿饭吃的爽,彰显自己的价值,交到生意上的朋友,这是期望收益得到满足,反之亦然。

《资治通鉴》里有这样一个案例,展示了人性,在计算收益和期望收益上,可谓精明到家。

《资治通鉴》原文:

上已封大功臣二十余人,其余日夜争功不决,未得行封。

上在洛阳南宫,从复道望见诸将往往相与坐沙中语。

洪槿译文:

汉高祖册封了大功臣二十几个人,那些没有被册封的人,黑天白夜的争功劳,但是依然没有结果,没能得到任何封赏。

汉高祖恰好在洛阳南宫路过,从复道上看见将很多的领们,常常聚坐在沙地上,互相讨论,开头脑风暴会议。

《资治通鉴》原文:

上曰:“此何语?”

留侯曰:“陛下不知乎?此谋反耳。”

洪槿译文:

汉高祖问:“这些兄弟们,在那里坐着在说什么呀?”

留侯张良回答说:“陛下您还不知道吗?他们这是在开谋反会议呀。”

《资治通鉴》原文:

上曰:“天下属安定,何故反乎?”

留侯曰:“陛下起布衣,以此属取天下;今陛下为天子,而所封皆萧、曹故人所亲爱,而所诛者皆生平所仇怨。

今军吏计功,以天下不足遍封,此属畏陛下不能尽封,恐又见疑平生过失及诛,故即相聚谋反耳。”

洪槿译文:

汉高祖说:“天下才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呢?”

留侯张良说:“陛下您想想,您出身老百姓,依靠的这些兄弟,帮您取得了天下。

现在呢,您成为天子,跟随着您的人,尤其那些得到封赏的都是萧何、曹参这些亲信喜爱的故人您诛杀的都是您的仇怨之人。

现在这些军吏在计算功劳,认为天下的土地封赐所有的功臣可能不够了,这些人担心陛下,您做不到全部封赐。

又害怕自己过去所犯的错,不小心被陛下猜疑,最后小命也没了。

所以,他们在一起相聚想要谋反。”

《资治通鉴》原文:

上乃忧曰:“为之奈何?”

留侯曰:“上平生所憎,群臣所共知,谁最甚者?”

洪槿译文

汉高祖非常担忧,对张良说:“如果这样,该怎么办呢?”

留侯张良直接问刘邦:“您生平最憎恨的,而且是这些将领们都知道的人,到底都是谁呢?”

《资治通鉴》原文:

上曰:“雍齿与我故,数尝窘辱我。我欲杀之,为其功多,故不忍。”

留侯曰:“今急先封雍齿以示群臣,群臣见雍齿封,则人人自坚矣。”

洪槿译文

汉高祖说:“雍齿和我一直有积怨,好几次当众侮辱我,使我下不来台。

我一直想弄死他,想一想他功劳很多,所以一直是不忍下手。”

留侯张良说:“那好,您现在赶紧先封雍齿吧,大家看了雍齿都可以受封,将领们就会心安了。”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资治通鉴》原文:

于是上乃置酒,封雍齿为什方侯,而急趣丞相、御史定功行封。

群臣罢酒,皆喜曰:“雍齿尚为侯,我属无患矣。”

洪槿译文

于是汉高祖刘邦选了日子宴请大家。

并直接封雍齿为什方侯,马上催促丞相、御史赶快把兄弟们的的功劳一起来讨论,进行封赐。

将领们吃好喝好后,抹着嘴,都高兴地说:“雍齿这哥们儿,尚且被封为侯,我们就不用担心了。”

读这个案例,会发现兄弟们跟你混江湖,不是白混的,得图点啥。

图什么?你比较好相处外,还要得名,得利。

兄弟在好,没长期利益为“润滑剂”,情感凋零。

4) 信息,信息对称性,信息不对称性

《孙子兵法》有一句话:“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既要了解对手,又要了解自己优劣势,百次以上作战,不会出现危险差错。

在孙武看来,“知彼知己”是双方的信息管理工作。

《孙子兵法》最后一篇是《用间篇》,教人如何间谍战?间谍战本质是什么?

还是了解对方信息,封闭我方信息,让我方处优势地位。

《鬼谷子》也有一句经典:“反以知彼,复以知己”。

反过来研究对方优势,劣势,短板,长处,软肋,痛点,复过来根据对方问题,了解自己优势劣势,设计应对策略。

两本经典通过不通语句,表达信息管理的重要性,不论商战还是军事战争,信息全面的一方赢得概率更大。

例如:

《资治通鉴》描写杨坚在夺取北周宇文赟(yun)的皇位后,没多久对陈叔宝发动进攻,轻松灭掉陈朝。

杨坚在俘获的战利品内,发现一封某人写给陈叔宝的信件,告知陈叔宝做好战略防御,可惜的是陈叔宝被杨坚俘获,都没有打开过这封战略情报,只因“玉树后庭花”----。

陈叔宝对信息分析缺位,无疑是灭国原因之一。

敌方放烟雾弹,我方要知道咋回事?我方声东击西,得确保对方想不到,信息管理是谋略的根本。

5) 同时博弈,顺序博弈

小时候玩过“石头,剪刀,布”,是“同时博弈”,双方信息不对称性,依靠双方头脑的推理。

“顺序博弈”是顺序出招,我根据你招法,回应你,你根据我的招法,回应我,无限次循环下去。

《资治通鉴》刻画唐朝“玄武门”之变时,太子李建成和李元吉是参与者,李世民也是参与者,双方展开“零和博弈”,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阅读《资治通鉴》原文,会发现李建成相继出招,每招都要致李世民死地,李世民对每招随机应战。

在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整体策划下,发动“玄武门”之变,将李建成,李元吉一招毙命。

这就是“顺序博弈”,在“顺序博弈”中,最重要的是“信息管理”。

6) 重复博弈,一次性博弈

有一次去西藏拉萨,回来时购买“牦牛肉干”,准备送朋友。

后来知道这些肉干,不是“牦牛肉干”,是普通牛肉干。

对方会把普通牛肉干当作“牦牛肉干”卖给我。

他们知道和我是一次性博弈,这次买完,下次不知“猴年马月”在见了,或许永不见面,对方赚你一次性的钱,最好一次多赚点儿。

如对方知道我是本地人,就不会把普通牛肉干,以“牦牛肉干”销售给我。

对方很清楚,这次购买满意,下次还要来,所以要保真,价格合理,服务优质,希望常来常往,这是“重复性博弈”。

试想一下“谈恋爱”,“婚姻战”是一次性博弈?还是重复性博弈呢?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1. 总结

最好不要把《资治通鉴》当作一本严肃的书去读,可以当作一本小说去读,读故事,案例。

如果想增加阅读乐趣,且心理学学的又不错,可以用心理学分析一下司马懿的心态和性格。

也可以分析一下“大老粗“刘裕取代晋朝的心理是什么。

一部《资治通鉴》大小人物至少写了万八千个,如若把其中一千人做个性格心理分析,《资治通鉴》就没白读。

以这样的视角观察当下的人,瞬间洞悉人心,是可以做到的。

如果纯粹研究策略,也可以用《博弈论》的分析框架,敲打每个案例,敲碎了,在缝合,这个过程就是吃透案例的好方法,也会快速读透《资治通鉴》的好方法。

我自己还用过若干阅读方法,例如:

1) 单独案例研究解读

2) 个别人物研究(毛主席用这个方法)

3) 哲理性较强的段落研究

4) 精彩对话模仿诵读

5) 军事案例结合《孙子兵法》拆招

6) 谈判案例结合《鬼谷子》拆招

7) 商业案例结合领导力案例,组织案例拆招

8) 个别人物奋斗成功学拆解,例如刘备,司马懿

9) 个别人物性格与命运研究

10) 组织团队管理办法拆招

11) 个人或者国家前因后果的拆解

12) 个别人物处事策略拆解

13) 个别人物做人因果拆解

14) 以心理学解读关键人物

15) 以博弈论拆解各类招法

16) 以经济学原理拆解不同国家的经济衰亡

17) 以管理学视角拆解各个帝王的管理水平

18) 以战略视角拆解各类战争胜负规律

19) 以今日全球事件推演历史中的规律

20) 以疫情视角拆解各朝代如何面对疫情

21) ----

方法很多种,无非把书读厚,再读薄,而后读透的一些方法,你可以用这些招法拆解一遍《资治通鉴》,帮助极大。

阅读《资治通鉴》轻松有趣,最有效的读书方法拆解

洪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