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肖伊绯:80年代”金“一辈

 文史绯闻 2021-07-30

《今晚报》2018-11-5刊,发表时有删改,原文如下:

以一位中学时代的”金迷“小读者的视角,

用一位80年代“金”一辈的单纯忆述,来纪念金庸。

八十年代的”金“一辈

肖伊绯

10月30日晚间,金庸先生逝世的讯息传出,惊悲哀恸之声瞬间覆盖南北各地。每一位看过金庸小说的读者的时空,刹那凝滞,对这位高寿长者的逝去,仍感到不可思议的震惊。这一天深夜及次日,众多70后、80后的朋友圈“头条”,只有一条,即金庸先生去了,他真的退出江湖了。

回想我第一次读到金庸小说,或才十岁。当时,一部《射雕英雄传》,看得眼花缭乱,内心兴奋不已。为书中的人物喝彩,为书中的情节紧张; 为书中的对话叫绝,为书中的招式震惊,恍然间,知道除了四大名著与语文课本之外,原来还有一个叫”江湖“的地方,如此引人入胜,如此令人着迷。

其实,喜爱金庸小说者,当年岂止我一个。改革开放以来,“八十年代的新一辈”,开始不断更新思想与眼界。在“新一辈”的精神生活中,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而金庸小说正是这“新生事物”大潮中最为流行的一种,这一辈人中有许多可称之为“金”一辈。随着电视机的普及,以金庸小说改编的”港片“,开始占踞八十年代”金“一辈的精神领地。比小说更直接、更形象的电视连续剧,把金庸小说中的那个”江湖“演绎得更为生动传奇,让当时正值青春期的70后,逢“金”必追,都怀揣着”武侠“的梦想,以自己的理解去行走”江湖“了。

曾几何时,黄日华扮演的靖哥哥、翁美龄扮演的蓉儿;刘德华扮演的过儿,陈玉莲扮演的小龙女等等,他们的肖像与剧照,都被印成了一版一版的不干胶,贴在了文具盒、笔记本甚至是课本内页里边,成为那个时代中学生追逐时尚、表达眼界的“神器”。无论学习成绩好与坏,中学生甚至小学生,几乎都要参与到以金庸小说为代表的武侠小说的传播与评论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仪的那个”侠客“,每个人也都有自己定义的那个”江湖“。

后来,”射雕“与”神雕”的电视剧拍过了无数版,几乎成了内陆与港台演员轮番“出道”的必修课,也是他们“走红“与否的睛雨表。伴随着二三十年的不断翻新翻拍,更多的青年人,不但熟知金庸其人其书,更乐于将金庸小说中的人物与情节与现实比附,或调侃或戏说,或笑骂或讥刺——仿佛那个”江湖“中的人格类型标签,可以泛指与确指到任何时代中的任何人物。只要看过金庸小说及据此改编的电视剧,就会明白,那个”江湖“始终都在,那个”江湖“从未消逝,这即是金庸小说的魅力所在。

作为中国内陆最早接受并流行金庸小说的这一代人——八十年代的”金“一辈,准确的说,即是70后,如今已是四十几岁的年龄,已然步入所谓人生”不惑“的阶段了。事实上,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看金庸小说及据此改编的电视剧的那一代人,也即80后,如今也已步入”而立“之年,也已是为人父母的中年阶段了。有意思的是,70后与80后两大社会群体,曾经都被某些社会评论家或者喜欢总结社会现象的作家,煞有介事的指出过,没有共同的价值观与人生观,认为这两大群体几乎没有任何共同点。这些评论者,可能都忽略了一点,70后与80后最大的共同点,乃是他们中的一大部分人都曾热爱并热衷过金庸小说,他们都曾心心念念于”江湖“与”武侠“,他们都曾是”金“一辈。

金盆洗手,江湖渐远。斯人已逝,小说永存。“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金庸小说中最为出色者,早有”金“一辈将之概括于此联中。不妨试想,将来对于立志研究所谓中国现代文学史者,入学考试时即应以此联为必答题目——答不上来的,恐怕是没有资格再去什么”学院派“的江湖中行走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