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粤语的谐音字“文化”

 广州玉 2021-07-30

很多粤吹,喜欢把用谐音字打字的习俗当做正统,还挖空心思的发掘出一批古董级的超级生僻字甚至硬性造字,把那些说成是粤语字。这些迂腐的学究为了维护方言传统,出发点是好的,倒是可以体谅。

不过,其中夹杂着很多不怀好意的人,借题发挥,心里其实是想搞分裂。这些人大多是什么独什么独的人,借口保护方言,说粤语是正宗的汉语(注),贬低普通话,贬低汉语汉字。

配图中的“返”字,本意是“回”,所以,就算你认识这个字,也用谐音去读懂了,还是不知道本意,还要在脑子里把它转化一下---粤语口语里的返工,是“上班”的意思,而不是字面上的“回去工作”,或者是因做了次品或工作没做好,“回炉重做,返回去工作”,这样翻译后才理解了这个词的含义。再举个图中没有的但现实里用的非常多的例子:“D”,这个英语字母的发音,和粤语口语里常用的一个字一样,(好看点,近一点,近一些,这几个词最后的字:点,些,就是这个D字所发的音)所以经常被用到。请问粤吹:这英语字母也属于所谓的“粤语字”?

正式的文字,汉字,就是不管用什么口音、方言音去读,都能知道这个字的本意。而谐音字“文化”,就是非要用某种方言的发音去读那些字,才能知道它真实对应的汉字,然后在心里翻译一下,才是真正的汉字本意!这在很多省市,都有类似的“文化”,大的地方比如四川,上海。例:“侬好”,请问粤吹,这俩字是什么意思?

最后再扯一句:港人的中文平均水平不高,也许就是和很多人整天说(写)口语有关,正式文字属于雅语,是文化水平的体现。识字,识字,认识字才是文化人。只会说的,类似文盲。

注:这些人常用的两个依据就是,什么粤语差一票就成为国语了,什么差点变成联合国语言了。这两条其实早就辟过谣了。他们只当没看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