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取义取利自心裁——《论语》悟读【422】

 新用户97560OBk 2021-07-31

取义取利,自出心裁。

《论语》第十六篇第十二章:

【原文】

齐景公有马千驷,死之日,民无德(得)而称焉。伯夷、叔齐,饿于首阳之下,民到于今称之。其斯之谓与!

【译文】

齐景公有马四千匹,死了以后,谁都不觉得他有什么好行为可以称颂。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下,大家到现在还称颂他们。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悟读】

正其谊以谋其利,明其道而计其功。

夫子首先提出了“义利”之别,并把“求义还是求利”作为划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认为一个真诚的君子当以义为则,依礼而行。

人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选择的过程。取义,还是取利自出心裁。勿庸置疑,这一抉择,关乎到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三观之选择又关乎到人生格局,甚至关乎人生幸福和人生结局,不可不慎也。

首阳,山名。夷、齐居首阳,采薇而食,故曰饿。夷、齐让国而饿,齐景公踞位而富。然民之所称,在彼不在此。正如《诗经》上说:为人称述,并不在富呀,富亦只是有以不同于人而已。

齐景公与伯夷、叔齐的人生际遇不同,是追求富贵与追求道德之差异。在夫子看来,财色名利皆身外之物,若一辈子汲汲于此,无异于水中花、镜中月,或将一无所成;道德之追求则是形而上之追求,把个体生命与文化生命合二为一,追求的是“外适内和,天人合一”的美好和谐,探寻的是生命的永恒价值,故不会随着肉体的消亡而消失。正如臧克家诗中所说:有的人活着,它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见利思义”抑或“见利忘义”,一直是衡量人品高下之重要准则。孟子曾言:“义,人之正路也。”夫子本章通过两个历史人物的鲜明对比,警示世人慎谨思考“取义还是取利”的人生问题。

取义取利,自出心裁。这里主要涉及三点:

其一,“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而相欢”。决定人生的,从来不是环境,而是你面对环境的心情和态度。生活以痛吻我,我报生活以歌。无论何时何地,不因小利所误,心中皆存大义,是真正意义的生命智者。

其二,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人生之修心养性,始终要求自律和慎独

其三,求仁得仁,亦复何怨。当一个人真正的看清了生命的本质和真谛,就不会为一时之成败得失而懊恼痛苦。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