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法针灸大成

 随缘顺其自然 2021-07-31

—1—

出处

本歌出自《针灸大成》,明代杨继洲著。本歌论述了行针取穴的一些共性问题,诸如行针时要按病人体质之强弱胖瘦,身躯之高矮而决定针刺之浅深。要根据受针者之同身寸进行度量取穴,并应注意询问病人饥饱劳碌情况,凡阴雨天气及禁忌时日均不宜行针治疗。要求在治疗时应按经络的循行、阴升阳降的规律,揣寻穴位,进行傍刺、深刺或透刺。文中还详叙有关腧穴之部位以及某症选取某穴,某穴可针可灸等。针灸界传诵已久之名句“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即源于此歌,很有参考价值。

—2—

原文及白话解

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

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身体心胸或是短,身体心胸或是长,

求穴看纹还有理,医工此理要推详。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

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

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

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

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

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① 俱避之。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

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

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

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阖开时,

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

乌乌稷稷② 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

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

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经不迷。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

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中风,

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

井泉水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

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揩根病自痊。

囟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

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

诸风灸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髎面正鼻柱端,

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

龈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

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隆。

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

同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

【注释】

①人神:不吉利之日。

②乌乌稷稷:鸟自由落下貌。

【白话解】黄帝金针法最奇,短长肥瘦在临时,但将他手横纹处,分寸寻求审用之。

针灸是非常奇妙的方法,医者应根据不同高矮肥瘦类型的病人分别进行治疗,利用患者手指同身寸的长度作为尺寸,度量取穴后针灸。

不同患者的形体胖瘦各不相同,因此取穴时应因人而异。医生要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取准穴位。

定穴行针须细认,瘦肥短小岂同群,肥人针入三分半,瘦体须当用二分,不肥不瘦不相同,如此之人但着中,只在二三分内取,用之无失且收功。大饥大饱宜避忌,大风大雨亦须容,饥伤荣气饱伤腑,更看人神俱避之。

取穴行针需要仔细分辨,不同的病人因为形体高矮肥瘦不同而取穴并不相同,形体肥胖宜深刺,消瘦宜浅刺,不胖不瘦则取中,针二三分,既不深又不浅,便可取得疗效。大怒、过饱、饥饿时不宜针刺,大风大雨之时也不宜针刺。饥饿可伤及荣气,过饱可伤及脏腑,使机体损伤,所以不宜针刺。

妙针之法世间稀,多少医工不得知,寸寸人身皆是穴,但开筋骨莫狐疑,有筋有骨傍针去,无骨无筋须透之。

针灸的秘法很稀少,很多医生不知道。其实人体上处处都有穴位,只要避开骨骼、筋脉即可取到。有筋骨处须在筋骨边上刺入,没有骨骼和筋脉处应采用透针深刺法。

见病行针须仔细,必明升降阖开时,邪入五脏须早遏,祟侵六脉浪翻飞,乌乌稷稷空中堕,静意冥冥起发机,先补真阳元气足,次泻余邪九度嘘,同身逐穴歌中取,捷法昭然经不迷。

看到患者需要针刺治疗时要仔细考虑,必须明确疾病的轻重缓急,气血流注和穴位开阖时间,邪入五脏须早早遏止,病邪侵入六腑,经脉气血就有逆乱变化,脉象紊乱,似动中若隐若现,医生持针在手,如弩之扣机待发,必须专默精诚,不可稍事外顾。先补元阳之气,再多次反复泻出邪气,根据歌赋中的穴位选择使用,有条不紊,简捷有效。

百会三阳顶之中,五会天满名相同,前顶之上寸五取,百病能祛理中风,灸后火燥冲双目,四畔刺血令宣通,井泉水洗原针穴,针刺无如灸有功。

百会、三阳、五会、天满均指头顶上的百会穴。百会距前顶穴1.5寸,能治疗多种疾病和中风病。如果灸百会穴发现上火,燥热上冲眼时,要先刺百会穴四边出血或眼周放血,然后再用新汲井泉水冲洗以泻其火。针刺百会治疗中气下陷等各种疾病如用灸法效果好。

前顶寸五三阳前,甄权曾云一寸言,棱针出血头风愈,盐油揩根病自痊。

前顶在百会穴前1.5寸处,甄权曾认为是1寸。用三棱针点刺前顶穴出血,然后用盐油涂于穴上,头风可被治愈。

囟会顶前寸五深,八岁儿童不可针,囟门未合那堪灸,二者须当记在心。

囟会在前顶前1.5寸,8岁以前的儿童不可用针刺方法,因为囟门未闭,同时也不能用灸法,这两点须牢牢记住。

上星会前一寸斟,神庭星前发际寻,诸风灸庭为最妙,庭星宜灸不宜针。

上星穴在前顶前1寸处,神庭穴在上星前发际处,诸风证应灸神庭穴,神庭和上星宜用灸法,不宜用针刺疗法。

印堂穴并两眉攒,素髎面正鼻柱端,动脉之中定禁灸,若燃此穴鼻鼾酸。

印堂穴在两眉头攒竹穴之间,素髎在鼻头顶端,此穴因靠近动脉所以禁灸,灸此穴可致夜间睡眠打鼾和鼻子发酸。

水沟鼻下名人中,兑端张口上唇宫,龈交二龈中间取,承浆下唇宛内踪,炷艾分半悬浆灸,大则阳明脉不隆。

鼻下水沟穴又名人中穴,上唇中点是兑端穴,龈交穴在口内上齿唇系带处,承浆在唇下颏部凹陷中点处,用小的艾炷灸或悬灸,若艾炷壮数多则可致阳明脉不隆起。

廉泉宛上定结喉,一名舌本立重楼,同身捷法须当记,他日声名播九州。

结喉上凹陷处是廉泉穴,又名舌本,重楼是悬雍垂。同身寸取穴的方法须牢牢记住,认真应用,日后名声会传遍九州大地。

行针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辅助手法

行针亦称运针,是指毫针刺入穴位后,为使患者产生针刺感应,或进一步调整针感的强弱,以及使针感向某一方向扩散、传导而采取的操作手法。行针手法包括基本手法和辅助手法两类。

基本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包括提插法和捻转法。临床施术时这两者既可单独应用,又可配合使用。

1.提插法 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上提下插的操作手法。将针向上引退为提,将针向下刺入为插。如此反复运针做上下纵向运动,就构成了提插法。

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变化、频率的快慢和操作时间的长短,应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提插法时的指力一定要均匀一致,幅度不宜过大,一般以3~5分为宜,频率不宜过快,每分钟60次左右,保持针身垂直,不改变针刺方向、角度。

2.捻转法 是指将毫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以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

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部位和针刺目的等灵活掌握。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捻转角度一般在180°~360°左右,不能单向捻针,以避免针体被肌纤维缠绕,引起局部疼痛或滞针而使出针困难。

播放GIF

辅助手法

行针的辅助手法是行针基本手法的补充,是以促使得气和加强针刺感应为目的的操作手法。临床常用的行针辅助手法有以下6种:

1.循法 是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医者用手指顺着经脉的循行路径,在针刺腧穴的上下部位轻柔循按的方法。此法能推动气血运行,激发经气,促使针后易于得气。

2.弹法 是指针刺后在留针过程中,医者以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的方法。此法有催气、行气、加强针感的作用。

3.刮法 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以拇指或食指的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或中指或拇指指甲由下而上或由上而下频频刮动针柄的方法。本法在针刺不得气时用之可激发经气,如已得气者可以加强针感的传导和扩散。

4.摇法 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其法有二:一是直立针身而摇,以加强得气的感应;二是卧倒针身而摇,使经气向一定方向传导。

5.飞法 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不得气者,医者用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细细捻搓数次,然后张开两指,一搓一放,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故称飞法。本法具有催气、行气,增强针感的作用。

6.震颤法 是指毫针刺入一定深度后,医者右手持针柄,用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微震颤的方法。本法可促使针下得气,增强针刺感应。

毫针行针手法以提插、捻转为基本操作方法,根据临证情况,选取相应的辅助手法。刮法、弹法可应用于不宜施行大角度捻转的腧穴;飞法可应用于某些肌肉丰厚部位的腧穴;摇法、震颤法可用于部位较为浅表的腧穴。通过各种行针手法的运用,促使针后气至或加强针刺感应,以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防治疾病的作用。

“得气”即“气至”,就是针感,也叫针的感传作用。日本医学家称为针之响。这种针感是行针之后,病人产生酸、麻、胀、重、沉、痛、凉、热、抽、触电以及虫行蚁走等感觉;医者的手下则有轻微沉、紧、涩、重及吸引力等感觉。在外观上有时也可以看见针尾轻轻摆动,或病人肢体震颤或不由自主地抽动,或者穴位附近肌肉阵缩,这种现象即谓之“得气”。

金元时代针灸家窦汉卿在他作的《标幽赋》中描写得气的现象和重要性时说:“轻滑慢而未来,沉涩紧而已至。既至也,量寒热而留疾;未至也,据虚实以候气。气之至也,如鱼吞钩饵之浮沉;气未至也,如闲处幽堂之深邃。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这段赋文不需解释,一望而知。如果针下轻、滑、慢,虚若无物,如刺豆腐一样,就是没有得气;如已得气,则针下沉、涩、紧,如鱼吞钩。还有《灵枢·九针十二原》篇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这是描写针刺得气就好像风吹云散,天朗气清,疾病若失一般。又说:“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这是强调说明针刺以得气为要,不得气可以再行针找感觉,使之气至,如已气至,达到目的,就不要再多行针了。

从临床实践和大量资料上来看,得气越早感传越远,效果越好。因此,为求达到得气和加强气至之效果,还有许多方法,如:气未至之时,要用各种手技,激发经气,找寻针感,促使针下得气,这叫行针催气法;如果气仍未来至,则将针置留不动,适当延长留针时间,等待气至,这叫做“静以久留,停针待之”的留针候气法;如已得气,为了使针感传导通关过节,直达病所,运用手技,使之向远方传导,这叫运针行气法;如果气至之后,为了加强其行气作用,将针捻向一个方向,稍稍用力,使针沉紧,暂时不动,则可使既得之气经久不消,这叫“经气已至,谨守勿失”的守气法。

还有要控制针感使之向一定方向传导的办法,如《金针赋》上说:“按之在前,使气在后,按之在后,使气在前。”就是在临床操作时,要针感向上传导,就按压在针刺穴位下方的经脉循行线上,“闭其下气”,使气上行;如要针感向下传导,就按压在针刺穴位上方的经脉循行线上,“闭其上气”,使之下行。这种方法有时也可能随人的意愿传导。不过,临床实践证明,得气与提插捻转疾徐轻重的手法、针刺的方向、针刺深浅、行针次数、候气时间、准确取穴、病程长短、病人体质、疾病性质、针具是否适宜等均有关系。所以得气不理想,不能只责之于一方,要全面考虑,随时变换方法。

得气是针刺穴道之后,经气运行的表现。它导源于脏腑,经气功能的强弱,可以反映脏腑气血的盛衰,代表机体抵抗疾病和调整气血的能力,所以说“气速至而速效,气迟至而不治”。但这句话只不过是说明针感确实重要罢了,实际上在临床上有的针刺感应虽然很轻微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可见经络的传导作用,主要的是内在因素。外加的刺激条件,是通过内在因素和经络联系而起作用的。这种作用有的不一定当时就能感觉出来,要过一段时间才能生效。所以临床治病也不能一见针感不太理想就以为是“气迟至而不治”,放弃针灸疗法,那是很可惜的。须知有的原来针感不灵,针过几次之后,针感就灵敏了;原来针感很灵,针过几次之后,慢慢就不太灵了,这都是疾病向愈的表现。

总之,我们提倡重视得气,是要求医务人员熟练手法,高度负责,不是扎上了事,置针不管。要运用技巧,使之气至,但也不能单靠气至迟速来判断效果。所以,针灸医生必须耐心、细心、深入研究得气的问题。

行针亦名运针

是指将针刺入俞穴后,为了使之得气,调节针感以及进行补泻而实施的各种针刺手法。

行针的基本手法,是针刺的基本动作

常用的有以下两种:提插法和捻转法

这两种基本手法,既可单独应用,也可相互配合运用。

在临床上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灵活掌握,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将针刺入俞穴的一定深度后,使针在穴内进行上、下进退。

(2)针从浅层向下刺入深层为插;由深层向上退到浅层为提。

注意事项:(1)操作时指力要均匀一致。

(2)“提”时不要把针拔出;“插”时仅是插按针体,不要插入过深。(3)提插幅度的大小,层次的有无,频率的快慢以及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俞穴的部位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而灵活掌握。

2 、捻转法

将针刺入俞穴的一定深度后,以右手拇指和中、食二指持住针柄,进行一前一后的来回旋转捻动。

注意事项:(1)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操作时间的长短等,应根据病人的体质、病情和俞穴的特征以及医者所要达到的目的,灵活运用。

(2)不可单向连续捻转,一般捻转角度小于180°,至少应小于360°。

古法针灸行针补泄运气行气手法

单式补泻手法

疾徐补泻:进针慢、退针快,少捻转为补;进针快、退针慢,多捻转为泻。

呼吸补泻:呼气时进针,吸气时退针为补;吸气时进针,呼气时退针为泻。

开合补泻:出针后迅速按压针孔为补;出针时摇大针孔为泻。

提插补泻:先浅后深,重插轻提,提插幅度小,频率慢为补;先深后浅,轻插重提,提插幅度大,频率快为泻。

迎随补泻:针尖随着经脉循行的方向,顺经斜刺为补;针尖迎着经脉循行的方向,迎经斜刺为泻。

捻转补泻:左转时角度小,用力轻为补;右转时角度大,用力重为泻。

六九补泻:捻转九数为阳为补;捻转六数为阴为泻。根据临床配合阴阳奇偶捻转或提插施行之。

复式补泻手法

1、白虎摇头

2、苍龟探穴

3、赤凤迎源

4、留气法

5、龙虎交战

6、龙虎升降

7、纳气法

8、青龙摆尾

9、烧山火

10、提气法

11、透天凉

12、阳中隐阴

13、阴中隐阳

14、运气法

15、子午捣臼

1、白虎摇头

[概述]白虎摇头法是由提插、捻转结合直立针身而摇的手法。在《金针赋》中列为“飞经走气”第二法,以后《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称为“赤凤摇头”。本法是根据操作时提插、捻转、摇针,犹似老虎(赤凤)摇头之状而命名。《金针赋》中所论“退方进园”,明·汪机认为是左右捻转,“提针而运之”的意思。《医学入门》提出“龙为气,虎为血”,认为青龙摆尾可行气,白虎摇头可行血;《针灸大成》明确指出“青龙摆尾手法,补;赤凤摇头手法,泻”。说明两者虽属“飞经走气”范畴,但有行气、行血补泻之不同作用。

[操作方法]将针捻入,并用中指拨动针体使针左右摇头,再予上提,同时进行摇振,有如用手摇铃一般。

[临床应用]本法有清热泻火、祛风化痰等作用。临床应用于高热烦躁、神昏癫狂、痉挛项强等实证热证。

[注意事项]本法多在穴位深层操作,针体宜保持直立,动作宜均匀自然、左右对称。

2、苍龟探穴

[概述]苍龟探穴法是以徐疾补法与针向行气法组成的手法。始见于《金针赋》,亦为“飞经走气”法之一,以后《针灸问对》、《医学入门》有所发展。所谓“苍龟探穴”,是以本法操作犹如乌龟入土探穴,四方钻剔而命名。

[操作方法]直刺进针,得气后,自穴位深层(地部)一次退至穴位浅层(天部),以手指板倒针身,依先上后下,自左而右的次序斜刺进针,更换针尖方向,向每一方针刺,均由浅入深,分三部徐徐而进,待针刺得到新的感应,则一次退至浅层,然后改换方向,依上法再刺。

[临床应用]本法有疏通经络、推行经气的作用。结合“三进一退”的徐疾补法,兼有补虚作用,临床多用于各种疼痛病证。

[注意事项]本法可用于未出现针感之时,亦可用于得气以后,一般宜在肌肉丰厚的部位操作、头面、颈项、胸背等肌肉菲薄处及内有脏器、大血管等处不宜施此手法。

3、赤凤迎源

[概述]赤凤迎源法由呼吸、捻转、提插、行气等法组成,因其操作类似凤凰展翅飞旋之状而命名。本法首载于《金针赋》,系“飞经走气”之最后一法。之后,在《针灸问对》、《医学入门》等书籍中对其具体操作及作用特点都有进一步的阐明和发展。

[操作方法]进针后,先刺入穴位深层(地部),再提至穴位浅层(天部)。待针下得气,针体摇动时,即插针至穴位中层(人部),然后用边提插边捻转之法。具体操作法为,大幅度的提插捻转,一捻一放,两指展开,行飞法行气,如凤凰展翅之状,并可结合呼吸,病在上则吸气而右转提针,病在下则呼而左转插针。

[临床应用]本法主要用手催气、行气、守气,保持针刺感应,疏通经络气血,古人认为以行络脉气为主。因本法的进退操作是先深后浅,符合徐疾泻法,故兼泻实作用。本法主要用于各种疼痛症候,如四肢关节痹痛等。

[注意事项]本法提插时,必须在浅层(天部)获得针刺感应后,才能插至人部;在捻转行飞法时,宜用拇、食指边提插、边捻转,每捻一次,离针柄一次,要以气裹针,插而不入,提而不动,捻而不转为宜。

4、留气法

[概述]留气法又称流气法,是徐疾、提插、九六补泻的组合。始见于《金针赋》,以后,高武、汪机、杨继洲等明代医家予以充实和发展。

[操作方法]凡用针之时,先刺入穴位内7分左右中,行纯阳之数,紧按慢提9数(或27、49次),若气至,便将针直插至1寸中,微伸提之,却退至原处,若未得气,依前法再行。

[临床应用]本法用于补气助阳,行血散瘀,治疗因气血瘀阻所致症瘕积聚。

[注意事项]掌握针刺先七后三的分层深浅,先刺入7分,得气后再直插至1寸处,也就是先补阳,后泻阴的原则。

5、龙虎交战

[概述]龙虎交战法是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用于镇痛的手法。龙,指左转,为补;虎,指右转,为泻。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为“交战”。龙虎交战法,始见于《金针赋》,以后,《针灸问对》、《针灸大成》又有所发展。一般都以先向左捻转9次,后向右捻转6次为操作方法。也有以青龙摆尾,白虎摇头手法相结合,由捻转、提插、九六组成而分层进行补泻。

[操作方法]一、进针至适当深度,待得气以后,先以拇指向左转(行龙)9次,使九阳数足;再以拇指向后右转(行虎)6次,使六阴数足,此为先补后泻。欲先泻后补,则先右转,后左转,然后反复交替。二、可先天部施青龙摆尾,左盘右转,按而添之,三提九按,令九阳数足。再予地部行白虎摇头,右盘左转,提而抽之,三按六提,令六阴数足。上述二法任选一种。

[临床应用]本法可疏通经络气血,以住疼移痛。临床多用于各种疼痛,如风寒痹症,胃火牙痛、胃痛等,也用于疟疾的寒热往来之证。

[注意事项]本法是在九六、提插、捻转、青龙摆尾、白虎摇头等手法的基础上综合而成,注意要点可参照有关手法。

6、龙虎升降

[概述]龙虎升降又名龙虎升腾法,是以捻转、提插补泻手法与行气法相结合的针刺手法。为明代针灸医家所创,《针灸聚英》有“龙虎飞腾歌”,然术式不详。《针灸问对》与《针灸大成》中具体操作有所不同。汪机所述,系提插、九六补泻与盘法的结合;杨继洲所述则是医生左右拇指交替捻针,结合提插的方法。

[操作方法]可分二法,分述如下:一、先进针至天部,持针向左捻转一圈,指力偏重于拇指,乘势按针至人部。复将针向左捻转一圈,指力偏重于食指,乘势将针慢提至天部。随用中指扶住针身,复按至人部,如此反复施行9次,行青龙纯阳之数,引天部阳气深入,是为龙降。然后插针至地部,左转捻针1圈,右转捻针1圈,乘势紧提至人部,慢按至地部,如此反复施行6次,合白虎纯阴之数,以引地部阴气外出,是为虎升。二、医者以左右手交替运针,右手拇指向前,捻针左转;左手拇指向前,捻针右转,一左一右,两手并用,同时可下按上提。

[临床应用]第一种方法可调和阴阳,疏通经气,补泻兼泻,临床应用于治疗疼痛痒麻等营卫虚实不调病症;第二种方法,主要用于行气,以利经气运行,气至病所。可据症情,任选一种。

[注意事项]本法多在腹部施术,操作时需注意针刺深度和角度。

7、纳气法

[概述]纳气法是运气法的深化,是提插补泻手法与针刺方向、吸气、插针等行气法的结果。在《金针赋》中始有载述,《针灸问对》、《针灸聚英》又有发展,《针灸大成》称为“中气法”。认为此法能除积聚之症。

[操作方法]根据症候虚实不同,或用紧按慢提而行九阳之数;或用慢按紧提而行六阴之数。得气后,即卧倒针身,针尖指向病所,使针感向病所放散。同时,令病人吸气,催送经气上行,待气至病所,立即扶针直插,复向下纳,使上行之气不复后退。稍待片刻,可继续施行。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疏通气血、消除积聚,治疗症瘕积聚等病症。

[注意事项]必需在掌握运气法的基础上进行操作。待气至病所后,再扶针直插下纳。

8、青龙摆尾

[概述]青龙摆尾法是以针尖方向行气为主,并结合摇针行气,九六补法组成的复式手法。在《金针赋》中列为“飞经走气”第一法。《针灸聚英》、《针灸大成》等书称“苍龙摆尾”。本法是以操作时拨摇针柄,犹似龙尾摆动状而命名,明代各家操作方法基本相同,所区别者,只是在操作次数与应用上有异。

[操作方法]进针得气以后,提针至穴位浅层(天部),按倒针身,以针尖指向病所,执住针柄不进不退,向左右(在45度角以内)或前后慢慢拨动,往返拨针如扶船舵之状,然后将针缓缓拔出,急闭针孔。

[临床应用]本法有温通气血、推动经气运行的作用。临床多用于症瘕积聚、瘿瘤瘰疬、关节痹痛等病证。

[注意事项]本法一般在穴位浅部操作,左右拨动针柄,均匀自然,幅度不可忽大忽小,速度不可忽快忽慢。

9、烧山火

[概述]烧山火手法,是较常应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提插、九六、捻转、呼吸、开阖等法组合而成。《素问·针解》篇说:“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金·窦汉卿《针经指南》载有取热感的针法。《标幽赋》则以“推内进搓,随济左而补暖”为热补手法的要点。明·徐凤《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始列“烧山火”之名,并述其操作方法与主治范围。因其叙述尚不够详细,后世医家各执一端。根据《金针赋》烧山火应分三部(天、人、地)进行操作,每部紧按慢提,同时配合捻转补法,待针下热至后出针,并急按针孔。明·汪机指出烧山火“令天气入,地气出”。这里,所谓天气即是阳气,地气指体内寒气而言。杨继洲认为“夫实者,气入也……以阳生于外,故入。”说明要达到阳气入内,充满腠理的目的,就需从阳(外)引阴(内),将天部所生的阳气逐层引入地部,则阳胜于阴,而阳气自回,热感自生。对于各家理论,宜综合分析,不必拘泥。

[操作方法]令患者自然口呼鼻吸,然后:1、随其呼气,用单指押手法将针进至天部(腧穴深度的上1/3处);2、紧按慢提9次,按针时以右手拇指向前捻转,以催其气至(如针下沉紧,则轻提1~2分,轻微回转以解除滞针);3、进至人部(腧穴深度的中1/3处),施术方法同天部;4、再进针至地部(腧穴深度的下1/3处),施术方法同天部,如针感强者即有热感;5、得热感后可将针由地部一次提到天部,稍停针随其吸气缓慢把针拔出,左手急按针孔。从天部、人部、地部分层进针,再从地部一次提针至天部的全过程,称为1度。倘无热生,可将针从地部提至天部,继续按上述方法施术,至热感产生。

[临床应用]本法一般用于沉寒痼冷,命门火衰,脏腑经络元气不足之证。如中风脱症、瘫痪麻痹,寒湿痹症,四肢厥冷,腹中寒痛,阳萎偏坠,五更泄泻等,亦可用于外感风寒。

[注意事项]一、一般用于肌肉丰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头部穴位不宜使用。二、刺激强度应根据病人针感反应的耐受程度来决定。三、如在天部或人部操作时,病人皮肤发热或出汗,或针穴附近,甚至全身有热感时,即不必继续操作。四、施术应适可而止,不可强求热感。一般而言,三度操作即可停止,如无热感则宜留针10~15分钟,往往可出现热感,提高疗效。五、每次操作刺激量较大,操作时间不宜太长。六、病人注意力应集中,细心体会针感,但医者不宜予以暗示。七、施术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成功。八、切实掌握进针、退针的层次和提插的幅度,要求层次分明,提插均匀,必须分清紧慢,不能模糊。九、手法熟练者,可不利用呼吸和九数操作,仅以提插为主,只有在针感不明显,或不得气时,才配合捻转等法。十、热感往往在酸胀感的基础上产生。出现部位因人而异,或先在施术处产生,以后扩散到全身;或先出现在施术腧穴的肢端,而后沿经延至全身;或先出现于对侧,逐渐波及另一侧。

10、提气法

[概述]提气法是由提插、捻转、提针等法结合的手法。始见于《针灸聚英》之“提气法歌”,《针灸大成》则载有具体的操作方法,指出:“提气法,提针从阴微捻提,冷麻之症一时除”。

[操作方法]将针刺入人部,紧提慢按,行六阴数(6、18、64次不等,可根据针下气至情况决定泻法次数),待得气后,左右捻针,同时将针轻轻上提至天部,使经气隆至。

[临床应用]本法用法祛邪扶正、疏导经气,专治顽麻冷痹。

[注意事项]本法一般在人部施术,操作时,动作宜缓和,用力宜均匀。同时,不论行提插泻法或补法。均宜在人部上下1~2分范围内进行。

11、透天凉

[概述]透天凉手法,是较常用的复式手法,由徐疾、提插、捻转、呼吸、九六、开阖等法组合而成。《素问·针解》篇说:“满而泻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金·窦汉卿《针经指南》有取凉感的针法。《标幽赋》则有“动退空歇,迎夺右而泻凉”关于凉泻手法的论述。明·徐凤《针灸大全》所载《金针赋》首先提出“透天凉”的名称,与烧山火手法并列对待。其基本要点是“先深后浅”,“慢按紧提”,行六阴之数,以及配合呼吸动作。根据《金针赋》透天凉手法理解,也是分三部(天、人、地)进行操作,每部紧提慢按,同时配合捻转泻法,待针下凉至后出针,出针时摇大针孔,出针后不按穴。明·汪机指出透天凉“令地气入,天气出,热可退矣。”这里,天气应指阳热,地气或指体内凉感而言。杨继洲认为“虚者,气也……阴生于内,故出。”说明要达到阴气隆至,必须在阳邪已退之后,阴胜于阳,才能达到目的。因此,必须从阴(内)引阳(外),将亢盛的阳热之气,由地部逐层引导至天部而宣泄去之,而后则所谓“倒阴”,寒凉之感自生,阳热之邪尽退。

[操作方法]令患者自然鼻呼口吸,然后:1、随其吸气,用舒张押手法;2、不捻转缓慢地将针插进至地部,在该部紧提慢按6次,提针时以右手拇指向后捻针;3、候针下气至沉紧时,则将针急提到人部依前法施术,连续紧提慢按6次,以保其凉感产生;4、最后将针提到天部,仍依前法施术。如此分三部操作,每部紧提慢按,并配以向右捻针,可有凉感。5、出现凉感后即可由天部随呼气急速出针,摇大其孔,不闭针孔。如凉感不至或不明显者,可依法继续施行。

[临床应用]本法多用于邪热炽盛,相火上炎,脏腑经络气火有余之证。如中风闭证、暑热病、高热、癫狂等。

[注意事项]一、透天凉手法适宜于肌肉丰厚的穴位,四肢末梢和头部穴位不宜使用。二、操作时刺激量应较轻,操作时间可适当延长。三、凉感较难以产生,不宜强求,在操作3度后仍未有凉感时,可留针10~15分钟。四、施术必须在得气基础上进行,否则不易成功。其他注意事项与烧山火相同或可类推,兹不复述。

12、阳中隐阴

[概述]阳中隐阴法,是在同一穴位先行烧山火,后行透天凉,补泻兼施,先补后泻的复式手法,系受《灵枢·终始》及《难经·七十六难》有关补泻先后兼施原则启发产生的。本法最早见于《金针赋》,《针灸问对》则加上针刺分寸的说法,并述其机理。《针灸大成》做了进一步阐发。目前临床应用,常以“二进一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补法和提插补法、泻法组合而成“二补一泻”的形式。

[操作方法]令患者口呼鼻吸,随其呼气,用单指押手法,将针进入天部,候其气至,即将针急插至人部。在人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紧按慢提九阳之数,也可配合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针,患者如有热感,稍停片刻,候热感消失,再令患者改为口吸鼻呼的呼吸,医生改用舒张押手法,将针缓慢地插至地部,再在地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慢按紧提六阴之数,也可配合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针,待针下凉感,稍停片刻,即将针提至天部,再稍停片刻,将针拔出,缓慢揉按针孔。

[临床应用]阳中隐阴法,以补阳为主,兼能清热,临床上适用于先寒后热的疟疾,或寒多热少,寒热错杂(内热表寒以表寒为主)、虚实夹杂(内实外虚以外虚为主)的杂病。

[注意事项]一、本法必须在得气的基础上进行,一般来说,在人部行烧山火法宜在酸胀感的情况下,地部行透天凉法宜在沉重、麻感的情况下施术。二、分层操作,必须严格按要求执行,切忌混淆。三、针法熟练者可不必配合呼吸,分二层操作,可先在腧穴5分深处行九阳之数的烧山火,后在腧穴1寸处行六阴之数的透天凉。

13、阴中隐阳

[概述]阴中隐阳法,是在同一穴位内先行透天凉,后行烧山火,补泻兼施,先泻后补的复式手法。此法与阳中隐阴一样,是受《灵枢·终始》及《难经·七十六难》有关补泻先后兼施原则发展形成的,首见于《金针赋》,《针灸问对》则加上针刺分寸的说法。在《医学入门》中却将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称为“龙虎交战”法。而《针灸大成》则对本法又做了进一步阐述。目前临床应用,常以“一进二退”的方法操作,以徐疾泻法和提插泻法、补法为主,组合而成“二泻一补”的形式。

[操作方法]令患者自然地鼻呼口吸,随其吸气用舒张押手法,缓慢的将针进至地部,在地部1分上下的范围内慢按紧提六阴之数,也可配合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针,如有凉感稍停片刻,候凉感消失,然后令患者改为鼻吸口呼式呼吸,医生改为单指押手法,将针退至人部,在人部上下1分左右紧按慢提九阳之数,也可配合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针,待热感产生,稍停片刻,将针拔出,缓慢揉按针孔。

[临床应用]阴中隐阳法,以泻热为主,兼能补阳,临床上适用于先热后寒的疟疾,或寒少,寒热错杂(内热表寒以内热为主)、虚实夹杂(内实外虚以内实为主)的杂病。

[注意事项]针法熟练者可不用配合呼吸,分二层操作,即在腧穴1寸深处先行六阴之数的透天凉法,后在腧穴5分处行九阳之数的烧山火法。其他可参照阳中隐阴法。

14、运气法

[概述]运气法是在《金针赋》“进气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手法,始见于《针灸大成》。其法是在穴位中行提插泻法,配合针尖方向与吸气,以调节针感走向,促使气至病所。

[操作方法]先将针直刺入穴位人部,紧提慢按,行六阴数(6次或18次),待针下得气,将针微微退出,针尖扳倒约45°,朝向病痛部位斜刺2~3分,令病人吸气5口,以使气引向病所。

[临床应用]本法有催气、行气作用,以疏通气血,去壅决滞,为专治疼痛而设。

[注意事项]施术时,先行纯阴之数,针下气满即有明显感应后,便扳倒其针。本法与龙虎交战法同有住疼移痛之功,但本法多用于远隔部的穴位。

15、子午捣臼

[概述]子午捣臼法是以捻转、提插为主,并结合徐疾补泻组成的复式手法。子午,即左右捻转;捣臼,即上下提插。始见于《金针赋》,明代以后医家均承袭之,认为有导引阴阳之气的作用,可治疗“蛊膈膨胀之疾”。现代有人强调本法操作应以频繁的捻转、提插为要务,从而达到“针转千遭,其病自消”的要求。

[操作方法]下针得气后,将针上下提插,三进二退,如此3度,计为九入六出。即在进针时分三部,每部紧按慢提81次;退针时分二部,每部紧提慢按64次。同时,在紧按慢提时,结合左转针;在紧提慢按时,结合右转针。这样在每度行针时三进二退,要在五个分部内提插捻转371次。3度行针,共提插捻转1113次。

[临床应用]本法可导引阴阳之气,壮阳以制水,补阳兼泻阴,能治疗阳气不行,水湿泛滥所致的水肿、鼓胀。

[注意事项]本法施行三进二退分五部操作,需掌握穴位深浅,以确定分部。另外,本法多在腹部操作,需注意针刺的深度和角度,以防误伤内脏。

中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