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的学习机制,问为什么的时候大脑中发生了什么

 新用户1296RLlw 2021-07-31

Deep-Sci:"-sci-"源自拉丁语的"scientia"(知识)

科学的目的在于帮助人类了解、“知道”周围的世界

这样,你就能保持 conscious 并且 prescient

学习科学的主题,我们讨论了个性化的学习、游戏化的学习、协作化的学习、相关性的学习、多元化的学习、技术化的学习。

这是现在的学习方式,更是未来的学习趋势,它不仅取决于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程,也取决于我们对自身的理解。

是的,总体来说,学习是开放的。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多学科交叉的认知科学的形成使得学习正式成为认知科学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人们对学习和教育的认识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之父威廉·詹姆斯曾经说,“教育是艺术,不是科学”。

近百年来,传统教育学与心理学关系密切,而心理学最初源自哲学,直到冯特将其变成实验室的研究,心理学才逐渐变成科学。

但教育真的只是一门艺术吗?

从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反射的研究到行为主义的教育学尝试,试图实证地科学研究学习过程的努力一直没有中断过。

而中国教育学者非常崇拜的皮亚杰则被认为是第一个把教育视为科学并进行实证研究的科学家。

皮亚杰认为,“在生命和精神之间,或是说在生物和心理之间不存在边界。当一个有机体基于他已获得的经验,并适应新的环境时,那就是心理过程。”

在人类历史上,学习在不断地发生变革,比如课堂的组织规模。得益于神经科学的发展,现在我们对大脑的认识远远超过了之前。

我们知道学习的过程有多么复杂,我们也知道什么可能是最重要的部分,我们还知道学习这件事上,个体的差异有多大,这与我们当前的学校系统致力于标准化的教学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还知道,教学的形式,不,应该说是终身的学习过程的形式,取决于很多方面,它取决于大脑的生物平衡,取决于环境、社会、文化、行为和心理因素等。

而当我们研究学术方面或者一些特定问题的时候,就可以在这些挑战中去学到更多。

所以,一个可以跨越国界的符合统一标准的教学系统是无法构建的,也无法产生真正积极的作用。而对于这种完全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公众舆论方面也越来越偏向于负面的评价。

即便如此,我们还是需要非常谨慎地处理这件事情,学习的过程非常复杂,如果太过于激进地去做一些重大变革,也许达不到我们真正想要的效果。

目前的许多研究是在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并没有做真实的试验,没有人知道将其放在真实的复杂环境中是否还会有同样的结果。

其实,变化可以或者说应该从教育行业本身开始,教育者们需要学习一些神经科学的知识,真正理解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允许学生做一些个性的选择,然后逐渐延伸。

尽管强调了学习的开放性、个性化以及其他各个方面的变革可能,我们依然需要清醒地意识到,目前的教育系统其实也符合许多学习者的需要,有研究表明,这个比例至少达到40%以上。

现行的教育系统是基于国家、军队和教堂的需要而形成的,世界在发生快速的变化,教育系统确实需要做出一些改变,学习也需要变得更加开放、更加多元。

我们先来谈一谈,神经教育学。

神经教育学——The student’s brain is the workplace of a teacher.

昨天的老师在昨天的课堂上教授今天的学生如何去解决明天的问题。

近20年来,我们拥有了一些可以让我们看到人类身体内部的设备,包括我们的大脑,用非入侵的方式。

这让我们可以知道如何控制学习过程的一些机制,神经生物学家做的一些研究表明,目前教育系统的教学模式其实并不一定符合大脑的学习机制。

许多人认为现代教育的最大问题是学生们缺少学习的动力,那么,更进一步的,到底为什么学生会对校园里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和渴求呢?为什么大部分的学生会觉得学习枯燥乏味呢?

人类的学习机制,最前沿的神经科学研究成果……学校里的教育者们应该尽快了解相关的知识,正如曼弗雷德·斯皮策教授所说的,“学生的大脑是教师们的工作场所”。

教师需要对自己的“工作场所”加深理解,更需要弄清楚到底是什么阻碍了自然的学习进程,如果不想这么做的话,虽然怀抱着教育理想,却依然可能做不利于学习的事情。

被认为是最大问题的学习动机,其实本该是在天然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驱使下自然发生的事情。

驱使人类探索这个世界的最大动力就是好奇心,我们天然会被一些不常见的、有趣的、未知的事物所吸引。当大脑中的神经元产生突触传递的时候,学习就发生了,而这种突触传递是需要突触小泡内的递质来完成的。

当突触前神经元传来的冲动到达突触小体时,小泡内的递质就从前膜释放出来,进入突触间隙,并作用于突触后膜,如果这种作用足够大,就可以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发生兴奋或者抑制作用。

新的神经细胞之间也会产生联系,但是大脑是不能被强迫和被动地释放这些物质的,并且也不需要——每次只要当我们看到有趣的事物时,神经系统就会马上释放出神经递质。

以上神经科学知识表明,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学习环境的质量、使用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本身。 

太多中性的单调的文本描述、太多定义和规则,都是造成学习机制障碍的原因。

我们对大脑及学习机制运作的方式的了解让我们知道创建新一代教学内容的必要性,而科学的任务和练习也同样重要,活动的形式决定这是否需要持续跟踪一些边缘系统。

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学习——并非以学校所规划的方式。

神经教育学的一些假设:

  • 神经网络的结构与活动有关,所以每一个学生的大脑都是不同的。

  • 人类的大脑是一个社会器官,所以团队协作应该在学校引起重视。

  • 如果内容不够有趣,学生的学习动机无法被激发,其潜力也就得不到发掘。

  • 大脑无时无刻不在问十万个为什么,因为它需要学习新东西。

  • 好的学习过程是有意思的,并且可以让人产生多巴胺。

  • 我们越深入处理信息,就越容易记住它们。

  • 情感是体验的标志,一个好的学校应该给学生们提供体验。

学习科学领域有非常多有意思的话题,明天我们继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