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了凡四训》纵横谈73 | 一个门口一个天

 周氏纵横 2021-07-31

一个门口一个天

“一个门口一个天”,是一句农村的俗话,老母亲常常挂在嘴上。小时候,对这句话没有什么感觉,因为一来年龄小、涉世未深;二来小时候的农村,家家户户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差距。你家今晚吃双飞蝴蝶,我肯定知道;我家来了亲戚,割了一块豆腐、煎两个鸡蛋,你也清楚;家庭之间没有很多秘密,当然这些都是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的。到城市居住之后,尽管是住在同一条村、一个街道,甚至是同一栋楼,就算是邻居,但相互之间了解还是非常少。当然没有人会去专门打听他家的事情,所以想起农村这句俗话,用来形容今天的城市邻里之间的关系,似乎更贴切。

“一个门口”意味着一个家庭,从古到今,无论贫富,一个家庭的门面还是要讲究的。大众都明白,每个人对待门面的态度虽然不尽相同,各家各户实际情况也不一样,但内心深处的“面子”都是需要的。例如小时候我们家里穷,但要是有亲戚来了,无论如何也要给亲戚整一顿像样的,而且我们家小时候有个规矩:小孩子不能和大人亲戚一起吃饭。用意其实非常简单,就是要先照顾好亲戚。让我印象很深的一次是有个远房亲戚过来,家里杀了一个瘦瘦的鸭子,一半招待客人,一半给亲戚带回去,给我们姐弟几个只留下半盘薄薄的鸭汤。因为我最小,看到什么都被吃完了,结果“哇”的一声就哭了,老妈只好再煎个鸡蛋把我哄住。

“天”也可以代表一个家庭,但具体来说是指一个家庭的家风、家庭情况、家庭接人待物的方式等。“天”是靠家庭每个成员共同托起来的,所以假如一个家庭的主干人物倒下来就被形容为“天”塌下来了。“天”的本质其实是德,有德的家庭,“天”塌不下来。德愈大,“天”愈大。例如云谷禅师告诉了凡先生:“世间享千金之者,定是千金人物;享百金之产者,定是百金人物;应饿死者,定是饿死人物;天不过因材而笃,几曾加纤毫意思。即如生子,有百世之德者,定有百世子孙保之;有十世之德者,定有十世子孙保之;有三世二世之德者,定有三世二世子孙保之;其斩焉无后者,德至薄也。”“天”并不是不变,假如家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立志修德、积德,这个家庭的“天”一定与众不同:风和日丽、阳光明媚的日子一定会更多、更长久。

“一个门口一个天”是“家家有难念的经”的另外一种说法。有时候我们看人家,觉得人家过得好,或许我们只是看到人家所谓风光的一面。生活当中常常是你看我好,我说你好。小时候,有个邻居家里情况和我们大家都差不多,但这个邻居家的女主人走路看人常常是不可一世,有种高人一等的感觉。其实她相貌非常普通,出身也很普通,但她生了三个儿子,所以自豪得很。她还常常在那些没有生有儿子或者只生一个儿子的邻居面前有意无意地表达她的高傲:“哎呀,我最渴望生个女儿了,但算命地说如果我再生一个还是儿子”。所以,有不少邻居都羡慕认为这个女主人“命好”。而现实当中这个“自叹命好”的女主人,也没有好到哪里去。首先她几个儿子没有读书,年纪轻轻就出来打工;其次是大儿子出了车祸,结婚十几年都没有生育;二儿子做了人家的上门女婿,家庭也是非常普通;小儿子开个小餐厅,勉强度日,只生了一个女儿。有一次这位邻居到我家吐苦水,就差没有“一把鼻涕一把泪”。不知道那些当初羡慕她“命好”的“短视”邻居,今天如何看。

“一个门口一个天”意味着要懂得尊重别人的“隐私”、别人的“天地”。别人的“天”无论大小美丑,都受到法律保护。例如没有经过别人的允许,不能随意进入他人的房子、破坏他人的“天”。我们国家这些年来,越来越重视物权法以及物权意识的建设,尤其是坚决反对那些暴力拆迁的行为。古人有所谓“不共戴天”之仇,过去也曾经出现一些“以死相拼”的行为,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天”大的事情。

东边日出西边雨”,描写的是不一样的“天”;有的地方干旱,有点地方洪涝,也是因为“天”不一样;“无法无天”可以被形容为“罪大滔天”。但“天”始终只有一个,不过每个人都有自己心中向往的“天”:“天下大同”、“天下一家亲”;每个人还需要面对现实中的“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

世间的“天”总是有缺陷的,所以需要我们用“德”来修补,唯有经过不断修补的“天”,“天”才会是“五颜六色”,才会更加美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