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猫眼观史 2020-08-22

自打十五世纪以来,俄国似乎就一直走在侵略扩张的路上,而且似乎乐此不疲。从当初仅仅只有数万平方公里的莫斯科公国,再到后来两千多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及至今天世界第一领土大国的俄罗斯,貌似俄国的地盘已经足够大了,为什么还要坚持不懈地进行领土扩张呢?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原因很简单,俄国的大片领土地处高纬度寒冷地带,河流的结冰期特别长,土地的耕种期特别短,而且粮食作物的生长周期短、社会生产的环境条件差。总而言之,这里想要发展极为艰苦,所以历数俄国几个世纪以来从未停止的侵略扩张,本质上就是在寻找两样东西——适宜耕作的土地和暖水港。

俄国领土的扩张

向东向南,从十七世纪中期染指清政府管辖下黑龙江流域,再到十九世纪中期夺取朝鲜半岛,以及在日俄战争期间抢占旅顺控制权,都是为了寻找在太平洋沿线上的暖水口和出海口;

向西向北,从击溃瑞典夺取波罗的海的控制权,到击败奥斯曼帝国和土耳其帝国获得黑海和土耳其海峡的权益,都是为了在大西洋沿岸上争取立足之地。现如今俄罗斯在太平洋和大西洋沿线的暖水港虽然还是捉衿见肘,但毫无疑问,领土扩张为俄国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选择。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而在另一方面,俄国的农奴制和封建君主专制一直是限制生产力发展的束缚,所以相比于西方国家,俄国缺少推动经济有效发展的动力。而落后的封建思想和与西欧国家之间的相互排斥更阻碍了俄国的思想解放,导致俄国的社会发展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因此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下,俄国想要攫取财富积累资本,最好的办法就是通过侵略战争掠夺资源,通过对领土的侵占来积攒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始条件。

比如说在占领西伯利亚地区以后,丰富的毛皮资源便落入了俄国人之手,而利润丰厚的毛皮生意也被俄国人所垄断。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俄国长期依靠领土扩展来发展的模式,正所谓“无土不欢,噬土成性”。甚至就算在今天,这种固念依然存在,正如俄罗斯总统普京所说的那样——“俄罗斯的边界没有尽头”,为何没有尽头呢?因为领土扩张永远不会止步!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话又说回来,俄国虽然长期以来依靠领土扩张的方式攫取资源和财富,但从战果来看,真正的胜利并不多,恰恰相反,多数战争是以惨胜或者失败而告终。

俄国人虽然生的高大威猛,而且素来有“战斗民族”的美称,但事实上,他们并不善战,之所以能够夺取如此广阔的土地,绝大多数是依仗了自己的人口优势。

为什么在这里侵略扩展如此困难呢?

其中多半原因要归咎到寒冷的气候头上;前面已经说到,俄国大部分领土都位于高寒地带,这里冻土面积广阔,非常坚硬,无形中便给守城部队增添了一层防御,而且寒冷中士兵的往往难以施展开来,炮火枪械更是容易失效,再加上这里粮草供应非常不便利,对于进攻方来说,打起仗来极为困难。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这样一来,俄国虽然能够凭借人口优势和旷日持久的作战来消灭临近的国家,但对于距离稍远的欧洲国家却无能为力。同样的,欧洲国家虽然觊觎俄国的大片领土,但考虑到那里恶劣的环境,也不得不饮恨放弃!

当然,也有那不服输不信邪的,比如说拿破仑,再比如说希特勒,曾经的拿破仑横扫欧洲,所向披靡,然而却偏偏在远征俄国的过程中遭遇大败,为法兰西帝国的覆灭埋下了种子。

二战时期的纳粹德国虽然拥有当时最为强大的机械化兵团,而且士兵斗志高昂,但面对死守城池的苏联红军,却终究是败在了低温酷寒之下,最终不得不退出俄国。强如拿破仑、希特勒这样的枭雄,尚且不能奈何俄国这片酷寒之地,其他人还能怎么样呢?

综上所述来看,想要在俄国特别是西伯利亚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搞入侵是相当困难的,且不说这里在低温寒风的环境下难以被攻克,由于这里终年寒冷,农业生产和资源开采都相当困难;再加上如此面积的土地必然需要大量的人员来管理和驻守,所以就算是打赢了战争也恐怕难以完全掌控。在这重重因素之下,西伯利亚地区虽然面积广阔,但却成了无人问津的“荒地”。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俄国到底是不是“白捡”了西伯利亚?

仅仅是这样的描述恐怕难以真正说明西伯利亚的寒冷,咱们不妨以气温统计来说明一下。

根据气象台统计,位于西伯利亚地区的伊尔库茨克气温常年位于零摄氏度以下,其中一月份左右平均气温更是低至可怕的零下三十度!试想一下,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生活,该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然而低温还不是最可怕的,由于地处高纬度,导致西伯利亚地区白昼时间短光照不足,粮食产量往往很低,再加上适宜耕种的土地本来就不多,所以西伯利亚的粮食问题是当地居民需要克服的首要难关。

而且气温过低导致当地的河流长期处于冰封期,陆路交通本来就不发达,现在又碰上航道停运,可想而知西伯利亚地区交通之不便。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实际上,西伯利亚地区期初是有一个国家的,名字就叫做西伯利亚汗国。然而在这样一片偌大的国土上,却只生活着二十万左右的居民。啥意思呢?平均几十平方公里的地盘上,就只有一个人!可想而知,这样一个人口稀疏的国家根本没有组织防御的能力,所以当年沙俄轻轻松松就占领了这里,并将其纳入俄国的版图。

而在西伯利亚被纳入沙俄以后,几乎在没有遭遇过任何实质性的入侵,这一方面跟众多临近的国家无力匹敌沙俄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咱们前面提到的那些,既缺粮又缺人,关键是这里还难以打理,既然如此,谁还懒得去入侵西伯利亚呢?怪不得有人会说“西伯利亚完完全全就是被俄国给百白捡了去”。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不是白捡,西伯利亚地区也是俄国通过战争拿下的

其实说“捡”也不准确,毕竟这里是当年沙俄出兵打下来的,而且再后来的法俄战争和苏德战争中,俄国人都曾为保卫这里的领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而其他心有觊觎的国家,却又无力从俄国人手里夺取,所以西伯利亚地区落在俄国人手里无可厚非。

当如今来看,俄国人占据着西伯利亚却是赚了大便宜的。

首先,西伯利亚的存在极大地壮大了俄国的国土面积,使之成为全世界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这也让他在同不少欧洲国家的较量中占据上风;

寒带的侵略扩张究竟有多难?为何说俄国“白捡了西伯利亚”?

其次,包括西伯利亚在内的远东地区拥有极为丰富的矿产资源,这位俄国的后续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而能源恰恰是一个国家的发展之基,饶是二战时期的日本和德国,即便兵势再强大,缺少了矿产资源的支撑也只是纸老虎而已;

最后,伴随着农业生产技术和品种改良的进步,有力地促进了俄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为解决俄国贫困人口的粮食问题贡献颇丰。

这样来看,西伯利亚还真有点“捡了个大便宜”的意思,毕竟它的存在对俄国的政治军事以及生产和文化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立删!

【抄袭必究,欢迎关注、评论、点赞、转发,每天更新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您的认可是我最大的动力!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