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部经典三句话——《中庸》

 新用户65939KMQ 2021-07-31

一、关于“知道”、“知识”、“意见”与“智慧”

曾有一期《奇葩大会》,樊登在里面说,每个人的阅读能力是不同的,他的相对较强,所以他通过分享他的读书来科普知识,来引导大家读书,成立了樊登读书会。

当时的我觉得这是很让人兴奋的理想,是有需求和意义的,并且是有社会正效应的,虽然还不是我的需要,但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但是当我自己开始输出并且考虑如何输出更好的时候,我想这又回到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话题,阅读能力是可以锻炼的,只有经过真正痛苦的理解与批驳,知识才能够被理解,而不是被记住,所以引导大家自己阅读思考比起分享可能更是这条道路更恰当的途径。

就像今年年初一片很火的朋友圈文章《罗振宇的骗局》,你以为买到的“知识”,其实买到的是“知道”。就像有一期奇葩说,讨论如果知识能够被一键同步,应不应该支持,陈铭和詹青云的神仙打架着实火了一段,有关知识是客观的规律还是主观的对规律和知识认知的讨论着实难得。

知识是客观还是主观的,并没有戳中我的痒点。他们的讨论过程戳中我痒点的是,我突然意识到,无论知识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它都是抽象的。是的,走着走着我迷失了起点,走了好大一圈,我才又发现知识是从具体到抽象的,这个直接通过来这么简单的道理。

知识的被抽象是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是为了缓解人最初的无知,像一个小人站在白茫茫的一片雪原,找不到着力点时的无助而迷茫。但是,为了缓解无助和迷茫,我们将具体上升到了抽象,又把抽象分成了若干学科,又把学科分成了若干领域,形成了无数的知识,“抽象”的也变得复杂繁多了,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却变得越来越焦虑而迷茫了。为什么为了不无助而迷茫,我们走了几千年却走进了焦虑而迷茫?

其实最开始,我只是想了解这茫茫雪原,也只是想把自己在这雪原中安放。此时当只剩下我与整个世界并行,好像知识又不是够高的了,至少不是我该焦虑的了。我今天在《青年对话录 人与知识》中读到一段话:主体的认知,以我观之就是意见。以物观之,就是知识。以道观之,就是智慧。

让我们走出无助的是知识,但是让我们走出迷茫的应该是智慧。

二、关于经典

所以我的读书计划从今年开始,立志向经典转移。

把更多的知识私有化成自己的,是进一寸有进一寸的欢喜。放弃我所拥有的,转而在世界中找一处安放我,是退一步有退一步的宽阔。

三、关于“一部经典三句话”

我是喜欢樊登为自己寻找的事业、目标和社会价值的,喜欢到,自己也开始思考,在读书的课题上如何输出更有价值。

现在的我想到的是两步,一是降低开始读书的门槛,从易到难更容易开始一个习惯,这样渐渐的建立起读书的习惯和理解的能力,这是前两篇书单的初衷;二是,建立吸引,还原场景,加强对话,建立兴趣,是开始之后的深化过程,因为兴趣而来,因为快乐而继续,这是一部经典三句话的初衷。

我希望能以我能的体验去领悟经典中的经验,让一般上升到具体,形成一个与现实世界较近的场景。

四、关于《中庸》中的三句话

我是一个比较普遍的,成长在西式格式了的中式校园教育中的90后,曾经我知道《中庸》,知道孔子,知道很厉害,但是一度他们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文言文翻译和古诗词默写。曾经于我而言,中庸甚至不是一个偏向于褒义的词汇,感觉就是做和事老嘛,太不符合少年人对个性的追求了,甚至一度总觉得这个词有着的是厚黑学的智慧,是老油条的处世观。

为自己曾经的没有了解就臆测的理解觉得耻辱,我选出了三句《中庸》节选分享给过去白痴一样的自己。

1. “平和”可以是一种追求。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有一期奇葩说,宝藏男孩薛兆丰分享,生命是拿来虚度的,拿来浪费的,拿来换各种快乐的。而旁边的蔡康永用一个惊奇的口吻回复,他认为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快乐,而是平静。

那瞬间我是很触动的。人追求的是每天开心吗,听着好像很对,可能每天都开心吗?不会,如果有那个状态,那已经成为常态,开心时向上偏离了常态,这也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所以从自己出发,或许“平和”真的可以成为一种追求。

这句节选原文前半句是一种状态,是某一个时间点,后半句则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应对变化。在“中庸”中,中即为对,庸则是持续,也是一个时点,和一个时段。一个人做对一件事情不难,难得是一辈子做对事。没有足够的世界观、价值观支撑,做好人是一件很难、很累的事情。所以所谓中庸,真的需要是内心认同的一种追求。

当每个人都从自己出发,追求“中和”的状态,就是孔子所坚持的理想“万物并育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不排他,甚至不竞争,水至柔而纳万物的度量。

2. 我的选择只与我有关。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而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做学生的时候,体会不到上不陵下,下不援上的稀有,更体会不到,那些真的做到的人坚定的内心。不知晓真正的不公、苦痛与无奈,体会不到怨天与尤人,更不知道不怨天尤人的人强大的内心。

曾经,对自己的评价体系很简单,好好学习、不做个坏孩子,我对自己的评价标准和外在也简单的一致。后来,生活复杂了,比着比着,世界好像给了我很多标准,而我对自己好像找不到了标准,一边鄙视一边艳羡,一边艳羡一边犹豫,想好了不犹豫又脱不了苦恼。

(图为被国家隐藏半个世纪的核司令程开甲)

不知道哪个瞬间,想通了,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我的选择只与我自己有关,所以才真正理解了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理解了,正己而不求人,则无怨。只有只与自己有关,才能做到即使遁世而不见知,却不悔。

3. 起点与过去都可以不重要。

或生而知之,活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

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一段时间有一个词很火,“原生家庭”,一度我也沉浸在这个理论当中,似乎一下子就找到了跟自己和解的理由,但是找到了理由却很难通过这个理由做到真正的和解,我还是那个因为与更好的我不同才需要被和解的自己。

所以,行动比归因更重要,过去如果不对,那么它的意义应该是为我们排除了一种错误的方式,我们要做的只是汲取经验再出发。

起点不重要,起点唯一重要的或许就是定义你的“行动”究竟被成为什么。一个人就像一个圆圈,心灵作为圆圈的圆心,真诚与明善是直径的两端,从真诚到明善,这是先天本性的驱动。从明善到真诚,这是后天教化的杰作。所以孟子坚信性善、荀子坚信性恶,却都包容在儒家体系内,既然目标是中,四面八方,哪里走来又有何重要。

今天看到了一个好问题:

为什么西方的学术总是在争论中发展,而中国古文化却总是在被后人的不断领悟中,才认识到它真正的精神?

借着我最有体会的三句《中庸》,一起送给大家。

推荐两本书《高明的力量 中庸心解》与《青年对话录 人与知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