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福州世界遗产大会落幕 34项新晋世遗一览

 爱世界遗产 2021-07-31

今年新增的34项世界遗产分布图,欧洲占比50%

福州世界遗产大会今晚举行闭幕式。本次大会共有39个申遗项目,7月30日才审议完毕,其中37个项目获得通过,通过率相当高。两个未能闯关成功的项目分别是蒙古国的“鹿石遗迹及相关遗址,青铜时代的文化心脏”,以及波兰的“格但斯克造船厂——'团结工会’诞生地及欧洲铁幕倒下的象征”。
 
福州世界遗产大会新增世遗及扩展成功的项目


去掉3个扩展项目,本届大会共新增34项世界遗产,其中文化遗产29项,自然遗产5项。按照地区分布,亚太9项,欧洲17项,非洲2项,阿拉伯国家2项,南美及加勒比地区4项,欧洲正好占据半壁江山。
 
德国新增5项世遗,堪称最大赢家。法国新增4项、意大利新增3项紧随其后。新增两项的国家有日本、印度、伊朗、捷克、荷兰、比利时等国(注:英国也新增了两项,但因为“利物浦海事商城”遭除名,实际只新增一项)。我国新增一项世界遗产为“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截止目前,全球的世界遗产总数量增至1154项,其中文化遗产897项,自然遗产218项,复合遗产39项。
 
 下面,就来盘点下这34项新晋世界遗产。更详细介绍可参考福州世界遗产大会申遗项目介绍



中国
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泉州是10-14世纪繁荣的亚洲海洋贸易网络东端的商贸中心,宋元时期中国杰出的对外经济与文化交流窗口。22个遗产点包含行政管理机构遗址,多元社群宗教建筑和造像,文化纪念地史迹,瓷器和冶铁生产基地,以及由桥梁、码头、航标塔组成的水陆交通网络等,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港口、城市与腹地联动发展,整体繁荣的景象。


韩国
韩国滩涂
自然遗产

左右滑动

遗产地位于黄海东部的韩国西南和南部海岸,由舒川、高敞、新安、宝城-顺天滩涂4处滩涂构成,遗产区总面积1293.46平方公里,拥有22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候鸟,还栖息着47种黄海特有物种,5种濒危无脊椎动物。遗产地证明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韩国将在2025年世界遗产大会上申报该项目第二期。


日本
北海道·东北北部的绳纹遗址群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这是日本首项史前时代世界遗产,也成为日本历史最古老的世界文化遗产。该系列遗产由位于北海道南部和东北地方北部4道县的17个遗址构成,展示了从公元前13000年到公元前400年在东北亚发展起来的以狩猎-捕鱼-采集为基础的定居社会的出现、发展和成熟的变迁史。展现了日本北方地区早期文化的发展,从石器到陶器再到漆器的发展过程。

日本
奄美大岛、德之岛、冲绳岛北部及西表岛
自然遗产

左右滑动

遗产地位于日本西南部岛链的4个岛屿之上,含426.98平方公里的亚热带雨林,形成了一个弧形。岛上的动植物在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独立演化数百万年,形成独特而丰富的生物群落。每个岛屿都有其特有的明星物种。西表岛拥有极危物种豹猫西表亚种,这是日本唯一的原生猫科动物;冲绳岛北部拥有濒危物种冲绳秧鸡;奄美大岛、德之岛则是拥有濒危物种琉球兔。

泰国
岗卡章森林保护区
自然遗产

左右滑动

岗卡章森林保护区第四次申报终于成功,成为泰国第六项世界遗产。遗产地位于泰缅边境,喜马拉雅山、印支和苏门答腊动植物群区的交汇处,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这里发现了濒危植物物种,并与2个重点鸟区重叠,有8种全球濒危鸟类。遗产地是极度濒危的暹罗鳄、濒危的亚洲野犬、爪哇牛、亚洲象、缅甸陆龟和靴脚陆龟的家园,同时也是8种猫科动物的栖息地。
印度
特伦甘纳邦的卡卡提亚王朝千柱 (拉玛帕) 庙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千柱庙位于海得拉巴市东北约200公里处的帕拉姆佩特村,是一个由围墙围绕的建筑群中的印度教主湿婆神庙,建于1213年,据信施工持续了约40年,建筑和雕塑展现卡卡提亚王朝时期技术的文化特色。神庙位于林木茂盛的山丘和农田之中,靠近拉玛帕湖,与自然环境有机的融合。
 
印度
多拉维拉:哈拉帕文明古城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多拉维拉古城是哈拉帕文明的南部中心,位于印度西北部古吉拉特邦干旱的大卡奇盐沼地中。考古遗址在大约公元前3000-1500年间为人类定居点,由一座设防的城市和一片墓地组成,是同时期保存最完好的南亚次大陆城市定居点之一。复杂的用水管理系统展示了古人在恶劣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聪明才智。

伊朗
伊朗纵贯铁路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伊朗纵贯铁路是全球第4项铁路类的世界遗产。其联通了伊朗东北部的里海和西南部的波斯湾,穿越该国最大的两个山脉以及高原、森林和平原。这条全长1394公里的铁路始建于1927年,1938年竣工,展现了伊朗建筑师与工程师与来自不同国家同行的合作,同时铁路天险部分的桥梁、隧道和站台也体现了基于伊朗多样的地理条件所实施的选线和建设,展示了其在工程学和建筑学方面独具创造性的成就。

伊朗
豪拉曼/乌拉玛纳特文化景观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遗产地位于伊朗西部边陲临近伊拉克的扎格罗斯山脉腹地,展现了豪拉曼人的传统文化,这个库尔德农牧部落自公元前3000年以来一直居住于此。居民生活在恶劣的山地环境中,居住方式逐渐与之相适应,保存完好的村落建筑及独特的宗教仪式,令其在伊朗极负盛名。
沙特阿拉伯
希马文化区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奈季兰省的希马岩画位于沙特西南部的干旱山区,处在阿拉伯半岛的一条古老商队路线上,包含了大量描绘狩猎、动植物以及生活方式的岩画,时间跨度长达7000年。在这里安营扎寨的旅人和军队在不同时期留下了大量的岩画与铭文,一直延续到20世纪末,大部分都保持着原始状态。

约旦
萨尔特:包容之地与好客之城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萨尔特城是东部沙漠和西部地区之间重要的贸易纽带。在奥斯曼帝国统治的最后60年里,萨尔特成为外约旦首都和繁华的商业中心。各地商人来此定居推动了当地的繁荣。来自各方的能工巧匠,将此地改造成布局独特的繁华城镇。一大特色是用当地黄色石灰岩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筑和家庭住宅。城区核心部分有约650座重要历史建筑,展现了欧洲与本土传统的融合。穆斯林和基督徒之间的相互包容,独特的招待所和社会福利体系是当地人热情好客传统的实证。

科特迪瓦
科特迪瓦北部的苏丹式清真寺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该系列遗产由8座小型清真寺组成。反映了西非苏丹/萨瓦纳草原地区特有的苏丹式建筑风格。该风格被认为起源于14世纪马里帝国的杰内城。16世纪以来,这一风格向南传播到达萨瓦纳草原地区,为适应当地更加湿润的气候,建筑高度降低,并出现了更坚固的支撑。20世纪初期以来,科特迪瓦上百座类似风格清真寺仅有20座留存至今,这8座是其中保存最为完好的。


加蓬
伊温多国家公园
自然遗产

左右滑动

伊温多国家公园位于加蓬东北部的偏远地区,赤道从其间穿过。伊温多河流经公园,不仅命名了这片保护区,还形成了Koungou, Mingouli, Djidji三处壮观的热带瀑布,原始的热带雨林与穿行的激流和瀑布构成了极具美学价值的景观。遗产区面积2987.58平方公里。 伊温多国家公园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是600多种脊椎动物和 2000多种植物的家园,拥有极危物种非洲森林象,西部低地大猩猩且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干扰。


意大利
帕多瓦14世纪壁画群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该系列遗产由分布于帕多瓦老城区中心8个建筑壁画群构成了一组特殊的艺术品和建筑,展现了 14 世纪以乔托为首的不同艺术家开启了艺术史上重要的风格发展,艺术语言和壁画创作的重大创新。乔托在斯克洛维尼礼拜堂绘制的壁画,开启了新的风格,不仅影响了整个14世纪的帕多瓦,也为意大利文艺复兴及以后几个世纪的壁画作品奠定了基础。

意大利
博洛尼亚的拱廊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列遗产由博洛尼亚的12处拱廊及其周围建筑组成,它们的落成时间为12世纪至今,被视为该城总计62公里拱廊中最具代表性的部分。这些拱廊有的以木材建造,有的以砖石砌就,还有的以钢筋混凝土浇筑。拱廊常以带顶人行道和黄金商业区的形式出现,因而广受欢迎。拱廊已成为博洛尼亚城市身份的一种要素和表现形式。
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捷克/法国/德国/英国
欧洲温泉疗养城镇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该系列遗产由7个欧洲国家的11个城镇组成。这些城镇都以天然矿物质水源而发展起来,是从18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蓬勃的欧洲温泉疗养热潮的见证,这一热潮催生了一批大型国际化温泉度假村。温泉建筑群影响了温泉城镇的空间布局。这些城镇体现了人类价值观与医学、科学和浴疗学发展的重要交流。
德国
达姆施塔特的玛蒂尔德高地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在德国中西部城市达姆施塔特制高点玛蒂尔德高地上坐落着著名的艺术家社区,由黑森大公路德维希赞助创建于1897年,是当时建筑、艺术和手工艺领域新兴改革运动的中心,受到艺术与工艺运动和维也纳分离派的影响。这里是早期现代主义和社会变革的杰出象征,并影响了包豪斯等其他前卫艺术团体,对实验建筑、室内装饰和景观设计有杰出贡献。
德国
施派尔、沃尔姆斯和美因茨的犹太人社区(ShUM)遗产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ShUM一词由施派尔、沃尔姆斯和美因茨三座城市的希伯来语名称首字母组合而成,用以指代这三座城市中的传统德系犹太人聚居地。系列遗产由位于德国莱茵兰-普法尔茨州这三座城市的4个遗产点组成:施派尔的犹太教堂、沃尔姆斯的犹太礼拜堂建筑群和老犹太公墓,以及美因茨的老犹太公墓,它们是10世纪以来犹太侨民聚居生活的杰出见证。
德国/奥地利/斯洛伐克
罗马帝国的边界——多瑙河界墙(西段)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匈牙利退出申报后,令遗产地涵盖的罗马帝国多瑙河边境的长度从近千公里缩水到600公里,这是罗马帝国环地中海庞大边境的一部分。多瑙河界墙(西段)通过选择代表从道路、军团要塞及其相关定居点到小型堡垒和临时营地等遗址遗产点,及其与所在地形的关系,反映了罗马边境的这部分的特点。
德国/荷兰
罗马帝国的边界——下日耳曼界墙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从德国的莱茵山地到荷兰的北海沿岸,下日耳曼界墙由莱茵河下游左岸约400公里沿线的102个遗产点组成,是罗马帝国边境的一部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横跨欧洲、近东和北非,跨度超过7500公里。这些遗产点包括标识公元1-5世纪的下日耳曼边疆的军事和民用遗迹以及基础设施。几乎所有这些考古遗迹都被埋在地下,且保存状况较好。
西班牙
普拉多大道和丽池公园,艺术与科学的景观之地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这片2平方公里的文化景观位于马德里市中心,自西班牙式林荫大道的原型普拉多大道于16世纪落成以来不断发展,也成为西班牙首都地标。遗产地体现了18世纪开明专制主义时期对城市空间和发展的新理念,艺术和科学领域的建筑与工业、医疗保健和研究用途的建筑相得益彰,共同阐释了西班牙帝国鼎盛时期人们对乌托邦社会的渴望。
法国
科尔杜昂灯塔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灯塔耸立在法国吉伦特河注入大西洋的入海口的一块礁石平台上,是从波尔多出海的必经之路。现存的灯塔于1611年竣工,建筑设计参考了古典与文艺复兴的风格,拥有精细华美的雕刻和装饰,有“海上凡尔赛宫”之称。1823年,物理学家菲涅耳将他发明的光学透镜在科尔杜昂灯塔上首次安装,大大增强了光线的传输效率,更让它闻名遐迩。灯塔至今已经保持运作长达400多年。
法国
尼斯,里维埃拉的冬季度假城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地中海城市尼斯临近意大利边境,由于阿尔卑斯山脚下的温和气候和滨海地理位置,见证了冬季气候型度假胜地的演变。从英国人到法国人再到俄国人,冬季居民的异域文化影响,以及充分利用当地气候条件和风景的意愿,塑造了该地区的城市规划和兼收并蓄的建筑风格,使其成为知名的国际性冬季度假胜地。
英国
威尔士西北部的板岩景观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威尔士西北部的板岩景观展示了工业化的板岩采石和采矿给斯诺登山脉和谷地的传统乡村环境带来的转变。在工业革命期间,这些工业进程将农业景观重塑为板岩生产的工业中心。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初,该遗产地不仅在板岩出口贸易中具有重要国际意义,也在技术和熟练工人的流动中占据重要地位。遗产地也是材料、技术和人类价值观互通的杰出范例。
俄罗斯
奥涅加湖和白海的岩刻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系列遗产包含了位于俄罗斯卡累利阿共和国境内4500幅新石器时代的岩刻,距今约6000-7000年,是欧洲最大的岩刻遗址之一。这些岩刻记录了芬诺斯堪底亚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申报的系列遗产包括33处岩刻遗址,分布在相距300公里的两地:22处位于普多日区的奥涅加湖(共1200余幅图案),11处位于白海城区的白海(共3411幅图案)。奥涅加湖的岩刻图案大部分是鸟类、动物、半人半兽象,以及可能象征月亮和太阳的几何形状。白海的岩刻大多描绘狩猎和航海场景,包括相关工具以及动物和人类的脚印。它们显示出非凡的艺术品质,展现了石器时代居民的创造力。这些岩刻与定居点和墓地等遗址有关。
土耳其
阿斯兰特佩土丘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Arslantepe意为狮子山,得名于该地出土的狮子雕像。这是一个30米高的考古遗址,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南12公里处的马拉蒂亚平原。考古证据表明,这里至少在公元前6千年就已成为人类定定居点,一直延续到罗马时代晚期。遗址展示了近东国家社会的形成过程,以及先于文字出现的复杂官僚体系。
荷兰/比利时
慈善会定居点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该跨境遗产地包括4个定居点,其中1个位于比利时,3个在荷兰。它们共同见证了19世纪的一场社会改革实验:通过在偏远地区的荒地上建立农业定居点来缓解城市贫困问题,因为拿破仑战争导致荷兰联合王国满目疮痍,有三分之一人口靠救济生存,乞丐遍地。定居点按规划设有住宅楼、农舍、教堂和其他公共设施。在鼎盛时期大约有1.8万人居住在此。
罗马尼亚
罗西亚蒙大拿矿业景观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罗西亚蒙大拿是位于罗马尼亚西部阿普塞尼山脉的金属矿区,它是已知的最重要、最大、技术上最多样化的罗马地下金矿开采遗址。罗西亚蒙大拿是罗马帝国时期大量黄金开采活动的所在。自公元106年开始,在随后的166年里,罗马人从该地开采了约500吨黄金,并开发了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事。由于恢复开采计划有可能破坏采矿景观的主体部分,该遗产同时被列入《濒危世界遗产名录》。
斯洛文尼亚
卢布尔雅那的约热·普列赤涅克作品——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建筑师约热·普列赤涅克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在卢布尔雅那创作的作品展示了一种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奥匈帝国解体之后,卢布尔雅那从一个省级城市变为斯洛文尼亚人民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首都。遗产地由一系列公共空间(广场、公园、街道、长廊、桥梁)和公共机构(国家图书馆、教堂、市场、葬礼设施)组成,它们细腻地融入原有的城市、自然和文化环境,并参与塑造新的城市身份。这种高度情景化和人性化的城市规划方法,以及普列赤涅克独特的建筑语言,迥异于同时代的其它主流现代主义原则。

格鲁吉亚
科尔基斯雨林及湿地
自然遗产

左右滑动

该系列遗产由7部分组成,沿暖温带极其潮湿的黑海东海岸分布,纵向长度约80公里。丰沛的降水造就了古老的科尔基斯落叶雨林和沼泽湿地。遗产区覆盖了该区域现有的大部分沼泽,以及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温带落叶雨林,从海平面一直延伸到海拔2500米以上。此外,该地区栖息着19种濒危动物,特别是极度濒危的科尔基斯鲟,还是许多通过巴统廊道迁徙的濒危鸟类的关键中继站。
巴西
罗伯托·布雷·马克思庄园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这是第一个被列入名录的现代热带园林。遗产地位于里约热内卢以西,主体为巴西景观设计大师、艺术家罗伯托·布雷·马克思历时40多年经营的一个项目。他运用本土植物,借鉴现代主义思潮,打造了一个“活的艺术作品”兼“景观实验室”,并影响了现代园林的国际化发展。
秘鲁
长基罗天文考古遗迹群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长基罗天文考古遗迹群(公元前250-200年,估计为卡斯马/Sechin文化所建)位于秘鲁中北部海岸的卡斯马山谷,由沙漠中的一系列遗迹组成,其中包括共 13 座排列在沙漠的山脊上的太阳天文塔台。这些遗迹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共同组成一套历法仪器,利用太阳来界定全年的日期。不能不说,在两千多年前,这是一个人类天才创作力的杰作。
智利
阿里卡和帕里纳科塔大区的新克罗文化聚落与木乃伊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遗产地由3个区域组成,它们共同见证了约公元前5450年至前890年的海洋狩猎采集者文化,这些人居住在智利最北端阿塔卡马沙漠干旱且环境恶劣的北岸。在该遗址发现了已知的最古老的人工木乃伊化尸体的考古证据。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克罗人完善了其复杂的殡葬习俗,他们系统地肢解和重组了各个社会阶层的亡者的身体,以创造“人造”木乃伊。

乌拉圭
工程师埃拉蒂奥·迪埃斯特的作品:阿特兰蒂达基督劳工教堂
文化遗产

左右滑动

阿特兰蒂达教堂及其钟楼和地下洗礼堂位于阿特兰蒂达市,距巴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45公里。这个现代主义教堂建筑群于1960年落成,代表了对裸露、强化砖块的新颖利用。该教堂是20世纪下半叶拉丁美洲现代建筑在形式和空间方面卓越成就的典范,以资源的充分利用体现了对社会平等的追求,在满足结构要求的同时产生了卓越的美学效果。

扩展项目(3项)

荷兰
荷兰洪水防线
 [“阿姆斯特丹防线”扩展]
文化遗产
 


跟拱卫海牙和阿姆斯特丹的老洪水防线不同,新洪水防线是为了保护乌特勒支,建于1815年,长85公里,建在海平面高度的界线上,由9个泄洪区组成,可通过人造洪水来进行防御,而高地、道路、城镇和脆弱地点则由军事堡垒进行保护。扩展后该项目更名为荷兰洪水防线。
 

墨西哥
特拉斯卡拉圣母升天修道院和主教座堂的方济各会建筑群
[ “波波卡特佩山坡上最早的16世纪修道院”的扩展]
文化遗产
 


圣母升天修道院与主教座堂的方济各会建筑群是1524年方济各会抵达墨西哥北部领土进行传福音和殖民后,启动的第一个建设计划的一部分。位于今特拉斯卡拉州首府特拉斯卡拉城。 
 
 
波黑/捷克/法国/意大利/北马其顿/波兰/斯洛伐克/瑞士
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它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
[ “喀尔巴阡山脉及欧洲其它地区的原始山毛榉林”的扩展]
自然遗产
 


本次是该项目第3次扩展,进一步提升了该遗产地的突出普遍价值和完整性,至此该遗产地包含分布在18个国家的94个部分。



主要参考:

阿拉伯及欧洲地区五处遗产地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https://zh./news/bo-ji-ou-zhou-di-qu-wu-chu-yi-chan-di-bei-lie-ru-jiao-ke-wen-zu-zhi-shi-jie-yi-chan-ming-lu

中国、印度、伊朗和西班牙文化遗产地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https://zh./news/zhong-guo-yin-du-yi-lang-he-xi-ban-ya-wen-hua-yi-chan-di-bei-lie-ru-jiao-ke-wen-zu-zhi-shi-jie

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新增四个自然遗产地和三个文化遗产地 

https://zh./news/jiao-ke-wen-zu-zhi-shi-jie-yi-chan-ming-lu-xin-zeng-si-ge-zi-ran-yi-chan-di-he-san-ge-wen-hua 

全球多个文化遗产地被列入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https://zh./news/quan-qiu-duo-ge-wen-hua-yi-chan-di-bei-lie-ru-jiao-ke-wen-zu-zhi-shi-jie-yi-chan-ming-lu

世界遗产名录再增四文化遗产及一自然遗产

https://zh./news/shi-jie-yi-chan-ming-lu-zai-zeng-si-wen-hua-yi-chan-ji-yi-zi-ran-yi-chan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