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兰博2000 2021-08-01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

梅山小叟肖殿群

记得那时还在读初中。学校离家很远,无钱寄宿,每天步行。那天放学途中,有人拿了一本书,不知怎么就到了我手里。甫一翻看,书如磁铁我如针:我边走边看,爱不释手。

书主不耐烦了:“哎呀你那么喜欢这本书,就借给你看一个晚上吧,但明早必须还给我!”我如获至宝,大谢而归。

那时放学后是要赶在天黑前上山砍回一担柴火的。我将母亲留给我的一碗水煮红薯片狼吞虎咽吃完后,拿了柴刀与“茅枪”(柴扦)就上了山。不幸的是,我那时口袋里还揣着那本书呢……

天黑了,父母不见我砍柴回家,大急!后来我在山上实在看书不清了,却看到了山脚的火把,听到父母的呼唤,这才如梦初醒……

唉!砍柴山上害了我。那本鬼癞子书,就是梅山《耍谈经》!

梅山的书?那还是先说说梅山呗。

湖南西南有座雪峰山脉,东接长沙,南邻广西;西则沅陵,北至常德。其地达千里,其史五千年。据说,这里是中华文明三大始祖之一、远古战神和兵主蚩尤的故里,又说是蚩尤的余部及后代们最后的据点……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蚩尤)

雪峰山脉在历史上叫做昆仑山、会稽山、楚山、梅山。笔者至今也没有弄明白,民国时期是什么人、在什么年份、因为什么原因或者是出于什么目的,就亲自将梅山改做了雪峰山?

当年误我砍柴、害我被打得要死的那本《耍谈经》,作者就是湘西南梅山人--湖南省新化县游家镇东岭村。新化原属湖南的“宝庆府”(后来的老邵阳县),这一带称为“梅山”。其实大梅山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上述“其地千里”的大梅山只是广义梅山;今湖南省新化、安化二县才是狭义梅山,古称“上、下梅山”。新化为“上梅山”,安化为“下梅山”。

大梅山历史悠久,武事不断,文化深厚;历代文武故事,如云如江。据百度百科介绍,这里是中国梅山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蚩尤故里文化之乡、全国武术之乡、中国山歌艺术之乡、中华诗词之乡。神秘的“梅山文化”即源于此,就像被山上的千年青苔掩了一层又一层,藏金蔽玉。比如“梅山教”张五郎、梅山把师、梅山水师、梅山巫术、梅山山歌、梅山狩猎文化……等等,不胜枚举!

《耍谈经》的作者、百年“段子手”李义财(1881~1946),自号痴嘻儒士,从小诵读四书五经,擅长诗词歌赋,是活跃于梅山地区的土秀才。相传,李义财一生落魄,怀才不遇,放荡不羁,还曾酒醉当街撒尿。问他为何撒尿不避人?他说在我眼里,整个新化只有三个半人,这里哪有人?公差将他解到县衙,县太爷问他那三个半人都是谁?秀才报出的人名中却没有县太爷,这是明目张胆藐视县令,他被打入牢房。秀才在牢中无聊,就编写了这本《耍谈经》。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耍谈经》的成书时间约在20世纪20年代,至今刚好百年。李义财说,本书的写作目的是帮助人们“提万种欢乐,解一生忧愁”。作者诗云:“自幼读书苦琢磨,于今万事任吟哦。谈今博古般般会,说鬼道神样样多。集市场中夸好手,群英会上占先头。特刊一本耍谈录,传遍天涯散闷愁。”

《耍谈经》共分四卷。

第一卷是“解闷笑词”。就是讲笑话:一是讲一些人性虚伪的故事,比如用《说屁》讽刺那些在上司面前阿谀奉承、吹牛拍马的人;二是讲一些民间书生浪子的游艺活动或市井平民的奇巧纷争,如《三子吃酒》;三是讲一些倡导良善、讽刺无赖、惩处坏人、匡扶正义的故事,如《红栾心》。四是讲一些男欢女爱的性趣闻、黄段子。这个内容的份量有点大,笔者挑个含蓄一点的吧,比如《嘲念佛》:和尚调戏尼姑,尼姑屡屡不从。有一次尼姑在菩萨面前放了个屁,终于被和尚一把揪住。尼姑无奈,便偷偷跟那个和尚做了一次龌龊事。第二天,那尼姑却主动来敲和尚的门:“昨晚……我……又在菩萨面前放了一屁……”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第二卷是“洞房巧语”。闹洞房是梅山人喜闻乐见的婚嫁民俗,分“唱新人、猜谜语、讲故事、致贺词”四个部分。梅山地区古来风俗习惯特别,渊源久远,文化醇香;但反映在“闹洞房”上,就五花八门,内容丰富而繁杂。自从《耍谈经》进行了系统性的整理后,上百年来,梅山地区的婚嫁喜事,一般都按此书的程序和内容进行。事实上,《耍谈经》对“闹洞房”起到了“规范化、系统化”的作用。

第三卷是“奇巧谜语”。分为“字谜、雅谜、行酒令、绕口令”四种。除了在元宵节等时机“猜灯谜”外,这些奇巧谜语还常在文人的聚会活动中使用,以怡情养性,增加活动的趣味性,提高遣词造句和应急反应的能力。这种活动种类繁多、雅俗共赏,是梅山人喜闻乐见的游艺形式。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第四卷是“奇巧诗对”。比如梅山人在折扇上书写了“香莲碧水动风凉夏日长”十个字,其实是一首漂亮的回文诗:“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又比如对对子:一日,苏东坡的妹妹苏小妹在看《汉书》,苏东坡的小妾朝云笑她:“妹妹看书心思汉!”苏小妹一时语塞,羞得满脸通红;不久,嫂嫂朝云去河边洗衣,悄悄跟在后面的苏小妹“咚”地丢块石头溅了朝云一身。当时太阳大,朝云便以手遮额,想看看是谁?苏小妹见了灵感迸发,脱口而出:“嫂嫂怕日手遮阴!”

读《耍谈经》,我感到百年前后的人们,其文化素养、欣赏品味,差距还是蛮大的,也许是时代使然吧。现在一部手机在手,五花八门,包罗万象,其他的一切都变得寡淡寡淡如瘪屁。今人似乎文化水平都“不高”(如现在的年轻人都读不懂《耍谈经》了),他们只追求快餐式的阅读、浅显式的娱乐。那些网络小说越nǎo残、越古怪、越离谱,就越刺激、越好看、越畅销。对于手机上多如牛毛的东西,一笑而过便好,大家根本就不愿意花时间、费心思去琢磨、去领会、去评判。

比如,现在有的年轻人一见到以古体诗词形式排列的句子,早就走了个十万八千里,眦都不想去眦它,何谈去领悟《耍谈经》里的妙诗绝对?苏小妹去寺院上香,和尚出难题,将一个鼓槌插进一个金木鱼内,口念“俨然俨然”,请苏小妹对对子。苏小妹闻言见状,顿时面红耳赤,羞愧难对。等烧完香出来,色胆包天的和尚又问她:“对子对上了吗?”苏小妹答:“对上了。我用笔写在钟内,你自己去看。”和尚果然站在凳子上,将光脑壳伸进钟里一看,原来苏小妹在钟里写着“恰似恰似”……看到这里,你是否也能将当时的情景想他个活灵活现,笑他个东倒西歪?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过去一本好书可以读个一年半载,反复琢磨,津津有味。现在的中文系大学生连《红楼梦》都读不下去,而当年半部《红楼梦》一面世,还没印刷呢,手抄本就满天飞,撩得佳人才子个个欲死欲仙。梅山《耍谈经》其实也一样。《耍谈经》最早于1920年由湖南宝庆今邵阳市大祥区府门口“商务印书馆”出版;1938年由湖南新化青石街“文元书店”翻印;1946年8月由湖南邵阳县新化镇“梅书社”重印增本……据说这部书前后有10多种不同的印本,社会上还有很多手抄本,可见当时流传甚广,大受欢迎。

雅俗共赏的《耍谈经》是梅山人现实生活的真实反映,它是以阳春白雪的笔法去写下里巴人的情感,是属于下层老百姓自己的文艺。因此,《耍谈经》得到了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人们的普遍赞赏,成为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人们的谈资,真的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

但是,或许是因为里面的“黄故事”、“荦段子”太多、“少儿不宜”,《耍谈经》曾经被列为百年“禁书”。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带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思想去读《耍谈经》;甚至还可以用批判的眼光去看待其中的某些内容。只要排除了其中不利因素的影响,你就会发现,其实《耍谈经》是梅山文化的一个侧面反映,即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了中华文明、湖湘文化的精华与光辉。

梅山奇书《耍谈经》(山径肖殿群)

阅读具有浓郁梅山特色的《耍谈经》,对于弄懂梅山历史、了解梅山文化,是很有益的。我们弘扬中华文明,必须研究湖湘文化;研究湖湘文化,必须了解梅山文化;而要想了解梅山文化,那就先去读一读梅山奇书《耍谈经》吧!(2020.11.8)

作者简介

  肖殿群,男,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人,苗族。恢复高考第三年碰巧读了个大学中文系。曾两度从教,两次入伍,两番转业,两试经商。从军20余年,从政近20年。然从教几近误人子弟,从军并未疆场纵驰,从政不过芝麻小吏,从商不能御寒饱饥。故埋头读书,规矩做事,诚恳做人。是山径文学社创始人之一、社长、主编。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