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约定青青拜师,议年聚群情热烈

 太极璞谷斋360 2021-08-01

          八月中旬,青青拜师,设宴茶室附近的味先酒家,邀请常来往的一圈师兄师姐们参加。

          轩源这天一如以往,提前两个小时先到了茶室,让小珠也提前过来。

          小珠来到时,轩源正安坐着看青青打拳,看小珠进来,示意她坐下看。

         小明和青青的配合是成功的。只用了不足三个月,就把108整套拳的套路刨下来了。经过两个月的熟练,现已能整套连贯打出来。

         学拳时小明和青青立下约定,当青青能把整套拳打出来时,就拜师轩源。这一天如期而至。

         茶室里古琴悠悠,青青一身及膝的棉麻布衣,灵动秀气,让这108平添几分古雅。

         轩源不禁对小珠说:“青青穿这身衣服打拳,真是挺好看的!风格很一致,古朴典雅。”

         小珠也笑言:“青青对古典美有理解,也有表达,她的拳有灵气,不拖泥带水,看着清爽。”

         轩源点头笑:“打拳如果有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而且这东西符合自然,拳就有内涵了。青青打得不错,从开始学到现在,还不到半年,就有这个效果,假以时日,必然进步渐快的!”

        “拳架只是个博物馆,你们进去参观了,就要舍得走出来,不要迷恋馆里的东西。现在观察,说不定青青倒能先放下拳架呢!你们几个,对自己所练出来的东西难割舍啊!”

         小珠在心里转了几天的念头不由得窜了出来:“师父,您那天让建宇扔掉拳架,他反而有点糊涂了,后来和我说:'我拳都还没学会,就扔掉?都不知道扔掉了怎么打拳了。’”

        “拳架是培养体感的工具,像刚学不久的学员,打拳时对自己的身体都支配不了,身与心未能协调一致,哪硬哪紧有时自己都不清楚,扔了拳架,他都不知道该练什么了呀。”小珠说道。

         轩源:“这个是老生常谈,也是一条分岭线,很多人都与我争论过,说没有一,哪来二呢?或者口袋里啥都没有,又能放下什么?不是先练有,有了才能说放下吗?这些,都是执念于有啊!首先要放下这个!”

        “讲来讲去,我的意思是不假他物,心以明之。现在一说放下,反倒都拿起来,可见我不说,这个心执就一直存在。你们那么执着有,真有了就舍得放下吗?恐怕又有下一场维护。”

         小珠:“有这样的说法:师父您您已过了河,您已经练到了,当然可放下过河的船,而我们还在造船啊,还未渡过去啊,就放下?”

          轩源:“我没想过我练到什么,都是你们想的,你们总结的。我就是不断以松、空要求自己,不断在失败中总结,不断品味老师对我的启发,我哪敢停留在我左冲右突的地方呢!”

         小珠:“我自己的感受就是:体知慢,还要靠大脑记忆,打拳时身法步法心法等等各项要求,都不能周全,这里动那里塌的。我有尝试过干脆放开打,身是轻松了,自由自在了,但原来的缺陷也放大了……现在身心好像是两个体系运作,心未能控身……”

         轩源语重心长:“找到丹为要旨,有丹,这些问题就解决的。没有丹,再怎么样认真也不能探究的。”

         青青收势了,轩源表扬了几句,将较明显的失误讲一讲,重申斜身正身,百会、丹田要贴入天地轴,身体是被动无为的角度变化。出手出脚不能动丹,所有动作定丹以生发完成……

         再与小珠推手。轩源一过来,小珠已无反应的机会。他只要一虚,手就已到肩窝、夹脊。小珠本能地抵、挡,轩源则批评小珠:“小珠,你还是带着主观、放不下。推手时只守一丹,只有丹,再没其他!”

         小珠诺诺:“是不是需要引导,一点点感知呢?我是想放下,但不知如何才是放下,啥都不管地撒手,那不是放下吧,您也批评过的。现在我不是不想放下,却不知如何放下……”

         轩源无奈:“我也不知怎么做,我就是要自己放下,它就放下了。如果知道什么具体方法去做到,就已有很多人学到了。问题是它是心能理解到哪个层面,便体现出相关层面的相。你现在心念还是浑沌,身知慢是一个真实,但不是全部。想身知,也不是用你刚才强调的那些去知的。”

         这个结,要一点一点去解。

         诗婕、敏和等人陆续到了,青青换了一身衣服,一起去酒家包间。

         待人齐,小明清清嗓子,一本正经地说道:“今天,是青青拜师的大喜日子!我先表示祝贺!”

          包间里的气氛欢乐喜庆,阿深笑道:“青青不是小明教的吗?怎么不是拜你为师?”

         小明接:“我只是教些基本动作,青青学会拳架,就要师父教心法。我的时间太紧,来一次只能讲二十分钟左右,很多细节讲不了。”

          阿深才知道小明如何利用午休时间奔走两地,挤牙膏似的挤出一点时间,青青听他讲一遍,录下内容,自己练习,忘了就翻录像,教到哪学到哪,一直咬紧进度没有放松过,才有这个效果。

        “这两个都是神人!小明你是运气好,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聪明如青青的人学拳!我也好想找个这样的人教啊!”伟城边说边笑:“我教我老表,教了几次,后来他看见我就跑!”

         明昊则说:“我在家附近晨练,那天有个小姐姐说看到我打拳有好几天了,想跟我学。我第二天就换地方打了……”众人笑,轩源也乐得一说:“明昊,要受得了批评,也要受得了赞美。怎么人家一说跟你学,就不中定了呢?就算不教,也可以多与人讨论的。你这就是丢了。”

         明昊羞涩一笑,还是那般大男孩的纯真:“我还没学好,怎么能说教呢。起码要学到小明师兄这样的。”

         小明继续主持:“大家严肃点!青青,上来敬师父茶,行拜师礼。”

         轩源安坐正位,青青双手捧茶奉上,轩源双手接过,先敬天地,再敬先人,最后一杯一饮而尽。“青青,你是我徒弟了!”轩源对青青说,掌声即响起来。青青的嘴角,那颗小酒窝深深的,藏起今晚的喜悦。

         大家如平时的谈笑风生,小明则向轩源说:“师父,这次在瑶台,我们不是只顾着玩。我们和小余师兄、王腾师兄几个,各自谈了今年的年聚以什么形式,什么主题进行,有了一点粗略计划,趁现在人齐,大家看看怎么做更好!”

        “这届年聚,我觉得需要做一些变革。不要总是师父在上面讲,年聚是向师父汇报自己这一年来的心得和体会,所以集体的参与更重要。我希望大家都参与活动。那么一些活动内容要有所调整。”

        “上一次的年聚,大家都带了纪念品回去。这一届又以什么做纪念品呢?大家有什么好建议?”

         大家对这个话题反应热烈,一时间大家各抒己见,不断抛出金点子。

         敏和提议:“年聚的纪念品,可以做个视频集,把这一年的各地拳友的风采展现出来。每年制作一次,几年以后,可以看到一路过来的过程,年聚也发挥了年鉴的作用了。”

         小明击掌叫好:“这比发什么实物都好!里面有每个人平时的点滴努力,真正体会年聚的回顾、反思、轻装上阵的作用了。那么素材呢?”

         小珠说:“可以在群里和大家说明一下,让各地联系人负责上传当地打拳的视频给我,我让凯悦教我怎么编辑吧。”

          轩源看到大家热情高涨,也深受鼓舞:“前几年的年聚,都是以理论演讲为主,这一次要落实在拳架和推手中,主题就是回归太极态,就讲丹的状态,丹的妙用。以丹为中心,所讲所练,都为丹服务……”

         小珠忽闪念:“师父,上次您电话中与我说及慧明的情况,我后来打电话问蒲师叔,了解他的近况,我正打算待天凉一些,去一趟南安探望师伯。现在要收集各地视频资料,我正好可以趁便收集南安的108呀。”

         轩源闻言,表示赞可:“好啊!好!还可看看文治的伤,恢复得如何了。”

         慧明、文治,一年前还好好的。天有不测风云,两员大将先后出现意外和身病,也难怪蒲谷子近来隐也可见的忧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