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洛阳西晋往事:铜驼,不仅仅是一条街的名字

 文殊院士 2021-08-01

“铜驼暮雨”水墨画

2019年9月17日,第二届根在河洛客家文化论坛在河南省洛阳市举行。在论坛上,人们一次次提到“梦回铜驼”。83岁的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任洪渊特意作了一首长诗,题目就是《铜驼,铜驼》。

铜驼,就这样穿越时空,再次进入人们的视野。汉魏洛阳城的南北中轴大街——铜驼街,也被拂去历史的尘烟,再次引发世人的关注。

铜驼街

铜驼,不仅仅是一条街的名字

1700多年前,西晋王朝走到了尽头。因为永嘉之乱,大批中原士族不得不举家南迁,史称晋末衣冠南渡。他们被称为客家的第一批先民,汉魏洛阳城中的铜驼街,被视为客家先民南迁的出发地和必经之路。

铜驼街就这样被刻进了客家先民的原始记忆中。

汉魏洛阳城是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的都城,历代有所扩建。阊阖门是宫城正南门,铜驼街就是从这里开始向南延伸的。

据《魏志》记载,阊阖门在东汉时被称为雉门。曹魏时期,魏明帝“大治洛阳宫”,在南宫建起太极殿,并改雉门为阊阖门。这是一座象征帝王威严的礼仪性建筑,皇帝通常在这里登基,或接受四方朝贡。

阊阖门与宫城正殿太极殿、都城正南门宣阳门一起,构成了汉魏洛阳城的南北中轴线。铜驼街北接阊阖门,南至宣阳门,就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它因一对高大的铜驼而得名,铜驼后来成为皇权的象征。

铜驼街广场

铜驼街的标志

据《水经注》等记载,这对铜驼为汉代所铸。曹魏时期,魏明帝“置铜驼诸兽于阊阖南街”。《太平御览》里曾引陆机的《洛阳记》云:“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

“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年”这句俗语,也作“金马门外聚群贤,铜驼街上集少年”,由此可见当时人物之盛。

陆机从吴地来到洛阳,是在晋武帝太康十年(公元289年)。西晋王朝正处于鼎盛时期,他看到洛阳宫南金马门外,一对高大的铜驼夹路相对。在路的两侧,分布着太尉府、司徒府等,“驼高九尺,脊出太尉坊”。

这是陆机眼中的铜驼街。其实,铜驼并不仅仅是一条街的名字。

铜驼街牌楼

金谷与铜驼的兴废之叹

陆机运气不错,他携弟弟陆云入洛的时候,正值太康盛世。

“晋虽不文,人才实盛。”太康盛世催生了繁花似锦的太康文学,陆机和左思、潘岳一样,在当时的洛阳文坛上,是华丽的主角。

西晋文坛多才子,左思是其中的佼佼者。他耗费十年心血写成名篇《三都赋》,令洛阳城轰动,人们争相传抄,留下一个成语——洛阳纸贵。

如果说貌丑是左思的心病,潘岳则没有这种苦恼。他是典型的才貌双全之人,年轻时驾车在洛阳城中走一遭,总有爱慕他的女子往车上扔水果,因此留下一个成语——掷果盈车。

陆机与潘岳齐名,人称“陆才如海,潘才如江”。后人也常将陆机与才高八斗的曹植并论,唐代大诗人李白就说:“陆机作太康之杰士,未可比肩;曹植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驾。”南宋文学家叶适也评价说“自魏至隋唐,曹植、陆机为文士之冠”。

这些西晋文坛的代表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是金谷二十四友。晋惠帝时,他们依附皇后贾南风的外甥贾谧,时常在石崇的别墅金谷园中宴饮赋诗。贾氏倒台后,石崇获罪被诛,他们中的许多人也未得善终。

铜驼街的街面一角

金谷园因金谷水而得名,位于汉魏洛阳城西北的金谷涧中。石崇是西晋首富,将金谷园打造得犹如仙境,当时的名流以到金谷园参加聚会为一大乐事。

绿珠是石崇的爱妾,也是金谷园中最美的女子。她善吹笛,又善明君舞,令赵王司马伦的亲信孙秀垂涎不已。

公元300年,司马伦发动宫廷政变,囚禁贾南风,诛杀贾谧,石崇也被免官。孙秀大摇大摆地到金谷园要绿珠,不料绿珠性情刚烈,坠楼而死。一怒之下,孙秀将石崇押赴刑场。与石崇同时被处死的,还有他的好友潘岳。

在持续多年的八王之乱中,陆机的命运也被改写。公元303年,他兵败于洛阳七里涧,后遇害,被夷三族。

八王之乱后,是永嘉之乱。腥风血雨笼罩了洛阳城,无论是盛极一时的金谷园,还是繁华的铜驼街,都“繁华事散逐香尘”。后来,人们便以二者指代王朝兴衰,如金朝人庞铸就在《洛阳怀古》中说:“金谷更谁夸富丽,铜驼无处问兴亡。”

铜驼街掠影

名将索靖与铜驼荆棘

西晋代魏,是在公元265年。此后,晋武帝结束天下三分的局面,打造了太康盛世。他没料到,自己去世后,很快就爆发了八王之乱。他和祖父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前后只存在了52年。

八王之乱的爆发,起因离不开贾后专权。

公元290年,晋武帝驾崩,继位的是晋惠帝司马衷。晋惠帝智商不高,性格懦弱,却有一个精明凶悍的皇后贾南风。史载,贾南风貌丑心毒,权欲旺盛。她将皇帝丈夫抓在手心,把西晋朝纲搅成了一锅粥。

贾南风第一个要除掉的眼中钉,是晋武帝的岳父杨骏。杨骏大权在握,贾南风无法为所欲为。公元291年,她联络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发动政变,密谋诛杀杨骏,并将太后杨芷废为庶人,关在金墉城中冻饿而死。

后来,她又决定除掉太子司马遹。

司马遹是宫人谢玖为晋惠帝生的儿子,自幼聪明,与贾南风的外甥贾谧关系不睦。

贾谧年纪轻轻,生活奢靡,喜欢结交宾客。金谷二十四友依附他,潘岳和石崇甚至对他“望尘而拜”。他对太子司马遹态度倨傲,成都王司马颖看不过去,叱责了他几句,结果就被贾南风赶出了洛阳城。

铜驼街的墙雕

公元300年年初,贾南风将司马遹诳到宫中弄醉,让其抄写潘岳起草的“谋反宣言”。随后,太子被废,不久被杀。赵王司马伦以为太子复仇为由发动政变,诸王“你方唱罢我登场”,将西晋王朝推上了一条不归路。

其实,西晋王朝的这些乱象,早被一个人看在眼里,他的名字叫索靖。

索靖是西晋名将,也是著名书法家。《晋书》中记载:“靖有先识远量,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来,人们就以“铜驼荆棘”形容山河残破、国土沦陷。

预见了西晋将亡,索靖却无力改变什么。公元303年,他在领兵保卫洛阳时战死,时年65岁。

公元317年,西晋灭亡,“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这是一段抹不去的历史记忆,直到南宋,诗人陆游仍在发出“荆棘铜驼使我悲”的叹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