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工智能还是人工弱智?

 小单老师 2021-08-01

昨天去朋友家小聚。

一顿丰盛又美味的午餐之后,自然要泡杯功夫茶。喝茶时候我们都喜欢放点轻音乐。

于是老友就对着买的小雅智能音响说:小雅小雅,放首古琴曲。

小雅却回答:主人,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老友于是很是气愤的说道:小雅,你猪啊,怎么这都听不懂。

小雅依旧心平气和的说道:主人,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建议查看一下网络连接....

老友彻底无语,觉得小雅很弱智,我却,觉小雅智能音响很智能

于是引出今天的话题:到底是人工智能还是人工弱智?

其实关于大数据、区块链和人工智能以及深度学习,这几年炒得特别火,一度甚嚣尘上,搞得人人自危,焦虑满满。不少专家和学者都在严肃的讨论智能机器人什么时候会取代人类。

但从上面的朋友的例子不难看出,虽然人工智能近年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想要真正取代人类,目前还只是一个笑话。而且著名的科学作家和未来学家,写过《必然》、《失控》和《科技想要什么》的凯文凯利曾说:机器人的思维方式和人类是不一样的人类是又迟钝、又懒惰,但却是伟大的思想家,机器快速、准确,但却十分愚蠢。

说白了,人工智能机器人是靠各种算法和数据喂养进化来的,虽然进化的速度很快,但却不具备人类的情感和思考能力;而人类,虽然进化了几十万年才有今天站在地球食物链顶端的地位,但我们的进化是基于情感、感知以及复杂的思维方式,这点是人工智能模仿不来的。因此人工智能将来取代人类可能只是个伪命题。虽然无论从检索信息的能力,运算速度人工智能都甩人类几十条街,但人类靠着独特的思考能力和情感依然能够引领未来。就像手机是人类手的无限延伸,我想,人工智能机器人也将会是人类大脑的一个超强的外挂,能够帮助人类更高效的解决复杂问题。

比于人工智能取代人类,我更焦虑的却是人和物的关系问题。

哲学上,人和物是可以相互形塑,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人是物的主人,但当条件逆转,当物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无所不在时,人却有可能成为物的奴隶。比如人和手机电脑的关系,目前就是一种非常尴尬的现实。手机、电脑、以及各种智能软件和APP目前在疯狂的争夺人类的注意力和时间,而且是攻城略地,无往不胜。按照这种既定的节奏,其实不用等到人工智能真正的崛起的那一天,人类早已经是物的奴隶啦。

《共产党宣言》中曾说:资本主义是自己的掘墓人。其实这又何尝不是人类自身命运的真实写照呢。

人类,最终极有可能被自己给搞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