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踏春时,你也可以随口吟诵的那些诗词

 黎解财税 2021-08-01

春天来了,总是快乐的事情。

草嫩嫩的,绿绿的。

连风都是暖和的,柔柔的拂过脸颊,痒丝丝的。

前些天火遍神州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让国人们重燃起诵读唐诗宋词的热情。

于是,去踏青的你,是不是也要读几首有关春的诗词呢?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是宋代朱熹的作品。


据说朱熹未曾到过泗水,由于孔子春秋时曾在洙、泗之间弦歌讲学,故此这首诗其实说的是寻访圣人之道,以“万紫千红”比喻孔孟儒学的丰富多彩。

朱熹是南宋理学大师,理学也被封建社会奉为官方哲学。

强化“三纲五常”,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暂且不讨论理学功过,也不去探寻诗内蕴含的哲理,仅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说,这首《春日》字里行间让人真切的感受到踏春寻芳,生机盎然之美。


白居易的作品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好。


叙事诗《长恨歌》、《琵琶行》给后人留下佳句无数。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纵然没有读过他的两首长诗,却有相当多的人都曾经感同身受的吟诵过以上的诗句吧。

钱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钱塘湖春行》整体基调轻松明快,“早莺”、“春燕”、“浅草”、“乱花”,各有侧重,各有活力,最终汇成一幅饱含自然融合之趣的踏春行乐图。

都说看景不如听景,很多人慕名游西湖,却大多失望而返。

其实西湖之美并不完全在于四季十景,带着追寻和发现的心情去赏玩,便 会时时处处皆风光,点点滴滴尽景新。


美景若无人赏玩,是寂寞之景。

连杜丽娘游园时都不禁感慨,“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于断井颓垣”。

若你去踏青时,得见红颜少女三五人,笑着闹着,青春洋溢的面孔,纯净天真的笑颜,是否不禁也要微微展眉?

破阵子 春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
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
笑从双脸生。

晏殊是北宋著名的文字家,政治家。官至尚书,词为珠玉。

清明时节已属暮春,惜春之意溢于辞外。

斗草是古代闺阁中的一种游戏。

《红楼梦》中第六十二回“憨湘云醉眠芍药裀,呆香菱情解石榴裙”中便提到斗草这回事。

女孩儿们采来各种各样的花草,以对仗的形式互报草名,谁采的草多,对仗的水平高,坚持到最后的便是赢家。

可见,虽是闺阁游戏,没点植物知识和文学修养也是无法玩得转的。


有一个小故事,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的趣事。

公元1904年,适逢大旱,急需春风化雨,普降甘霖。

殿试时,慈禧一看到主考官呈送的考生名单,立即朱笔钦点了当时考了第二名的人为头名状元。

只因为这个人的名字叫做刘春霖。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的诗一向以忧国忧民居多,现实主义诗派的代表。

但这位现实主义诗人偶尔也会露出孩童般的欢喜之情。

比如这春夜中的一场细雨。

它是如此的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的盼望中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待到天色大亮,锦官城将会是一派
娇艳欲滴、花团锦簇的景象。

人们只管赏花就好,谁还记得这景象是因了无声细雨悄然滋润,默然奉献的结果?

只有作者,他欣慰的记录下春雨的无私奉献。

从杜诗中,读到的是对好友的无私赞美,对国破的痛心疾首,对现实的批判救赎,而并未有一丝一毫的消极和懈怠。

杜甫,实在是值得尊敬的一位大诗人。

野渡无人舟自横
笑对苍穹写平生
微信ID:FFLL200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