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伊藤美诚与福原爱

 高开低走渣渣渣 2021-08-01

图片

伊藤美诚

看到一个帖子,有人讲述了自己近日的经历:她因为看到朋友圈里群起羞辱日本乒乓球选手伊藤美诚,说了句“不至于吧,只是场比赛”,结果,她自己也被网暴了。

像这样的事,不久之前可能还显得不可思议(毕竟并没有那么多人经常关注乒乓球运动,更不至于为此不惜绝交),但近几日来却好像都顺理成章了——当伊藤美诚/水谷隼在东京奥运会乒乓球混双决赛中击败中国组合之后,她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了新的“全民公敌”。

她个子矮小(身高1米5),发球动作怪异、角度刁钻,爆发力很强,拼杀凶狠,这都让许多国人分外不舒服,论坛上几乎是一边倒地辱骂她“阴险”、“凶恶”。连她在比赛中感觉灯光刺眼、要求关闭,也被讥为“丑人多作怪”。何况她还曾放言要击败中国选手,获胜后姿态也并不谦逊,这都让很多国人觉得她年少轻狂,人品有问题,行为、神情乃至长相都处处讨人厌。

据说,伊藤从2岁起就被同为乒乓球运动员的母亲训练打球,5岁开始专业训练,从小其母就给她灌输一个念头:“只有你才能打败中国。”——如果真有其事,那这大抵也就像一个中国少年从小立志击败美国男篮一样,以本领域最强的国家为目标,如果姚明这样,说不定大家还夸他;但在当下的气氛下,这也成了她的最新罪证,似乎刚好证明她从小就想与我们为敌。

和这几年的不少“海外兵团”一样,伊藤美诚在一定程度上是2009年蔡振华教练推行的“养狼计划”的成果:这一计划旨在推动海外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为中国队培养对手,以免最终挫伤其它国家开展这项运动的积极性,到最后中国队在世界上“孤独求败”,乃至面临这一项目被踢出奥运会的风险

图片

伊藤美诚与中国队员孙颖莎私下相互捏肌肉开玩笑

即便是在新冠期间,才20岁的伊藤还独自不远千里来到山东威海训练。虽然在场上激烈比拼,但在场下,她和孙颖莎甚至还会一起比肌肉开玩笑,而伊藤的中国教练马琳也是前乒乓球国手,能用简单的日语和她交流,她为此很感亲切,相处得都很好。

伊藤因为个子不高,需要靠不断练习快攻来弥补力量的不足,因而不断提高发球速度、变化回球路线,节奏和发球向来多变。7月29日在乒乓球女单半决赛,伊藤被孙颖莎直落四局击败,担任解说的福原爱也感叹“孙颖莎太强了”,说孙通过变招,利用旋转和接发球,“用伊藤的方式打败了伊藤”。能做到这一点,除了孙颖莎善于学习、教练布置之外,这本身或许也可见她对伊藤的球路有多熟悉。

然而现在,当伊藤美诚被看作是“敌人”之后,她的一举一动、即便是示好,也开始被人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揣测。连她败给孙颖莎,网上也有人说“伊藤太阴险了”,故意让球给孙颖莎,害得她和陈梦“刺刀见红争金”,仿佛伊藤宁可不要金银牌,也想坐视中国队员自相残杀——至于这与她输掉比赛后掉泪、发誓再度击败中国队的胜利欲望矛盾,那也顾不上了。

在赛后受访时,伊藤坦言自己喜欢中国美食,还喜欢看《喜羊羊和灰太狼》——但这也没为她挽回几分好感。这让一些中国网民也颇感意外,出身动漫大国日本的伊藤居然会喜欢国漫,有人怀疑她有意讨好,是何居心,还有人觉得被她喜欢上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一篇评论就说:

坏的地方就是,会引起一波人来黑喜羊羊,这部戏居然能被日本人看中,真的晦气。迎来的会是流量的减少和挨骂。毕竟键盘侠还是很多的,什么想法的人都有。终究是喜羊羊抗下了一切,里外不是人。但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个日本人说的话,而影响到了国漫的发展,这是很不应该的事情。

图片

伊藤的这个表情遭到如潮的讥讽挖苦,认为暴露出她内心的险恶

可以说,伊藤美诚正是多年来中国乒乓球队苦苦等待的真正对手,没有这样一个对手,乒乓球运动可能会陷入更尴尬的境地;然而,国人已经习惯了在我们的“国球”上碾压任何对手(其实有时也赢得很惊险,但人们的印象中仿佛中国队是从来不败的),当这样一个对手出现时,她首先唤起的是一种同仇敌忾的威胁感,演变到后来,就变成许多人“看到这张脸就讨厌”,因为她就是那种威胁的道成肉身。


伊藤从不掩饰自己想击败中国选手,也不搞“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那一套,她话说得很直白:

如果我能使出全力,我觉得自己能战胜中国选手。如果不能全部发挥出来,实力的差距就会显现出来。混合双打的时候,水谷选手就说“不发挥出120%的实力就赢不了(中国)”,我觉得基本上不打出100%以上的实力的话,就赢不了。

这其实很平常,试想下,如果中国男篮面对最强的美国男篮,也肯定觉得自己超水平发挥才有希望;但这也被解读为她口吻狂妄,尤其是她在输给孙颖莎后,认为自己这场比赛只发挥出了20%-30%,因而对于在女团比赛中击败中国队仍抱有信心,这在网上普遍遭到奚落。

伊藤美诚之所以遭到中国网民如此强烈的憎恶,并不仅仅是因为她身为日本人的身份,倒不如说是她的行事风格不符合中国人的伦理期待中国人或许可以接受一个对手,但却需要这位对手照顾到我们的自尊心,表现得谦逊乃至可爱,最大程度上消除那种威胁感。

图片

福原爱

在此不妨对比一下另一位日本乒乓球选手福原爱:“爱酱”同样曾来中国打球,和王楠、张怡宁等女乒队员私交颇好,她也很喜欢中国食物,一口东北话说得相当地道,加上外形甜美、情商超高,她在中国所受的追捧,堪比一线球星,甚至远超过她在日本受到的欢迎——近日她和台湾乒乓球选手江宏杰离婚后,因为传闻她出轨,日本国内还非议她是“不伦艺人”,甚至面临经纪公司解约,但在中国,她的微博下几乎清一水地全都在支持安慰爱酱,俨然“我们”才是她的“娘家人”

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很重要的原因恐怕也在于:她看起来特别清纯可爱,又很会照顾到中国人的感受,何况她并未对中国队构成实质性的威胁。有几次她被王楠、“大魔王”张怡宁打得大败,下场后梨花带雨,但这反而让很多国人觉得她很可爱。因而不是“福原爱球打得不怎么样,却还是很受欢迎”,恰恰是“正因为她在球场上不对我们构成威胁,才是她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伊藤美诚可不是这样。她个性独立,教练松崎太佑多是侧面引导,更像是她的伙伴而非老师,因而教练曾说:“伊藤美诚非常有自己的想法,她不会轻易被说服,除非亲身经历过,或者出于信任才会改变。”可想而知,这种人更会坚持自我、也不会轻易屈从于他人的影响,或许正是这一点使她能承受与世界最强对手之间的对抗。


中国人喜欢福原爱,在集体潜意识里其实是把她看成了一个不具威胁性的、可爱的未成年人(“瓷娃娃”的外号就隐晦地体现了这一点),但伊藤美诚却是独立的、不可驯化的真正的“狼”,还毫不掩饰自己的对抗欲望


图片

福原爱在东京奥运会期间,为伊藤美诚的比赛担任场外解说


微妙之处在于:即便是那份“喜爱”之中,其实也未必包含着“尊重”,就像成人看待孩子,隐隐内含着一点轻视,并不认真看待其力量,她可以得到喜爱,但条件是要知趣地呆在我们为她框定的那个人设里。似乎我们就很难既视对手为独立个体,又尊重并喜欢对方。


也有受中国观众尊重的对手,特别是瑞典乒乓球国手瓦尔德内尔,被亲切地称作“老瓦”,既是中国男乒的老对手,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没了他这棵常青树,甚至让中国人觉得有几分独孤求败的落寞。老瓦平素不苟言笑,不狂妄,一板一眼,很有男子气概,很难联系到“阴险”、“凶恶”,当然瑞典和中国也没什么历史恩怨,很难牵扯到体育之外的东西。相比起来,一个攻击性强的女性日本选手,要讨中国人欢心可就难得多了。


福原爱当然也是日本女性,但她对我们的自我认知不具威胁,事实上,国人对福原爱的喜欢,无意识中是完全将对方接纳为“自己人”了——至少是不把她当外人了,她也由此获得了豁免权,也就是说,她做任何事都能得到原谅。反过来,如果中国人看某人不顺眼,将之视为敌人,那么他/她的任何作为都会被丑化。


这种“情胜于理”的心态弥漫于全社会,所谓“你那么美,说什么都对”——语虽戏谑,倒也充分说明一点:中国人只要“认准了你这个人”,其实你做什么并不重要,又或你做什么都无力改观。这种“好人怎么都是好人,坏人再怎样都是坏人”一旦成为信条,就变得牢不可破,因为笃信于此的人认定自己才看到了对方的“本质”,对你这个人不信任了,你做什么都是错。


显然,这并非一种理性的态度。大家都一样是人,福原爱未必是天使,伊藤美诚也不见得是魔鬼。当然,此时说什么“理性”可能也未必有多少人听得进去,倒像是讨厌的说教,伊藤美诚恐怕未必多在意中国人对她的印象如何,但中国人对她们却确实投射了真实的情感——在她们身上,折射出的其实是中国人自己的面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