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宅的避暑密码

 苏迷 2021-08-01
《姑苏晚报》2021年07月26日 B05版

  王梦沂

  如今夏天的生活,酷暑一到,就用空调对付;要吃冷饮,打开冰箱就是。以前苏州夏日里,那种亲切的氛围、悠闲的感觉,那种大自然赋予的宁静和快乐,那种老宅内外悠悠然的百年习俗,如今几乎消失殆尽。因而我非常怀念儿时夏天,小巷深处和苏州老宅里,那些避暑的方式,它们就似一只只智慧故事,一个个生活密码,久欠地留在了老苏州的记忆深处…

  透气的小瓦屋面

  黛瓦粉墙,是大多数人心中对苏州古建筑的第一印象,说明这小小的黛色瓦片,已成了苏式宅院的象征。宅院的屋顶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平的或近乎平的,称为平顶;另一类是做成铺瓦的斜面,筑成中部略高的弧面,能向两面排水,称为坡顶。后者作为传统屋顶,是苏式建筑外形的显著标志。苏式民居上的旧式小瓦,是由江南一带细腻黏韧的黏土烧制而成,成品瓦呈黛青色,相叩会发出悦耳声音,形状约为四分之一弧形。铺设时,紧贴屋面的那一层小瓦,弧口朝上一行行一列列依次排放,每两块并列突起的弧口处,再用一块块小瓦弧口向下覆盖其上。铺至屋檐口时,上面的檐头由盖瓦头上增加扇形片再缀以花边制成,下边的滴水瓦则加上有装饰纹样的三角形滴水檐,檐头与滴水瓦相间排列在檐口,一阳一阴配合使用,称为“檐头滴水”,也称“瓦当”。在这层层叠起的瓦片中,藏着古人避暑的智慧:瓦片间的缝隙可用于通风,自然风从瓦缝中进入屋里,屋内的热气也会从缝隙中排出,这种良好的透风性能,在促进室内空气循环的同时,也达到了降温目的。另外,苏式宅院的瓦屋面,一般均有出檐,有的出檐还筑有飞檐,构成抛物线状反翘向上伸向空中,既有益于采光通风,雨天时寮檐水还会沿抛物线而出,不易使檐下的木构件受潮而腐烂。除此之外,一些大殿还会采用重檐式、穿斗式的屋顶,这种屋顶更提高了屋内的空间高度,使热气容易上升,远离室内陆面,并能从重檐之间的空隙散出去。

  江南地区雨水多,苏州人在建屋时,会在门外上方延伸出一段屋檐来遮挡雨水。这种延伸出来的房檐,苏州人叫“戗檐挞”,俗称“寮檐头”。戗,就是支撑,一般砖砌而成,向前向上挑起形成一个斜面。戗檐的角度,并不影响人站在屋檐下向上眺望,这是古代建屋巧匠的聪明。夏至前后,屋檐可遮阳,到冬至前后,仍阳光满室,使得房内冬暖夏凉。

  风凉的大小天井

  年少时登北寺塔远眺,看到最多的就是成片成片黑色的瓦,高高低低、鳞次栉比。远远望去,那屋檐相接的一进一进老宅的瓦屋面,都神秘地往中间倾斜,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屋檐流向天井,据说这是中国传统经济文化的旨趣,叫“四水归堂”,也就是肥水不外流的意思。

  儿时的夏晚,太阳一落山,不管是身居高高的封火墙内,还是住在昏暗的矮闼门里的苏州人,都会汇聚到天井内或小巷里来乘风凉。旧时苏州人建房,房屋之间大都留有天井。江南冬冷夏热,初夏更是梅雨绵绵,深宅由于高墙封闭,又显得比较阴凉,天井就用来通风、采光、排水。而深宅里的客堂间,会因有了天井,而显得明亮不少。天井不仅可以直接将热空气排出,同时还起到排雨和遮阳的作用。这是由于天井由高大的封火墙隔成,从早到晚,阳光几乎透不进来,成了古人夏季纳凉的好去处。多种原因,我家过去在苏州古城内搬去迁来,租住过好几处苏州老宅,每每看到那天井,便会感觉到非常凉爽。

  印象中的苏州天井,一般都不大,与那些宽敞的花园、高大的山墙相比,显得精致而狭小。天井大多三面房屋一面围墙,或四面瓦房,设在房屋的前后正间中,两边为厢房,天井的宽与正间那排落地长窗相同,进深与几扇厢房花窗等长。地面一般用青砖或石板嵌铺,也有卵石拼花。上空四面屋顶均坡向天井,形成漏斗式“井口”。以前有财力建造深宅的人,多为经商之人,他们以积聚为本,总怕财源外流,雨水落到房顶上后,汇集于天井,然后顺着阴沟,流入下水道。这种做法,雅称为“四水归堂”,俗称肥水不流外人田,天井成了一个充满企盼的名字。

  天井中,有一种小天井,叫“蟹眼天井”。因这种天井比较小巧,一左一右两井并存,高处望去,就像螃蟹的两只眼睛,因而得名。蟹眼天井既能采光又能通风,在多雨的季节里能加快泄水,寒冬来临还可防北风,可谓标新立异、巧思妙想。儿时曾租住过深巷一处大户人家的住房,在最后一进东侧二楼,北面木格窗打开,就有一处蟹眼天井。西侧二楼,也有同样一处。宽两米多模样,进深仅一米。天井里高墙斑驳,直齐二楼屋檐,看不见外面的世界,只能顶上望天,阳光晒不进来,却是异常拔风。夏天放一张竹靠背,在里面做暑假作业,一点汗都不会出。大一点的天井,是住宅的共享中枢,会成为邻里聊天、夏天乘凉、孩童玩耍、老人赏花的场所。

  婆婆妈妈在此洗涤晾晒,过年时可在此杀鱼宰鸡。碰到天气晴朗的下午,合住人家的男人,会凑齐一桌牌,把某家吃饭桌搬到天井里开了局。等到孩子放学回家,得让出来给孩子们做功课。夏日的傍晚,人们会吊来井水,往天井里、门口石台阶、弹石路面上浇去,除掉暑气。各家的藤靠椅、竹靠背、长搁板纷纷搬出,准备乘风凉。有的还搬出小台子,就在天井里、大门口吃起夜饭来,咸菜毛豆子、扁尖冬瓜汤、凉拌西瓜皮……吃好夜饭,天也就黑了,乘风凉算正式开始。有人从窗口拖出一盏电灯,围着方桌打牌,更多的是吹牛聊天,说长道短,嘴灵的就会讲鬼故事……洗好澡的男人大多赤膊靠在竹躺椅上,手中蒲扇悠悠地摇起……

  阴凉备弄穿堂风

  苏州的深宅大院里有一种备弄,是夏天最凉快的地方。苏州老宅重门叠户、深不可测,院落都按轴线纵向排列,三进五进不等,最深可达九进。文震亨在他的《长物志》一书的“室庐”篇中,就说过“忌旁无避弄”,避弄就是指的备弄。他认为一个大宅第是不能没有备弄的,那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备弄至少有三个作用:一是供女眷、仆从出入;二是大宅第前后左右的连带;三是作为消防通道备用。现在想来还有第四个作用,就是通风乘凉。

  封建社会里的大宅第,大门一般是不开的,要有大事发生时才大开,比如婚嫁出丧、迎送贵客等。重门叠户中一房房、一家家,平时也只在天井处往备弄边开一侧门进出。备弄往往从第一进大厅一侧起(可以到达每一进)一直通到后进居室,长的可达一百多米,短的也要几十米。备弄宽些的,可并排走三个勾肩搭背的孩子,窄些的两人碰面要侧身而过。备弄两旁一般都砌上高墙,顶上几乎全封闭,大白天也黑咕隆咚的。左右两边的墙壁,每间隔一段就开一扇门,往往是石库门,想来夏天打开此门,吹进的穿堂风十分凉快。有的墙上有陈旧的琉璃雕花窗,嵌在那里灰蒙蒙的,透不过多少光线,所以里面特别阴凉。小时候一直喜欢到这种冗长幽暗的备弄里玩,追求紧张惊恐的刺激感。因备弄里光线太暗,有时连对面走来的人长啥样也看不出来。有趣的是,备弄里的传声效果特别好。如果孩子们在里面玩耍,大人只要在备弄口大喊一声“阿三头,吃夜饭哉——”,里面的孩子立刻就能听到。每到夏天,老人都喜欢坐在备弄里,因为屋顶高,不见阳光又有穿堂风,比空调房要舒适得多,如果夏日里小孩子在备弄里睡午觉,还得给孩子身上搭上一块布呢。

  水井是土空调土冰箱

  乘风凉时,大人们会从井里拎出浸了半天的西瓜或者冰开水,冲几碗冰薄荷绿豆汤,切几片冰西瓜,让家人享受、与乡邻分享。儿时的家中没什么电器,更别说电冰箱了,宅院里的水井就是古人遗赠给我们的避暑设施——土冰箱。旧时苏州的井,逾千上万,密布苏城内外,因为苏州的地下水位比较高,打井容易,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井,大户人家还往往不止有一口井。我居住过的几处老屋,里面就都有井,有的还不止一口,所以我对井特别有感情。母亲在洗衣时,我就常在旁帮着吊井水。夏天的井边,是最受孩子欢迎的地方,儿时的我们,往往喜欢在水井边来一场清凉激情的泼水节,或用水枪,或用水勺,尽力将冰凉的井水朝小淘伴的身上泼过去,伴随着嬉笑和尖叫,每个人都感受到了透心凉。当然,最佳的夏日享受莫过于井水浸西瓜了。夏日清晨,大人去买小菜,总会买回一两只西瓜。家里孩子赶紧找出网袋和绳子,将西瓜装入网袋,浸到水井里去“冰镇”。睡个午觉的工夫,冰凉凉的井水就把西瓜给浸了个透心凉。夏季的井水凉度可人,冰镇的西瓜冰爽沙甜,挖一勺放到嘴里,沁人心脾的凉爽,立刻使人神清气爽。不仅如此,家里有些吃不完的菜,也会吊到井里去,这样可延长菜的保存期。不知是错觉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感觉现在冰箱里的西瓜,没以前用土冰箱的井水冰镇的好吃。

  在古代,有条件的会在厅内或是需要的房屋内挖一口深井,这种井一般不用井栏圈,但上面必须用石盖盖好,盖子上凿几个孔洞,由于地下的井水是恒温的,在夏天,水温低于室温时,便有凉气从孔洞中透出来,这便是土空调了。不得不赞叹,古人的智慧真的是精妙绝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