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技推广】有关‘土壤灌根’的6大注意事项

 海底丛林 2021-08-02

农药的使用方法可以按照农药的剂型和喷洒方式分为撒施法、土壤浇灌法、喷雾法、喷粉法、施粒法、熏烟法、烟雾法和毒饵法等,其中土壤浇灌法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施用药剂的方法之一。

那么,要怎样合理使用土壤浇灌法呢,在进行土壤灌根的同时又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编帮大家总结了以下6条:

1

土壤湿度要适宜灌药宜在土壤半湿半干时进行,此时含水量适中,不会对药液产生明显的稀释,也不会影响药液正常扩散。土壤过干时灌药,药液虽不易流失,但扩散性较差,分布范围较小,易发生药害;土壤过湿时灌药,药液扩散性虽好,但易流失且浓度降低明显,药效差,药效期也短。

2

药 液 用 量 要 适 宜

适宜的药液用量是灌根后药液能均匀渗湿根围土壤,特别是要湿润到主要根群分布范围内的土壤。一般每株的灌药量视植株大小50〜500毫升不等,苗期每株灌药液50〜100毫升,成株期用量要加大。

3

药液浓 度 要 适 宜

专 用于灌根的农药要按说明书上的要求浓度配制药液,如果用叶面喷雾的农药来灌根,可按说明书最髙浓度配药。潮湿土壤灌药,药液浓度要相应加大,以弥补因土壤水分稀释而降低的浓度;而干燥土壤灌药,药液浓度应适当低一些,防止发生药害而伤根,特别是用易发生药害的无机农药时,更要避免浓度偏髙

4

根 据 蔬 菜 栽 培 密 度 确 定 灌 根 方 法

对栽培密度较大的菜田,以泼浇法为主,该法用药量大,灌药均勻,灭杀范围大,不易产生防治死角;对行距较大的条播或沟播蔬菜田,应采取沟灌法,顺行开沟灌药,以加强防效,还能节约农药;对株行距均较大的蔬菜田,应采取穴灌法,即在植株四周挖穴或插孔灌药,用 1 6 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时可将喷头卸下,对准根部穴或孔将药集中灌人,重点挑治或普治。不管采取哪种方法,灌药后都要及时用土封盖住沟、穴或孔,泼浇的地面也要撒一层湿土盖好,以减少药液的挥发散失。

5

灌 根 间 隔 期 要 适 当

两次灌药间隔期要根据土壤类型及灌根时土壤含水量髙低等因素来确定。黏性土壤一般有机质含量较高,对农药的吸附力较强,药剂不易流失和淋失,药效期限长,灌药间隔时间可长一些;干燥土壤由于对药剂的吸附力较强,药剂不易淋失,灌根间隔期也应长些,一 般 8 〜1 0 天 灌 根 1 次为宜。反之 ,灌根的间隔期就要短一些,每 5〜7 天 灌 1 次 。

6

适 时 对 症 轮 换 灌 药

根据农药性质、病虫害种类、发生为害规律及作物种类和生育期,适时、对症、轮换灌药,并严格控制用药次数和用药量。同一药剂在同一作物上最多施用2 次 ,以减缓或防止农药残留、病虫害产生抗药性等副作用的发生或发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