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童子童谣·名家专栏+作业点评】01|著名童谣专家给你的作品把脉来啦

 童子童谣 2021-08-02
专家精点评
zhuanjiajingdianping
一针见血  利于成长
31年童谣创作经历的老师给你把脉

  自从《童子童谣·名家专栏》开通后,留言区投稿都很热烈,已经形成品牌效应和连锁反应。《童子童谣》编辑部特别邀请戚万凯老师,对每期留言区选登的童谣作品作一次“作业点评”,形成深度互动,让参与其中的作者们,从阅读“名家专栏”→到留言区投稿→到稿件刊登→到名家作业点评,一环扣一环,对全国童谣、儿歌的发展,将形成“教材式”的网上培训体系。

一起加油

  本期针对《童子童谣·名家专栏》第一期《朗读童谣好处多》的留言区作品“鸡蛋”主题童谣进行一一点评,希望作者认真阅读,从中领悟老师指出的问题,并进行修改,再次在留言区发布,再请老师点评,直到打磨成好童谣才放手。


一针见血谈问题

成长才能更快快

点评|戚万凯(重庆)

1.鸡蛋

作者|王亮庭(江苏兴化)    

鸡蛋全身都是宝,

吃完蛋壳别扔掉。

它们可是小画家,

拼贴成型多美妙。

吃的玩的都有了,

这样生活才是好。

【点评】作品层次清晰,表述清楚明白,但存在初学者共性的毛病:主题不集中。要说的内容太多了,先说鸡蛋好,再说吃鸡蛋的注意事项,还说蛋壳的作用。把吃的和玩的都说了。每一个方面只有一句话,缺乏集中鲜明的主题 ,成了顺口溜。


点赞



2.谜语童谣

作者|王德海(四川自贡)

一间屋子呈椭圆,

密不透风关得严。

打开屋子看一看,

小白小黄在里边。

(打一食品)

  【点评】这首好。用比拟手法和谜语形式来写,体裁新颖。从谜面来看,对鸡蛋椭圆、密闭、内有蛋白蛋黄的特征是抓住了的,读者应该猜得到是鸡蛋或蛋。谜面没有出现谜底文字,也是符合谜语制作的格式语言要求的。



3.小鸡宝宝

作者|晨晨

椭圆房子真牢固,

里面有个宝宝住。

蛋黄蛋白供养料,

需氧就把气室找。

各个成员齐帮助,

一只小鸡蹦出来。

【点评】这首写的是孵鸡蛋,表述还是清楚的,但存在毛病:一是语言太专业,如“气室”,一般人都难懂,更不说孩子们。二是有的表述不清楚,如“各个成员”指谁?三是有的用语不准确,如果“真牢固”,小鸡还能出来吗?小鸡“蹦”出来似乎也欠妥。“蹦”动作很快,力度很大,实际上小鸡出来是很艰难的。四是作品采用转韵方式来写,虽然不提倡,也可将就,然而最后两句却没有押韵。

4.鸡蛋

作者|余冰(浙江)

鸡蛋清,

鸡蛋黄,

水上漂着个黄球球。

【点评】这首作品十分简洁,清楚明白,仿照了李少白的《鸡蛋》句式。并采用了比喻手法,形象生动。但存在四个问题:一是不押韵,“清”,“黄”“球”不是同一韵母;二是土语入诗,不美不雅,主要是“水上漂着个黄球球”这一句。三是不准确、不真实,鸡蛋能漂浮在水面上吗?生熟鸡蛋均不能浮在水面上吧?四是前面两句没有为后面一句作铺垫,前后缺乏必然联系。

5.鸡蛋

作者|余冰(浙江)

椭圆的房子,

没有门和窗,

一个宝宝住里边。

【点评】这首作品描写比较准确,抓住了鸡蛋外形特征。问题有二:一是不押韵;二是首句缺乏节奏感。

6.画鸡蛋

作者|苟显金(贵州桐梓)

达芬奇,画鸡蛋,

画纸堆成小山山。

我们也来画鸡蛋,

鸡蛋里面藏金山。

【点评】作者想象力太丰富,想到了达芬奇。达芬奇画过鸡蛋吗?笔者孤陋寡闻不得而知,就是他画过鸡蛋,但作者想表达的也有问题:一是主角不明确,是达芬奇,还是我们?二是缺乏集中鲜明的主题,是表现达芬奇不怕失败吗?还是表现我们见贤思齐向达芬奇画家学习?还是表现画鸡蛋一定要画出鸡蛋的特点?似乎都有,主题散乱了。三是比喻不准确,如“鸡蛋里面藏金山”。

7.妈妈的心愿

作者|范玉洪(贵州桐梓)

小鸡蛋,滚滚圆,

红红心,大心愿,

生日妈妈送给我,

日子一滚得一年。

【点评】作品描写自己过生日,妈妈送鸡蛋表达美好祝愿,主题是好的。但有的表达不清楚:“大心愿”是什么?“日子一滚得一年”是什么意思?作品首先要表达清楚,让人明白,这是作品成立的前提。


点赞



8.鸡蛋

作者|裴平(江西)

鸡蛋好吃壳难剥,

妈妈总是剥好壳。

今天我来剥鸡蛋,

自己事情自己做。

【点评】“自己事情自己做”,作品立意很好,从生活小事中得出人生哲理,不错。说明自己长大了,懂事了。从前面的交待也来看,也是很清楚的。当然,押韵上如果更严谨则更好。



9.鸡蛋

作者|张翔

鸡蛋鸡蛋是个宝,

剥开壳来瞧一瞧。

蛋清蛋黄营养好,

馋得大人小孩要。

鸡蛋鸡蛋还是宝,

母鸡妈妈怀里抱。

孵出漂亮鸡宝宝,

叽叽喳喳满地跑。

【点评】作品写得比较全:吃鸡蛋和孵鸡宝宝,表述也清楚。问题在于写得太全、太多,写了吃鸡蛋和孵鸡宝宝。这是初学者的共性毛病,总想什么都写。因此,该首可以分成两首。但即使分成两首,也感觉构思平平,不新颖。另外,“蛋清”一词用得不妥,对于生鸡蛋而言是“蛋清”,但煮熟之后,蛋清凝固就成“蛋白”了。“叽叽喳喳”象声词也不准确,这是小鸟叫声,小鸡叫声应该是“叽叽叽叽。”

10.鸡蛋

作者|余冰(浙江)

椭圆蛋取暖暖,

蛋壳壳像房子。

“啪”一声裂开来,

蹦出个鸡娃子。

【点评】这首写孵鸡蛋,生动形象,特别是后两句,如闻其声,如见其影。但有两个问题,一是不清楚,如“椭圆蛋取暖暖”,很突兀,取什么暖?是取阳光暖还是母鸡的暖?二是“蹦”字也是太夸张。“蹦”字在动画片里是存在的,但生活中不可能,因为蛋逢不会裂得太大足以让鸡宝宝身子蹦出;二是小鸡宝宝力气太小,加上身上湿润有阻力,没有纵身蹦出来的力气。


超点赞



11.变戏法

作者|张毅(重庆巴南)

鸡妈妈,变戏法,

鸡蛋藏到翅膀下。

身子一动也不动,

变出一群鸡娃娃。

【点评】这首作品很不错,是本期的压轴之作。作者采用拟人手法,将鸡妈妈孵宝宝比成变戏法,描写也很准确。特别是最后两句,将鸡妈妈高超的变戏法手段作了生动形象的描绘,也符合生活的真实。




名家简介

qiwankai

戚万凯,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主席团成员、儿童文学创作委员会主任,重庆市巴南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二级巡视员,《巴渝儿歌》总编。著有《猴子当了山大王》《儿歌“戚”谈》等儿歌、童诗、童话、评论集40余册。《水果歌》等500余首入集(教材教辅),百余次获奖。儿歌《老鼠画猫》《上网》上央视“六一”晚会,儿歌集《山羊爱和谁睡觉》《章鱼拜师》纳入南方分级阅读丛书一、二年级。中宣部等国家五部委举办的全国优秀童谣评选连续六届获得者。参与《科普通论》(科学童谣篇)编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