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禾赛科技冲刺科创板:拟募资20亿 做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雷递 2021-08-02

雷帝网 雷建平 1月8日报道

上海禾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禾赛科技”)昨日向科创板递交招股书,要做国内激光雷达第一股。

禾赛科技计划募资20亿元,其中,12亿用于智能制造中心项目,6.5亿用于激光雷达专属芯片项目,1.5亿用于激光雷达算法研发项目。

以此计算,禾赛科技的估值可能超过100亿元。

去年上半年营收2.5亿

禾赛科技主营业务为研发、制造、销售高分辨率3D激光雷达以及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其中,面向广义机器人应用的激光雷达为公司核心产品,广义机器人包括具有无人驾驶功能的汽车,也可称之为轮式机器人,另外还包括实现无人清扫、无人运送等功能的新型服务机器人。

报告期内,公司激光雷达主要市场集中于无人驾驶领域,并逐渐向服务机器人领域拓展;公司激光气体传感器产品主要应用于气体检测领域,主要包括激光甲烷遥测仪和激光氧气传感器。

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物流机器人技术是人工智能在机器人领域深度应用的产物,其发展将带来全球性的技术革命。

该领域已成为各国政府、全球汽车行业、互联网企业、科技企业的“兵家必争之地”,布局者包括Google、Amazon)、苹果、百度、华为等科技公司,GM(通用)、Bosch(博世)、BMW(宝马)等汽车行业公司,Uber(优步)、滴滴等出行服务公司,及众多的无人驾驶独角兽公司。

激光雷达被广泛用于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领域,被誉为广义机器人的“眼睛”,是通过发射激光来测量物体与传感器之间精确距离的主动测量装置。

激光雷达通过激光器和探测器组成的收发阵列,结合光束扫描,可以对广义机器人所处环境进行实时感知,获取周围物体的精确距离及轮廓信息,以实现避障功能;同时,结合预先采集的高精地图,机器人在环境中通过激光雷达的定位精度可达厘米量级,以实现自主导航。

禾赛科技创立至今,专注于激光雷达、激光气体传感器领域。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9月公司核心技术产品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98.32%、99.95%、99.86%和99.85%。

2015至2016年期间,公司主要产品为激光气体传感器。2016年初,公司进行业务拓展,开展激光雷达研发,2017年4月推出40线激光雷达产品Pandar40,被逐步应用于世界范围内多个无人驾驶项目。

2018年4月公司推出性能升级的Pandar40P,2019年1月推出64线激光雷达产品Pandar64。Pandar40P、Pandar64至2020年公司客户已遍布全球23个国家。禾赛科技称,美国加州DMV公布的2019年无人驾驶测试里程数排名前15位的企业中,超过一半选用了公司产品作为无人驾驶车队的主激光雷达。

招股书显示,禾赛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营收分别为1947.4万元、1.33亿元、3.48亿元;禾赛科技2020年前9个月营收为2.5亿元。

禾赛科技的营收主要来自激光雷达产品,其中,2020年前9个月来自激光雷达的收入为1.9亿,占比为75%,来自气体检测的收入为6224万,占比为25%。

对于RoboTruck,禾赛科技已与头部公司开展合作。图森未来是全球融资额最高的无人驾驶卡车公司之一,其车队使用的激光雷达传感器为公司产品。

2020年7月,图森未来在美国启动全球首个无人驾驶货运网络,合作伙伴包括UPS、Penske、USPS等。2020年7月国内某知名整车厂宣布其自主研发的5G智能重卡在上海启动准商业化运营,计划当年完成2万个标准集装箱运输任务,其智能驾驶系统中所使用的主传感器为公司激光雷达产品。

禾赛科技2017年、2018年、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2427万元、1611万元、-1.5亿元;禾赛科技2020年前9个月净亏损为9380万元。

禾赛科技2017年度、2018年度、2019年度及2020年前9个月研发投入占营收比分别为151.02%、46.54%、48.32%、64.43%。

与Velodyne官司和解

2019年8月,Velodyne分别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北区联邦地区法院和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指控禾赛科技侵犯其在美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同年,禾赛科技在德国法兰克福/美茵地区法院对Velodyne提起诉讼,指控Velodyne侵犯其在德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

次年,禾赛科技在中国上海知识产权法院指控Velodyne侵犯其在中国注册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合称“专利纠纷”)。

2020年6月24日,禾赛科技与Velodyne签署《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根据《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禾赛科技与Velodyne均在协议中否认对另一方的专利存在侵权行为,并约定在全球范围内交叉许可双方现有和未来的专利。

考虑到发起和应对国际诉讼的费用和机会成本,禾赛科技同意向Velodyne支付和解费用,包括一次性的专利许可补偿及后续按年支付的专利许可使用费。该协议有效期限至2030年2月26日,在协议有效期内,双方承诺不在旋转式激光雷达领域对对方提出任何专利诉讼。

协议有效期限届满时,禾赛科技在美国被Velodyne指控侵权的旋转式激光雷达相关专利的保护期限亦将届满,Velodyne无法依据该专利继续指控禾赛科技侵权。

禾赛科技称,前述所有的专利纠纷的所有法律程序已终止,公司已依据《诉讼和解和专利交叉许可协议》向Velodyne支付专利许可补偿和专利许可使用费,该协议正常履行,不存在违约情形。

百度与博世是股东

IPO前,孙恺持股为10.23%,李一帆、向少卿分别持股为9.9%,同时,孙恺、李一帆、向少卿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上海乐以控制公司25,675,462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7.13%。

因此,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合计直接持股30.03%,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上海乐以间接控制公司股本总额的7.13%,共同合计控制禾赛科技133,795,628股股份,占公司股本总额的37.16%。

禾赛科技设置了特别表决权,孙恺持有A类股份36,844,672股,李一帆持有A类股份35,637,747股,向少卿持有A类股份35,637,747股,扣除A类股份后,公司剩余251,879,834股为普通股份(“B类股份”);

除股东大会特定事项的表决中每份A类股份享有的表决权数量应当与每份B类股份的表决权数量相同以外,每份A类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为每份B类股份拥有的表决权数量的5倍,每份A类股份的表决权数量相同。

孙恺持有表决权数量为184,223,360股,表决权为23.25%;李一帆持有表决权数量为178,188,735股,表决权为22.48%;向少卿持有表决权数量为178,188,735股,表决权为22.48%;孙恺、李一帆、向少卿通过员工持股平台上海乐以间接控制的表决权数量为25,675,462股,表决权为3.24%。

经上述特别表决权安排后,孙恺、李一帆、向少卿合计直接持有的表决权比例为68.21%,共同合计控制的表决权比例为71.45%。

孙恺、李一帆、向少卿为公司的创始人,自设立以来一直担任公司的董事及高级管理人员。

其中,孙恺,1985年6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同时获得电子系博士辅修学位,PhDMinor)。

孙恺2014年上半年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2014年10月至今任公司(包括前身上海禾赛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首席科学家;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获聘兼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现任首席科学家。

李一帆,1986年3月出生,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3年毕业于美国伊利诺伊香槟分校机械工程系,获博士学位。2013年8月至2014年9月在西部数据公司(美国)公司担任PrincipalEngineer,2014年10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

向少卿,1985年3月出生,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与机械学系,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机械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美国斯坦福大学电子工程系,获硕士学位。2011年6月至2014年11月担任苹果公司(美国)iPhoneHardwareSystems IntegrationEngineer,2014年12月至今担任公司董事、首席技术官。

此外,LightspeedOpportunity持股为7.98%,百度中国持股为7.88%,博世中国持股为7.65%。上海乐以持股为7.13%,LightspeedHS持股为4.86%,远瞻丰源持股为3.51%;

LightSelect持股为3.43%,高达投资持股为3.02%;德同投资持股为1.18%;启明融科持股为0.78%,真格基金持股为0.52%,启明融盈持股为0.42%。

IPO后,孙恺持股8.7%,李一帆、向少卿分别持股8.41%,Lightspeed持股为6.78%,百度中国持股为6.7%,博世中国持股为6.5%。

上海乐以持股6.06%,LightspeedHS持股4.13%,远瞻丰源持股为2.99%,LightSelect持股为2.92%,高达投资持股为2.57%;德同投资持股为1%;

启明融科持股为0.66%,真格基金持股为0.45%,启明融盈持股为0.36%。

多家海外激光雷达企业登陆美股市场

国外也有很多海外激光企业,且不少已通过曲线上市的方式登陆美股市场。

其中,2020年10月,Velodyne Lidar, Inc. (“Velodyne”)与Graf Industrial Corp. (“Graf”)共同宣布,双方已完成其此前宣布的业务合并。

合并后,Velodyne能从新的机构投资者及Graf Industrial现有股东那里筹集1.5亿美元融资。Velodyne正式成为全球激光雷达第一股。

此次交易后,Velodyne创始人David Hall及支持者福特、百度,现代摩比斯和尼康公司持有合并后公司80%的股份。 

Velodyne成立于1983年,是一家位于加州硅谷的技术公司。Velodyne最早以音响业务起家,随后业务拓展至激光雷达等领域。

2016年Velodyne将核心业务激光雷达部门剥离,成立新公司Velodyne LiDAR。该公司开发的LiDAR传感器一度成为行业标配。

2016年8月,Velodyne获得福特和百度1.5亿美元投资;2018年12月获得尼康2500万美元投资;2019年10月获得现代5000万美元投资。

Velodyne为自动驾驶汽车提供激光雷达系统,利用激光生成有关周围环境三维图像,产品应用除自动驾驶外还包括机器人、无人机、安防等领域。

2020年12月,激光雷达公司Luminar在纳斯达克上市,Luminar生产激光雷达传感器,该仪器可以为车辆提供道路的三维视图。在与Gores Metropoulos的合并交易中,Luminar获得5.9亿美元。

Luminar的上市,使Luminar 25岁创始人成世界上最年轻的亿万富翁之一。

Luminar还与吉利旗下的沃尔沃达成协议,为消费类汽车提供激光雷达装置,带有该传感器的车辆将于2022年投产。

同一个月,以色列激光雷达初创公司Innoviz 披露,正以14亿美元的价格与Collective Growth Corp进行反向收购。

SPAC提供了1.5亿美元现金,并从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亿美元,使合并后的公司的股权价值达到14亿美元,预计这一交易2021年第一季度完成。

宝马预计将在2021年秋季上市车型上采用Innoviz生产的第二代激光雷达产品。该产品于2019年夏季开始交付样品。

迄今为止,Innoviz已吸引三星、祥峰投资、软银亚洲投资、360 Capital Partners、Glory Ventures、Naver、中国招商资本、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联新资本、Harel Insurance Investments and Financial Services、Phoenix保险公司及其他投资者,迄今已筹集了2.52亿美元。

———————————————

雷帝触网由资深媒体人雷建平创办,为头条签约作者,若转载请写明来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